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培训部分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内竖直长度+底部弯折长度a+伸出基础的搭接长度+错 开长度+搭接长度 ▪ 错开:500
一级钢筋要计算弯钩:6.25d (06g901-1,3-1)
6
墙身竖向筋
长度:
基础内插筋 04G101-3,32
Lae=27d 600-40+150+1.2*27d+2*6.25d 1# 600-40+150+1.2*27d+500+1.2*27d+2*6.25d 2#
长度:
基础内插筋:
基础内竖直长度+底部弯折长度+伸出基础的高度(1.2lae/la) 一二级抗震错开500
中间层钢筋:
层高+1.2lae(1.2la)
顶层:
至板底的净高(层高-板厚)+max[lae(la),h-15+12d] 一二级抗震错开500
根数
墙净长范围内布置 起步距离:1/2间距
一级钢筋端弯钩
受拉(03G101-1,33) 端部是否弯折 受力筋/构造筋
1
墙身水平筋:
根数
基础内:@<500,2道 中间层:
起步距离: ▪ 基础顶:1/2间距 ▪ 楼面:50mm
按楼层进行计算 与墙梁 /楼板的关系:从基础到屋顶连接布置 06g901-1,3-12
2
墙身水平筋:
墙身水平筋:
长度:净长+锚固+(连接) 锚固:
端柱(DZ):直锚/弯锚 暗柱(AZ):伸至对边弯折15d
连接
Lle=1.2lae/1.2la (参照03g101-1,48)
转角处外侧钢筋(不包括丁字、十字相交)
连续通过转角(直角、斜交) 断开,弯折0.8lae/la(06g901-1,3-6)
7
墙身竖向筋
长度(位置错开,长度相同)
中间层 03G101-1,48
层高+1.2lae(la)+一级钢筋弯钩 层高-1.2lae(la)-500+1.2lae(la)+500+1.2lae(la)+一级钢筋
弯钩 2#
顶层(至板底+lae(la),且上端弯折12d)
层高-板厚+max(lae(la),板厚-c+12d) +一级钢筋弯钩 06G901-1,3-9
3
墙身水平筋:
根数
位置2
位置4 位置3 位置2 位置4
位置3 位置2 位置1
0 4
墙身竖向筋
长度:
基础内插筋 04G101-3,32
基础内竖直长度 + 底部弯折长度a +伸出基础的长度 ▪ 基础内竖直长度=基础高-40 ▪ a-查表 ▪ 伸出基础的搭接长度=1.2lae/la(03G101-1,48)
水平方向:连梁箍筋间距的2倍 竖向:隔一拉一
11
121314ຫໍສະໝຸດ 151617
18
19
20
21
22
23
地
24
墙柱
端柱
同框架柱(03g101-1,48)
暗柱:
同墙身竖向筋
[(700-60+10)/5+(600-60+10)]*2+2*11.9d 纵筋平均分布
暗柱纵筋直径较大,一般采用焊接
4#
1.2lae(la) 3#
1# 1.2lae(la)
1.2lae(la) 500
1.2lae(la) 500
2#
另一种通高计算的方法:
10750+600-40+150120+max(lae(la),12015+12d)+2*6.25d
搭接:每层一个搭接长度
1.2lae(la)+2*6.25d
9
墙身竖向筋:
LL1:1500+lae+max(600,lae(la)) LL2:3000+ 2*max(600,lae(la))
首层
4550+1.2*27d+2*6.25d 3#
二层
3600+1.2*27d+2*6.25d 4#
三层(顶层)
3600-120+max(27d,120-15+12d)+2*6.25d 5# 3600-500-1.2*27d-120+max(27d,120-
15+12d)+2*6.25d 6#
层高-1.2lae(la)-500 -板厚+max(lae(la),板厚-c+12d) +一 级钢筋弯钩
基础插筋
