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化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患急性肺炎的病人验血,往往会出现下列哪一现象?()
A.血红蛋白增多
B.红细胞增多
C.血小板减少
D.白细胞增多
2.如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X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A.肺B.心脏C.肝脏D.肾脏
3.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4.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方向只能是: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B.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D.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5.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在②处
B.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D.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6.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B.鱼肉蛋奶C.新鲜蔬菜、水果D.钙片
7.小华和同学们跳绳,20秒钟内她的脉搏为44次,则她的心率为
A.75次/分B.88次/分
C.132次/分D.120次/分
8.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的炊具,这是因为
A.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铁是维生素C的重要组成部分D.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9.当你用拇指和食指快速夹住垂直落下的尺子时,尺子刻度值的大小可反应你的反应速
度,下图为测定反应速度开始和结束手的位置,请你准确读取尺子上能够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单位cm)。
A.1cm B.3cm C.4cm D.5cm
10.下列器官或系统与排泄无关的是
A.皮肤B.泌尿系统C.呼吸系统D.消化系统
11.医生在给一名病人的尿液做检查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病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
12.小麦种子与菜豆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部位分别是
A.胚乳和子叶B.胚芽和子叶C.胚轴和胚乳D.胚乳和胚芽13.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进入⑥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B.痰生成的部位是③
C.呼吸系统由①②③④⑤⑥⑦组成
D.⑦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4.下面是某人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的一张化验单的部分内容,请分析后判断()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3.0×1012/L(4.0~5.5)×1012/L
WBC(白细胞)13×109/L(4~10)×109/L
HGB(血红蛋白)80 g/L120~160g/L
PLT(血小板)246×109/L(100~300)×109/L
A.该人既有贫血又有炎症B.该人只有贫血
C.该人只有炎症D.该人既无贫血又无炎症
15.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速度快
B.静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通过
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
16.如图是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是小肠内表面皱襞上的绒毛状突起,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图中6所示的结构是肠腺,它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营养物质中的麦芽糖、氨基酸等成分能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循环系统
17.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是 (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8.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9.人的皮肤不慎划破,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含有下列组织中的:()①上皮组织②肌肉组织③神经组织④结缔组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医生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其目的是()
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水分C.维持细胞正常形态D.供给能量
21.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4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
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食物
糖
(克)
脂肪
(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甲507134000
乙453100545
丙183632300
丁90181016
A.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是甲
B.有利于防治夜盲症的食物是乙
C.有利于儿童预防佝偻病的食物是丙
D.提供能量最多的食物是丁
22.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呼吸时胸廓体积、肺内压均会发生节律性变化。
请仔细观察下图,分析B点所处位置的特点()
A.吸气结束瞬间,肺内压等于大气压B.呼气结束瞬间,肺内压等于大气压C.吸气结束瞬间,肺内压大于大气压D.呼气结束瞬间,肺内压大于大气压23.某研究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正确的是
()
食物名称核桃仁花生仁黄豆
质量(克)①2020
水(毫升)②50③
温度上升(℃)3 2.2 1.4
A.表中①②③分别是10、20、50
B.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黄豆
C.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D.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在食物完全燃烧尽时读数
24.以下关于肺泡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泡很小,仅由一个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增多D.肺泡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
25.“测量胸围差”可以使你获得对生命现象的直观感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下列关于测量胸围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时,软尺的位置会影响“胸围”的准确度
B.测量时,三次测量的位置可以不同
C.三次测量可以是三个人的胸围差,然后取平均值
D.实验数据处理时,要对三次测量的数据取平均值
26.入冬以来,雾霾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弥漫,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实施煤改气工程,减少废气排放B.提倡秸秆焚烧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27.为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气时应用手捏紧B处,呼气时用手捏紧C处
B.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C.实验结果是甲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无明显变化
D.该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8.下列有关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A,易患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病症
C.缺少含碘无机盐,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病症D.脂肪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不参与构成细胞
29.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A.鼻腔前部的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C.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D.以上三项都对
30.人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毛细血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详解】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
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
因此患急性肺炎的病人验血,往往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的现象。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细胞特点和功能。
2.D
解析:D
【解析】
血液流经X器官后,尿素含量明显降低,说明该器官是肾脏,因为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含量会降低,同时血液携带的氧气被组成肾脏的组织细胞利用了,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3.B
解析:B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主要作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
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详解】
由分析可知,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
【点睛】
掌握蛋白质的作用即可解答。
4.A
解析:A
【分析】
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如下:
据此解答。
【详解】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
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即心房→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即心室→动脉;所以,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的流向为: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A正确,C错误。
B、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D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动脉瓣和房室瓣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C
