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后生可畏(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生可畏
①“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
”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神看着我。
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②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人士,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
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会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③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
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您的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
”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
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
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藤王阁,想请人作序。
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
只有王勃①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
结果呢,他写出的《藤王阁序》名垂千古。
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④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
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注释】①王勃:唐朝著名诗人,《滕王阁序》是他的代表作。
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是指( )(3分)
A.“我”这一类的年轻人
B.所有晚辈
C.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
D.王勃
2.“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
文中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3分)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3.爸爸原来认为( ),“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
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二是( )。
(填序号)(3分)
①14岁的王勃写出了名垂千古的《藤王阁序》,超过了许多成年人
②大人说话,小孩子不应该插嘴
③美国学校认为,“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是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现
4.那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
5.请将下面一句话改为陈述句。
(3分)
原句: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
改为:
6.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A
2.C
3.②③①
4.爸爸教训弟弟不该在大人说话时插嘴,“我”举了两个例子反驳爸爸,替弟弟解围。
5.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没什么不好。
6.①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②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③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