基础高+底弯折+1.2lae(la)+一级钢筋弯钩 基础高+底弯折+1.2lae(la)+500+1.2lae(la)+一级钢筋弯钩
8
5# 1.2lae(la)
6# 1.2lae(la) 500
根数
基础内:2
基础顶起步 距离
一层
位置1:(4550-700-100)/200+1 (基础顶至首层LL底) 位置2 (700)/200 (LL1600-900)
二层
位置3 (900-50)/200+1 位置4 (3600-1600)/200 位置2 (700)/200
三层
位置3 (900-50)/200+1 位置4 (3600-1600)/200 位置2 (700)/200
基础内竖直长度+底部弯折长度a+伸出基础的搭接长度+错 1.2lae/la 开长度+搭接长度
▪ 错开:500(一二级抗震)
1.2lae/la
Hn/3非连接 区
5
墙身竖向筋
长度:
基础内插筋 04G101-3,32
基础内竖直长度 + 底部弯折长度a +伸出基础的长度 ▪ 基础内竖直长度=基础高-40 ▪ a-查表 ▪ 伸出基础的搭接长度=1.2lae/la(03G101-1,48)
箍筋无加密区
注意箍筋的组合方式
25
墙梁
分类:LL(相当于过梁)、AL(相当于圈梁)、BKL(03G101-1, 51)
LL钢筋计算
纵筋
端部洞口 ▪ 洞口度+ max(600,lae(la))+弯锚/直锚 ▪ 顶层连梁上部纵筋在端部锚固:伸至对边弯折lle 06g901-1,3-10
中间洞口 ▪ 洞口宽+2*max(600,lae(la))
10
拉筋
长度
中心线:300-15*2+2-3+2*11.9d 外边线:300-15*2+2*6+2*11.9d 箍筋长度:
中心线:[(b-2c+d)+(h-2c+d)]*2+2*11.9d 外边线:[(b-2c+2d)+(h-2c+2d)]*2+2*11.9d
根数
水平方向根数*竖向根数 一般情况下:拉筋间距是墙水平筋(或竖向筋)间距的2倍 拉筋水平方向根数=墙竖向筋根数/2 拉筋竖向根数=墙水平筋根数/2 注意:连梁(暗梁)侧面的墙身水平筋也要布置拉筋(03g101-1,51)
一级钢筋要计算弯钩:6.25d (06g901-1,3-1)
6
墙身竖向筋
长度:
基础内插筋 04G101-3,32
Lae=27d 600-40+150+1.2*27d+2*6.25d 1# 600-40+150+1.2*27d+500+1.2*27d+2*6.25d 2#
长度:
基础内插筋:
基础内竖直长度+底部弯折长度+伸出基础的高度(1.2lae/la) 一二级抗震错开500
中间层钢筋:
层高+1.2lae(1.2la)
顶层:
至板底的净高(层高-板厚)+max[lae(la),h-15+12d] 一二级抗震错开500
根数
墙净长范围内布置 起步距离:1/2间距
一级钢筋端弯钩
受拉(03G101-1,33) 端部是否弯折 受力筋/构造筋
1
墙身水平筋:
根数
基础内:@<500,2道 中间层:
起步距离: ▪ 基础顶:1/2间距 ▪ 楼面:50mm
按楼层进行计算 与墙梁 /楼板的关系:从基础到屋顶连接布置 06g901-1,3-12
2
墙身水平筋:
墙身水平筋:
长度:净长+锚固+(连接) 锚固:
端柱(DZ):直锚/弯锚 暗柱(AZ):伸至对边弯折15d
连接
Lle=1.2lae/1.2la (参照03g101-1,48)
转角处外侧钢筋(不包括丁字、十字相交)
连续通过转角(直角、斜交) 断开,弯折0.8lae/la(06g901-1,3-6)
7
墙身竖向筋
长度(位置错开,长度相同)
中间层 03G101-1,48
层高+1.2lae(la)+一级钢筋弯钩 层高-1.2lae(la)-500+1.2lae(la)+500+1.2lae(la)+一级钢筋
弯钩 2#
顶层(至板底+lae(la),且上端弯折12d)
层高-板厚+max(lae(la),板厚-c+12d) +一级钢筋弯钩 06G901-1,3-9
3
墙身水平筋:
根数
位置2
