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人口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消耗量剧增,以 及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事实,正日益危及人 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18页/共104页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第19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2、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到2025年。人口分布格局仍是 亚洲居第一位,亚洲人口将达到49.01亿,占世界总人口 的57.65%,10大人口国中的6个在亚洲。非洲人口将超 过欧洲,拉美人口将超过北美。
时代——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 特征——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 增长率(高低高) 原因——节育逐渐普及,工业和城市人口 比重增大,不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生产; 产业革命(工业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 极大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
第8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4、现代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第
长的特色
第11页/共104页
四、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 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 1. 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人口
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 (1)旧大陆发达国家(欧)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2)新大陆发达国家(美澳)人口自然增长率稍
高。旧大陆发达国家(欧亚)人口受社会竞争与 工业文化影响较深;新大陆发达国家(美澳)外 来人口较多。 • 2. 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1)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非洲落后、生育 期早(2)亚洲、拉美提倡已接近现代型,但差别 较大:亚洲拉美经济发展较快(3)中国已接近现 代型:计划生育
第24页/共104页
7、 家庭总数增加。1995年,全球家庭总数为13亿个,到2025年,将增加到21.5亿 个,增长1倍多。
8、 家庭规模缩小。1995年,每个家庭平均4.3人,到2025年将减少到4人,其中发 达国家不足3人。
9、家庭模式多元化。除保留少量三代人家庭之外, 以两代人家庭为主体,但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 克家庭、不婚而居和不婚而育家庭均会增加。
三阶段,从原始的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以及 低增长率转变到现代的“三低”的,即较低 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这就是欧洲爆 发产业革命至今的人口再生产的转变。
时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技 术革命以来)
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 增长率(有所回升)(低低高)
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 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人们晚婚晚育;生
第14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 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 • 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 • 人口大国的变化 • 城镇人口将超过乡村人口 • 贫困人口增加 • 人均寿命延长 • 家庭总数增加 • 家庭规模缩小 • 家庭模式多元化 • 妇女生育率下降 • 婴儿死亡率下降 • 女性收入增加
第15页/共104页
时代——农业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特征——高死亡率、高出生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原因——节育不普及,多生子女养老且帮助生产;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促使粮食供
应和医疗条件等得到改善,寿命延长
第7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3、中间过渡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的第二阶段,高死亡率决定高出生率,然而 这一阶段的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比原始阶段 略低。主要是西欧整个中世纪。也就是“高 低高”类型
第3页/共104页
人口增长过快,可造成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过高,这就会使总人口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 间内持续增长。而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 增长,可造成老年人口比重过高,而少年儿 童比重过低,这就会使总人口数在相当长的 一段时间内继续减少。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的、经 济的和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主要有粮 食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 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 问题,以及资源、能源短缺或紧张等问题。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贫穷是人口膨胀的另一恶 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全世界约20%的人口 绝对贫
困,10亿最贫困人口的大多数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人口增长是环境恶化和资源过快耗竭的关键原因。 由于恶化的环境和资源的稀缺导致贫困,人口增 长同贫困就这样通过环境资源退化联系起来了。
如,菲律宾人口正以每年2.23%的速度增长, 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35年,菲律宾的人口将 达到1.5亿。人口快速增长不仅成为政府解决贫困 问题的不利因素,同时也造成就业、资源、医疗、 福利、教育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加重 了菲律宾的社会负担。
第28页/共104页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 §自然资源的短缺 人口剧增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自 然资源消耗量的急增,其次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20世 纪以来,世界能源消费量近乎级数般地上升。仅1961~ 1980年这20年间,全世界就开采出煤炭600亿t,占以往 100年中开采总量的40%。同期,世界共消费石油440亿 t,天然气2万亿m3,分别是人类有史以来石油和天燃气 消费总量的80%和67%。类似地,有限的矿产资源也在 飞速消耗之中。以美国为例,20世纪前半叶,人口翻了 一番,人均矿产品消费随之增加了6倍。1970年和1960 年比较,每人平均的金属消费量又增加了1倍。随着时间 的推移,人类对这些不可更新的有限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 大,终有一日要完全耗尽。并且,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开采 和利用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地遭受着破坏和污染, 造 成 环 境 质 量 严 重 恶 化 。第29页/共104页