【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
【详解】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②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
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A正确;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故B正确;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故C 错误;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过少,影响了脂肪的消化,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C
解析:C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
A.米饭、馒头主要含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鱼肉蛋奶主要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应该注意补充新鲜的蔬菜,故C符合题意。
D.钙片主要是为人体补钙,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C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难度较小,注重基础。
7.C
解析:C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心率和脉搏的知识,首先明确的是心率和脉搏的概念。
【详解】
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
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
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题中,小华和同学玩跳绳,20秒钟内她的脉搏为44次,60S是20S的次数的三倍,所以心率应该是44×3═132(次/分)。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心率的计算。
8.D
解析:D
【分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作用,据此答题。
【详解】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铁制炊具能为人体提供含铁的无机盐,有利于体内合成血红蛋白。
故选D。
【点睛】
掌握血细胞的种类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C
【解析】
应该比较手指上相同位置移动的距离,如拇指移动的距离,这样就能准确读取尺子上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是4厘米。
10.D
解析:D
【分析】
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有关知识点,回答此题要明确排泄的三个途径以及排泄和排遗的不同。
【详解】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其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故选D。
【点睛】
掌握排泄的途径和主要途径是本题解题关键。
11.C
解析:C
【分析】
本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可以结合尿的形成示意图和肾单位的结构进行解答。
【详解】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因而出现糖尿。
故选C。
【点睛】
注意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掌握尿形成的两个过程。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结构及萌发的知识,菜豆种子的子叶和小麦种子的胚乳是储存养料的结构.
解答:解: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提供营养;小麦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小麦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分别来自菜豆种子的子叶和小麦种子的胚乳;
故选A.
点评:有关种子的结构及发育情况可结合图示对比记忆,掌握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13.A
解析:A
【分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
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图中①为鼻腔,②为咽,③为喉,④为气管,⑤为支气管,⑥为肺,⑦膈。
【详解】
A.⑤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⑥肺由许多肺泡构成,A 正确。
B.痰的形成场所是④气管和⑤支气管,B错误。
C.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⑦膈不属于呼吸系统,C错误。
D.⑥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⑦膈不属于呼吸系统,D错误。
故选A。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4.A
解析:A
【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就会使组织细胞缺氧,造成贫血;白细胞能够吞噬细菌,具有保护和防御作用,白细胞数目过多说明有炎症;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过少会出现出血时血流不止。
据某人的血常规检查化验
单可知,该人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说明患有贫血,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说明体内有炎症,所以该人既有贫血又有炎症。
故选A。
【点睛】
熟知血液中各组成成分的功能以及会分析血常规检查化验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A
解析:A
【分析】
人体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
A.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A正确。
B.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的输送到心脏的血管,B错误。
C.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速度非常慢,有利于物质交换,C错误。
D.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静脉,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特点。
16.D
解析:D
【分析】
如图所示结构为:1毛细血管;2毛细淋巴管;3动脉;4淋巴管;5静脉;6肠腺;7小肠绒毛。
【详解】
A.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7小肠绒毛。
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A正确。
B.在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内分布着一些小腺体肠腺和胃腺,其中肠腺位于小肠内,能分泌肠液,肠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脂肪、淀粉、蛋白质进行消化,B正确。
C.图中小肠绒毛壁、[1]毛细血管壁、[2]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C正确。
D.营养物质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成分能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循环系统,D错误。
故选D。
【点睛】
小肠的吸收功能是和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应重点掌握。
17.C
解析:C
【分析】
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组成的结构,人体主要由八个系统组成,它们是: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详解】
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如下: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生殖系统:生殖。
因此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其中其主导作用的是神经系统。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
18.B
解析:B
【分析】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人体各段消化道对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
【详解】
食物中含有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利用这个特性,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放在由淀粉制成的胶囊里直接吞服,这样就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各段消化道的消化特点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9.B
解析: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肤的结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详解】
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
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
人不慎划破了皮肤,流出了血,并感到疼,说明伤到了真皮,真皮内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故选B。
【点睛】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应注意掌握。
20.D
解析:D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详解】
当伤员不能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糖类或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时,由于胰岛素具有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当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就会发生血糖不足,人就会出现头晕等现象。
所以医生为了给低血糖的病人供给能量,需要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
这是因为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
综上所述,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掌握糖类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21.D
解析:D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
A.食物丙中含有的维生素C最丰富,有利于防治坏血病,A错误。
B.食物甲中含有的维生素A最丰富,有利于防治夜盲症,B错误。
C.食物乙中含有的维生素D最丰富,有利于防治佝偻病,C错误。
D.食物丁中糖的含量最多,因此能提供的能量最多,D正确。
故选D。
【点睛】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22.B
解析:B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