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达标巩固 中图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
运动达标巩固中图版必修1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本章主要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
中的几种常见的物质运动形式如大
气运动、水运动、地壳运动等,是学
习自然地理的基础与核心,与人类生
产活动密切相关,天气预报、航海、
世界大渔场的分布、找水找矿等都与
本章内容密切相关。
本章主要内容:大气的保温作
用、热力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与分布及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季
风环流的成因;几种重要天气系统控
制下的天气特点;水循环和洋流的分
布、地理意义;内、外力作用对地表
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与生产、生活
的联系,地壳物质循环。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1.图中的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解析:分析同纬度各地昼夜温差的大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下垫面性质的差异,由于海水与陆地热容量的不同,海水的热容量大,气温的日较差较小。
二是大气热力状况的差异,因为阴天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气温较低,而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因而昼夜温差小。
四图比较,昼夜温差最大的是陆地上的晴天,最小的是海洋上的阴天。
答案:D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
2.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
其中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射增强。
答案:B
3.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解析: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
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不受冻害。
答案:C
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米,N点海拔为480米。
读甲、乙两幅图,完成4~5题。
4.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海陆风 B.焚风 C.山谷风 D.季风
5.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
C.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
D.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
解析:甲图中气流由山谷吹向山顶,乙图气流由山顶吹向山谷,属于山谷风;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答案:4.C 5.A
6.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1)~(5)题。
(1)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
(2)图中点①~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
解析:(1)根据图中高空等压面的弯曲推断出⑤的气压低于④,而近地面的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A的气压高于B,因此A地冷却,空气下沉,B地受热,空气上升。
(2)图中气压①=②=③,而⑤<①,③<④,故气压最高的是④,最低的是⑤。
(3)A地冷却B地受热,故为逆时针。
(4)城区为上升气流,为B地。
(5)陆地为上升气流说明陆地气温高,为白天。
答案:(1)B 上升 A 下沉(2)④⑤(3)绘图略(近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B地
的高空流向A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 (4)B B处空气上升,为城区(5)白天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P周围地区属于高温地区,相应气流运动状况为气旋,N点位于气旋的东偏南部,故N地吹东南风。
第2题,M、P、N一线中P地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上凸,故③图画法正确。
答案:1.B 2.C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题。
3.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解析:臭氧层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实际上是削弱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故A选项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减少,故B选项正确;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中悬浮颗粒就要发生散射,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不了地面,这样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就减少,故C选项错误;雾霾的出现加强了夜间的大气逆辐射,故D选项错误。
答案:B
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读“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和气温日变化图(乙)”,完成4~5题。
4.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为了拍摄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下列选择时段正确的是( )
A.8时至16时 B.16时至次日8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解析: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④处。
8时至16时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近地面空气从海洋吹向陆地。
答案:4.D 5.A
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读图,完成6~7题。
6.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④ D.⑤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
④是大气逆辐射、⑤是大气辐射。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导致大气削弱作用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冷空气不易进入,暖空气与外界交换慢则气温较高;与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地势不同导致大气密度、水汽含量不同,则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同,具体说就是大气逆辐射的差异导致两地气温差异。
答案:6.A 7.C
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图”。
读图,完成8~9题。
8.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答案:B
9.由甲图推断,乙图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答案:B
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四处风向有明显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风力的大小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从图中看,②处等压线较密,因此风力最大。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风向也基本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而图中④处风向由低压区指向高压区,因此明显错误。
答案:10.B 11.D
12.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1)~(4)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大题考察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并注重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答案:(1)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③(3)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4)沙漠白天天气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13.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完成(1)~(5)题。
(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②、③、④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箭头①处画出气流所受的力。
(5)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
解析:本大题考察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线疏密可判断风力大小,风向应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答案:(1)P(2)北水平气流向右偏转(3)③等压线最密集(4)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