第30页/共104页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人口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高增长促进了现代化 ※高人口增长率阻碍了经济增长 ※人口迅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振
兴 ※人口低增长并未妨碍经济发展
第31页/共104页
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则会产生老 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第4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 1、原始阶段 • 2、传统型 • 3、中间过渡阶段 • 4、现代阶段
第5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1、原始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第一
阶段,其表现为极高的人口出生率、极高的 人口死亡率和极低的人口增长率。这个阶段 持续了数百年,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两个社会形态。
上。
第26页/共104页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 响• 1、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
• 2、贫穷是人口膨胀的另一恶果 • 3、人口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高增长促进了现代化 (2)高人口增长率阻碍了经济增长 (3)人口迅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振兴 (4)人口低增长并未妨碍经济发展
• 4、城市化发展过快,城乡矛盾尖锐
第16页/息网报道:美国一家 人口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50年,世界 人口五大国将依次是:印度(16亿)、中国(14亿)、 美国(4.2亿)、印尼(3.08亿)、尼日利亚(3.07亿)。
目前世界人口五大国是中国13亿,印度10亿, 美国3亿,印尼2亿,巴西2亿。对世界人口增 长作用最大的七国是印度21%,中国13%, 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美国、孟加拉国、印尼均 为4%。
3、 人口大国的变化 到2025年,中国人口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50年,印度人 口会超过17亿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亚人口将超过美国, 成为仅次于中、印的第三大人口国。墨西哥、伊朗、越南都会
成为上亿人口的大国。
第20页/共104页
第21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4、城镇人口将超过乡村人口。1995年,全球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380个,到 2025年将增加到650个,占世界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致使全球城镇人口大 为增加。
第27页/共104页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 §生态环境的恶化
耕地退化、产量减少,乃至挪作他用随着人均粮食面积的 缩减,越来越多的国家承受着失去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的危 险。 水资源紧缺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有些 国家共约10亿人口生活将面临绝对缺水的状况。这些国家 必将减少 农业用水,以满足居民和工业的用水需求,中国和印度被 认为 是世界两个灌溉农业大国,将要大量减少灌溉供水。 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了森林功能的衰退,这些包括野生动 植物生存环境,碳贮藏量(调节气候的关键),土壤浸蚀 控制、跨雨旱季蓄水以及降雨量调节。 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现代生活中,物种以100~1000倍的 自然速率消失,这是从6500万年前白垩(è)纪末期恐龙绝
第9页/共104页
第10页/共104页
三、当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
• 1、非洲是高出生、高增长的典型 • 2、亚洲控制出生率效果明显 • 3、拉丁美洲人口再生产具有高出生、高增 • 4、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处在“三低”阶段 • 5、大洋洲车呈现两种不同类型并存 • 6、独联体内多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并存
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原始社会的渔猎 时代) 特征——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极低的 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原因——没有控制生育,多生子女帮助生产;战 乱、灾害频繁,食物匮乏,医疗卫生条件极差 举例: 欧洲古代尼安德特人的平均寿命28岁
第6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 2、传统型:
10、妇女生育率下降。1995年,每个妇女生育3.17 个,到2025年降为2.36个,2050年将会不足两个。
第25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11、婴儿死亡率下降。1995年婴儿死亡率为5.9%,2025年降到3.1%,其中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会降到0.2% 。 12、女性收入增加。1995年女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0%,到2025年将上升为20%,2050年可能达到40%以
从上述数字表明,除美国外。其余均为发展中 国家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长率为1.2%,其中最不发 达国家年增长率最高,达2.4%。发达国家和欠 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分别为0.25%和1.46
第17页/共104页
人口急剧增长给予自然地理环境极大的压 力,使人类生存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目前, 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人 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2008年10月资料显 示:全球人口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5亿。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
什么是人口问题?
指人口因素的不正常、不合理、不 理想状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社会的良 性运作与和谐发展,引发和导致了许多 社会麻烦和社会矛盾,而且在相当长的 时 间 内 难 以 解 决 。第2页/共104页
• 人口问题包括: 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质量问题、人口
结构问题、人口分布等问题,以及人口 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 长而对环境、社会、经济等所产生的影 ❖响人。口问题对各方面的影响: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1、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
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死亡 率下降,特别是公共卫生、营养等条件得到 改善;二是出生率居高不下,二者之间的反 差越来越大。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有些国家 还存在着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当今世界上 男性比例最高的5个国家分别为卡塔尔、阿 联酋、巴林、沙特及阿曼。而男性比例最低 的3个国家分别是拉脱维亚、乌克兰、佛得 角。
第12页/共104页
第二节
全球人口问题
计算:
按算一照算右侧在的一数节字课,每每年天
78000000人 213699人
的时间内,要增 每小时
8904人
长多少人?