位置4 位置3 位置2 位置4
位置3 位置2 位置1
0 4
墙身竖向筋
长度:
基础内插筋 04G101-3,32
基础内竖直长度 + 底部弯折长度a +伸出基础的长度 ▪ 基础内竖直长度=基础高-40 ▪ a-查表 ▪ 伸出基础的搭接长度=1.2lae/la(03G101-1,48)
水平方向:连梁箍筋间距的2倍 竖向:隔一拉一
11
121314ຫໍສະໝຸດ 151617
18
19
20
21
22
23
地
24
墙柱
端柱
同框架柱(03g101-1,48)
暗柱:
同墙身竖向筋
[(700-60+10)/5+(600-60+10)]*2+2*11.9d 纵筋平均分布
暗柱纵筋直径较大,一般采用焊接
4#
1.2lae(la) 3#
1# 1.2lae(la)
1.2lae(la) 500
1.2lae(la) 500
2#
另一种通高计算的方法:
10750+600-40+150120+max(lae(la),12015+12d)+2*6.25d
搭接:每层一个搭接长度
1.2lae(la)+2*6.25d
9
墙身竖向筋:
LL1:1500+lae+max(600,lae(la)) LL2:3000+ 2*max(600,lae(la))
首层
4550+1.2*27d+2*6.25d 3#
二层
3600+1.2*27d+2*6.25d 4#
三层(顶层)
3600-120+max(27d,120-15+12d)+2*6.25d 5# 3600-500-1.2*27d-120+max(27d,120-
15+12d)+2*6.25d 6#
层高-1.2lae(la)-500 -板厚+max(lae(la),板厚-c+12d) +一 级钢筋弯钩
基础插筋
基础高+底弯折+1.2lae(la)+一级钢筋弯钩 基础高+底弯折+1.2lae(la)+500+1.2lae(la)+一级钢筋弯钩
8
5# 1.2lae(la)
6# 1.2lae(la) 500
根数
基础内:2
基础顶起步 距离
一层
位置1:(4550-700-100)/200+1 (基础顶至首层LL底) 位置2 (700)/200 (LL1600-900)
二层
位置3 (900-50)/200+1 位置4 (3600-1600)/200 位置2 (700)/200
三层
位置3 (900-50)/200+1 位置4 (3600-1600)/200 位置2 (700)/200
基础内竖直长度+底部弯折长度a+伸出基础的搭接长度+错 1.2lae/la 开长度+搭接长度
▪ 错开:500(一二级抗震)
1.2lae/la
Hn/3非连接 区
5
墙身竖向筋
长度:
基础内插筋 04G101-3,32
基础内竖直长度 + 底部弯折长度a +伸出基础的长度 ▪ 基础内竖直长度=基础高-40 ▪ a-查表 ▪ 伸出基础的搭接长度=1.2lae/la(03G101-1,48)
箍筋无加密区
注意箍筋的组合方式
25
墙梁
分类:LL(相当于过梁)、AL(相当于圈梁)、BKL(03G101-1, 51)
LL钢筋计算
纵筋
端部洞口 ▪ 洞口度+ max(600,lae(la))+弯锚/直锚 ▪ 顶层连梁上部纵筋在端部锚固:伸至对边弯折lle 06g901-1,3-10
中间洞口 ▪ 洞口宽+2*max(600,lae(la))
10
拉筋
长度
中心线:300-15*2+2-3+2*11.9d 外边线:300-15*2+2*6+2*11.9d 箍筋长度:
中心线:[(b-2c+d)+(h-2c+d)]*2+2*11.9d 外边线:[(b-2c+2d)+(h-2c+2d)]*2+2*11.9d
根数
水平方向根数*竖向根数 一般情况下:拉筋间距是墙水平筋(或竖向筋)间距的2倍 拉筋水平方向根数=墙竖向筋根数/2 拉筋竖向根数=墙水平筋根数/2 注意:连梁(暗梁)侧面的墙身水平筋也要布置拉筋(03g1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