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中生应理解和掌握哪些常考名句名段?这里都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初中生应理解和掌握哪些常考名句名段?这里都有了
名句名段默写是各地中考的必考内容。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分值逐渐增大,要求越来越高。
这一考点的题型主要有直接默写、理解默写、迁移默写(也叫运用默写)、扩展默写(也叫开放默写)。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来了解一下七年级初中生应掌握哪些名句名段。
一、七年级文言文常考名句
(一)《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三)《<论语>十二章》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理解:《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简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四)《诫子书》诸葛亮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理解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热敏当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理解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的关系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理解3:《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五)《狼》蒲松龄
1.一屠(tú)晚归,担(dàn)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理解:《狼》中最能体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六)《孙权劝学》司马光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理解1: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理解2:《孙权劝学》中表明吕蒙已经认识到读书重要的语句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七)《卖油翁》欧阳修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理解1:欧阳修《卖油翁》中,描写卖油翁见陈尧咨射箭后的反应的句子是: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理解2:陈康肃公见识了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水平之后的反应是:康肃笑而遣之。
(八)《陋室铭》刘禹锡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理解1:文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理解2:文中表现主任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理解3:文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理解4:文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理解5:文中反映作者以古代闲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理解6:文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九)《爱莲说》周敦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理解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理解2:《爱莲说》中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点明中心主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理解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理解4:《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
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二、七年级古诗词曲常考名句
(一)《观沧海》曹操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理解1:《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理解2:《观沧海》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理解3:《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理解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理解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理解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境,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理解1: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
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
理解2: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理解3:古典文学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见证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阔。
理解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理解1:《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理解2:《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秋天特有景物,渲染悲凉的意境,为下文写悲情做铺垫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理解3:思乡是一种情怀,我们可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五)木兰诗
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6.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理解1:《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理解2:《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多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理解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六)《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理解1:《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产生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理解2:《登幽州台歌》中写出时间的绵长,诗人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贤主,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愁苦的句子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七)《望岳》杜甫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理解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理解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理解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理解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八)《登飞来峰》王安石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理解1: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达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理解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理解3:《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九)《游山西村》陆游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理解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神的萧鼓声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理解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理解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理解4: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十)《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理解1:《己亥杂诗》(其五)中,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气概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理解2:《己亥杂诗》(其五)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