每分钟
148人
每秒钟
2.5人
第13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 化
• 21世纪人口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上 半世纪,出生率虽会有所下降,但人 口数量依然会有较大增长,尤其是发 展中国家,依然是人口增长的主体。 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全球的人口 与家庭也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趋势
第22页/共104页
世 界 城 市 人 口 的 增 长
第23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5、 贫困人口增加。1995年,全球贫困人口为24亿,约占总人口的23%。到 2025年,全球贫困人口将增加到33亿,占总人口的33.8% 。
❖ 6、人均寿命延长。1995年全球人均寿命为 65.4岁,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均寿命将增 加到72.5岁。
第18页/共104页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第19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2、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到2025年。人口分布格局仍是 亚洲居第一位,亚洲人口将达到49.01亿,占世界总人口 的57.65%,10大人口国中的6个在亚洲。非洲人口将超 过欧洲,拉美人口将超过北美。
时代——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 特征——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 增长率(高低高) 原因——节育逐渐普及,工业和城市人口 比重增大,不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生产; 产业革命(工业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 极大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
第8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4、现代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第
长的特色
第11页/共104页
四、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 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 1. 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人口
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 (1)旧大陆发达国家(欧)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2)新大陆发达国家(美澳)人口自然增长率稍
高。旧大陆发达国家(欧亚)人口受社会竞争与 工业文化影响较深;新大陆发达国家(美澳)外 来人口较多。 • 2. 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1)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非洲落后、生育 期早(2)亚洲、拉美提倡已接近现代型,但差别 较大:亚洲拉美经济发展较快(3)中国已接近现 代型:计划生育
第24页/共104页
7、 家庭总数增加。1995年,全球家庭总数为13亿个,到2025年,将增加到21.5亿 个,增长1倍多。
8、 家庭规模缩小。1995年,每个家庭平均4.3人,到2025年将减少到4人,其中发 达国家不足3人。
9、家庭模式多元化。除保留少量三代人家庭之外, 以两代人家庭为主体,但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 克家庭、不婚而居和不婚而育家庭均会增加。
三阶段,从原始的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以及 低增长率转变到现代的“三低”的,即较低 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这就是欧洲爆 发产业革命至今的人口再生产的转变。
时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技 术革命以来)
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 增长率(有所回升)(低低高)
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 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人们晚婚晚育;生
第14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 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 • 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 • 人口大国的变化 • 城镇人口将超过乡村人口 • 贫困人口增加 • 人均寿命延长 • 家庭总数增加 • 家庭规模缩小 • 家庭模式多元化 • 妇女生育率下降 • 婴儿死亡率下降 • 女性收入增加
第15页/共104页
时代——农业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特征——高死亡率、高出生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原因——节育不普及,多生子女养老且帮助生产;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促使粮食供
应和医疗条件等得到改善,寿命延长
第7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3、中间过渡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的第二阶段,高死亡率决定高出生率,然而 这一阶段的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比原始阶段 略低。主要是西欧整个中世纪。也就是“高 低高”类型
第3页/共104页
人口增长过快,可造成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过高,这就会使总人口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 间内持续增长。而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 增长,可造成老年人口比重过高,而少年儿 童比重过低,这就会使总人口数在相当长的 一段时间内继续减少。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的、经 济的和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主要有粮 食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 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 问题,以及资源、能源短缺或紧张等问题。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贫穷是人口膨胀的另一恶 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全世界约20%的人口 绝对贫
困,10亿最贫困人口的大多数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人口增长是环境恶化和资源过快耗竭的关键原因。 由于恶化的环境和资源的稀缺导致贫困,人口增 长同贫困就这样通过环境资源退化联系起来了。
如,菲律宾人口正以每年2.23%的速度增长, 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35年,菲律宾的人口将 达到1.5亿。人口快速增长不仅成为政府解决贫困 问题的不利因素,同时也造成就业、资源、医疗、 福利、教育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加重 了菲律宾的社会负担。
第28页/共104页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 §自然资源的短缺 人口剧增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自 然资源消耗量的急增,其次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20世 纪以来,世界能源消费量近乎级数般地上升。仅1961~ 1980年这20年间,全世界就开采出煤炭600亿t,占以往 100年中开采总量的40%。同期,世界共消费石油440亿 t,天然气2万亿m3,分别是人类有史以来石油和天燃气 消费总量的80%和67%。类似地,有限的矿产资源也在 飞速消耗之中。以美国为例,20世纪前半叶,人口翻了 一番,人均矿产品消费随之增加了6倍。1970年和1960 年比较,每人平均的金属消费量又增加了1倍。随着时间 的推移,人类对这些不可更新的有限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 大,终有一日要完全耗尽。并且,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开采 和利用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地遭受着破坏和污染, 造 成 环 境 质 量 严 重 恶 化 。第29页/共104页
第30页/共104页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人口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高增长促进了现代化 ※高人口增长率阻碍了经济增长 ※人口迅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振
