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项训练:浮力图像及实验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项训练:浮力图像及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浮力图像:
1.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3.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甲的密度为0.6×1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液体质量之比为3:4
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8cm
4.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结合图象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的重力为54N
B.浸没在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5~9s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不断变小
D.若在第6s末剪断细绳后金属块会上浮到水面上
5.如图甲,圆柱形薄壁玻璃杯A、实心物体B在柱形容器的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细线拉直(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体积忽路不计),已知A的重力为4N,物体B的体积为100cm3,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在打开容器底部水龙头放水的过程中,细线所受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t1时刻,物体B刚好接触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无挤压,从t1时刻到t2时刻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P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B的质量为200g
B.未放水前,物体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
C.从t1时刻到t2时刻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化25Pa
D.若t1时刻停止放水,将物体A竖直向上提1cm,那么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少50Pa
6.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N,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kg/m3。

(g取10N/kg)
浮力实验探究:
1.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

乙、丙图中的烧杯装有等体积的水和盐水。

实验甲、乙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3.0N和
2.9N,薄壁烧杯底面积100cm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减小,浸没后示数保持不变,说明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B.乙图中物体从刚接触水面到没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100Pa
C.实验丙中,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D.图丙中烧杯底部对桌子的压力比图乙增大了0.1N
2.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
B.整个过程中金属块所受最大浮力为4.75N
C.第6次实验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大小为2.25N
D.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3.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爱动脑筋的同学用水、圆柱形合金块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图中abcd顺序进行实验会导致测量浮力的大小测量结果偏小
B.从步骤a到步骤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C.实验中合金块的密度为4g/cm3
D.利用上面图中实验器材和小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实验过程至少还需要用3次弹簧测力计
4.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测出某物体的重力;乙.把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丙.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丁.测出小桶所受重力。

(1)按图示顺序进行实验会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浮力的大小”或“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测量帯来影响,你认为测量结果_________(偏大或偏小),经过你的分析,你觉得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选用其他液体,更换大小不同的物体多次实验后,可得结论:浸在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____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后,思考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呢?他只需要在上面的实验中,将物体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中不同的深度处,观察弾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由此确定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深度有关。

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物体所受浮力____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因此浮力与深度___________(有关或无关)。

随着物体所处深度的增加,物体不小心碰到了容器底部,如图戊所示此肘测力计的示数为0.4N,则物体此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4)实验中所使用的物体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kg/m3。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3kg/m3,g=10N/kg)。

(1)观察b、c两图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__有关;
(2)观察d、e两图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__有关;
(3)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N,此时该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3,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kg/m3;
(4)观察以上实验,分析数据可知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6.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甲乙丙丁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每小格示数为0.5N。

(1)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若图中F甲、F乙、F丙、F丁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则可得出结论。

(2)小用在进行图乙中实验时,若溢水杯中水没装满会使测出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请你根据小明在实验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m3密度是_________kg/m3。

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项训练:浮力图像及实验探究专题训练答案
浮力图像:
1.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答案:B
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答案:A
3.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甲的密度为0.6×1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液体质量之比为3:4
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8cm
答案:C
4.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结合图象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的重力为54N
B.浸没在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5~9s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不断变小
D.若在第6s末剪断细绳后金属块会上浮到水面上
答案:D
5.如图甲,圆柱形薄壁玻璃杯A、实心物体B在柱形容器的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细线拉直(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体积忽路不计),已知A的重力为4N,物体B的体积为100cm3,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在打开容器底部水龙头放水的过程中,细线所受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t1时刻,物体B刚好接触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无挤压,从t1时刻到t2时刻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P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B的质量为200g
B.未放水前,物体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
C.从t1时刻到t2时刻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化25Pa
D.若t1时刻停止放水,将物体A竖直向上提1cm,那么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少50Pa
答案:D
6.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N,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kg/m3。

(g取10N/kg)
答案:15 10 0.9×103
浮力实验探究:
1.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

乙、丙图中的烧杯装有等体积的水和盐水。

实验甲、乙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3.0N和
2.9N,薄壁烧杯底面积100cm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减小,浸没后示数保持不变,说明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B.乙图中物体从刚接触水面到没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100Pa
C.实验丙中,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D.图丙中烧杯底部对桌子的压力比图乙增大了0.1N
答案:A
2.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
B.整个过程中金属块所受最大浮力为4.75N
C.第6次实验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大小为2.25N
D.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答案:C
3.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爱动脑筋的同学用水、圆柱形合金块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图中abcd顺序进行实验会导致测量浮力的大小测量结果偏小
B.从步骤a到步骤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C.实验中合金块的密度为4g/cm3
D.利用上面图中实验器材和小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实验过程至少还需要用3次弹簧测力计
答案:C
4.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测出某物体的重力;乙.把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丙.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丁.测出小桶所受重力。

(1)按图示顺序进行实验会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浮力的大小”或“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测量帯来影响,你认为测量结果_________(偏大或偏小),经过你的分析,你觉得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选用其他液体,更换大小不同的物体多次实验后,可得结论:浸在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____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后,思考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呢?他只需要在上面的实验中,将物体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中不同的深度处,观察弾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由此确定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深度有关。

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物体所受浮力____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因此浮力与深度___________(有关或无关)。

随着物体所处深度的增加,物体不小心碰到了容器底部,如图戊所示此肘测力计的示数为0.4N,则物体此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4)实验中所使用的物体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kg/m3。

答案:(1)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偏小丁甲乙丙(2)等于(3)浸没不变无关0.5 (4)4×103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3kg/m3,g=10N/kg)。

(1)观察b、c两图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__有关;
(2)观察d、e两图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__有关;
(3)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N,此时该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3,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kg/m3;
(4)观察以上实验,分析数据可知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答案:(1)体积(2)密度(3)1 1×10-48×103(4)1.1×103
6.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甲乙丙丁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每小格示数为0.5N。

(1)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若图中F甲、F乙、F丙、F丁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则可得出结论。

(2)小用在进行图乙中实验时,若溢水杯中水没装满会使测出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请你根据小明在实验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m3密度是_________kg/m3。

答案:(1)丁甲乙丙F甲-F乙=F丙-F丁(2)不变(3)5×10-54×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