兴 ※人口低增长并未妨碍经济发展
第31页/共104页
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则会产生老 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第4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 1、原始阶段 • 2、传统型 • 3、中间过渡阶段 • 4、现代阶段
第5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1、原始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第一
阶段,其表现为极高的人口出生率、极高的 人口死亡率和极低的人口增长率。这个阶段 持续了数百年,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两个社会形态。
上。
第26页/共104页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 响• 1、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
• 2、贫穷是人口膨胀的另一恶果 • 3、人口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高增长促进了现代化 (2)高人口增长率阻碍了经济增长 (3)人口迅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振兴 (4)人口低增长并未妨碍经济发展
• 4、城市化发展过快,城乡矛盾尖锐
第16页/息网报道:美国一家 人口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50年,世界 人口五大国将依次是:印度(16亿)、中国(14亿)、 美国(4.2亿)、印尼(3.08亿)、尼日利亚(3.07亿)。
目前世界人口五大国是中国13亿,印度10亿, 美国3亿,印尼2亿,巴西2亿。对世界人口增 长作用最大的七国是印度21%,中国13%, 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美国、孟加拉国、印尼均 为4%。
3、 人口大国的变化 到2025年,中国人口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50年,印度人 口会超过17亿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亚人口将超过美国, 成为仅次于中、印的第三大人口国。墨西哥、伊朗、越南都会
成为上亿人口的大国。
第20页/共104页
第21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4、城镇人口将超过乡村人口。1995年,全球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380个,到 2025年将增加到650个,占世界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致使全球城镇人口大 为增加。
第27页/共104页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 §生态环境的恶化
耕地退化、产量减少,乃至挪作他用随着人均粮食面积的 缩减,越来越多的国家承受着失去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的危 险。 水资源紧缺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有些 国家共约10亿人口生活将面临绝对缺水的状况。这些国家 必将减少 农业用水,以满足居民和工业的用水需求,中国和印度被 认为 是世界两个灌溉农业大国,将要大量减少灌溉供水。 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了森林功能的衰退,这些包括野生动 植物生存环境,碳贮藏量(调节气候的关键),土壤浸蚀 控制、跨雨旱季蓄水以及降雨量调节。 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现代生活中,物种以100~1000倍的 自然速率消失,这是从6500万年前白垩(è)纪末期恐龙绝
第9页/共104页
第10页/共104页
三、当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
• 1、非洲是高出生、高增长的典型 • 2、亚洲控制出生率效果明显 • 3、拉丁美洲人口再生产具有高出生、高增 • 4、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处在“三低”阶段 • 5、大洋洲车呈现两种不同类型并存 • 6、独联体内多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并存
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原始社会的渔猎 时代) 特征——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极低的 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原因——没有控制生育,多生子女帮助生产;战 乱、灾害频繁,食物匮乏,医疗卫生条件极差 举例: 欧洲古代尼安德特人的平均寿命28岁
第6页/共104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 2、传统型:
10、妇女生育率下降。1995年,每个妇女生育3.17 个,到2025年降为2.36个,2050年将会不足两个。
第25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11、婴儿死亡率下降。1995年婴儿死亡率为5.9%,2025年降到3.1%,其中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会降到0.2% 。 12、女性收入增加。1995年女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0%,到2025年将上升为20%,2050年可能达到40%以
从上述数字表明,除美国外。其余均为发展中 国家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长率为1.2%,其中最不发 达国家年增长率最高,达2.4%。发达国家和欠 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分别为0.25%和1.46
第17页/共104页
人口急剧增长给予自然地理环境极大的压 力,使人类生存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目前, 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人 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2008年10月资料显 示:全球人口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5亿。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
什么是人口问题?
指人口因素的不正常、不合理、不 理想状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社会的良 性运作与和谐发展,引发和导致了许多 社会麻烦和社会矛盾,而且在相当长的 时 间 内 难 以 解 决 。第2页/共104页
• 人口问题包括: 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质量问题、人口
结构问题、人口分布等问题,以及人口 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 长而对环境、社会、经济等所产生的影 ❖响人。口问题对各方面的影响: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1、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
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死亡 率下降,特别是公共卫生、营养等条件得到 改善;二是出生率居高不下,二者之间的反 差越来越大。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有些国家 还存在着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当今世界上 男性比例最高的5个国家分别为卡塔尔、阿 联酋、巴林、沙特及阿曼。而男性比例最低 的3个国家分别是拉脱维亚、乌克兰、佛得 角。
第12页/共104页
第二节
全球人口问题
计算:
按算一照算右侧在的一数节字课,每每年天
78000000人 213699人
的时间内,要增 每小时
8904人
长多少人?
每分钟
148人
每秒钟
2.5人
第13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 化
• 21世纪人口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上 半世纪,出生率虽会有所下降,但人 口数量依然会有较大增长,尤其是发 展中国家,依然是人口增长的主体。 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全球的人口 与家庭也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趋势
第22页/共104页
世 界 城 市 人 口 的 增 长
第23页/共104页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
5、 贫困人口增加。1995年,全球贫困人口为24亿,约占总人口的23%。到 2025年,全球贫困人口将增加到33亿,占总人口的33.8% 。
❖ 6、人均寿命延长。1995年全球人均寿命为 65.4岁,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均寿命将增 加到7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