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业镇经济崛起因素与发展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专业镇经济崛起因素与发展特征分析
广东专业镇经过20年的发展一跃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阐述广东专业镇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分析专业镇崛起因素、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专业镇未来发展的破解思路。

专业镇后续发展要转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专业镇内涵式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专业镇产业的根植性。

标签:专业镇;崛起因素;发展特征;存在问题;破解思路
广东专业镇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壮大至今,占据广东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位置,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奇葩。

笔者跟随省科技厅“一镇一策”调研项目,深入调研广东省各个专业镇的发展现状。

1 专业镇的理论概述
专业镇是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批新型乡镇经济体,是产业集群的新型表现形式。

它们基于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等形成依托某一特色产业为主的专业化生产区。

白景坤认为:在特定区域内集中了若干相互关联的企业,并在竞争与合作中衍化为区域竞争优势,使镇内的产品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即发展为专业镇。

石亿邵教授认为专业镇是指城乡区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分工程度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且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建制镇。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专业镇是指以乡镇为单位,大量中小企业在乡镇内聚集形成协作与竞争的关系,专业化生产某一种或两三种产品的产业集群。

2 专业镇崛起因素分析
张双喜、白景坤认为专业镇的崛起是以政府主导推动发展的或者是由自身优势或者是由历史原因自发形成的。

王珺教授从生产经营活动角度将专业镇的形成因素归为市场和资源,也有从专业分工角度分析其崛起因素,笔者综合前人研究,认为专业镇的崛起大体基于以下因素:
(1)特殊的区位优势:在城镇化建设中,广东各乡镇处于靠近香港、广州和深圳的有利区位,凭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税收等宽松的政策环境吸引大批外商投资。

(2)抓住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机遇:很多专业镇是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发展起来的,如东莞石龙的精密制造、清溪、石碣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产业。

通过及时、迅速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专业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贴牌生产到拥有自有品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3)政府大力推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推动专业镇发展,出台各种产业规划、建立自主创新平台等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政府大力推动对形成专业镇和专业镇未来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4)从专业化分工到产业集聚:通过专业化分工联系,企业不断聚集,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和成熟。

有的是形成以某一企业为主导其他企业配套生产的分工合作机制,有的是大量企业彼此展开激烈的竞争,生产不同款式的产品。

由于各专业镇起源时间不同、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形成各专业镇的产业集群成熟程度和竞争实力也各不相同。

有些专业镇实力、竞争力都比较强,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和成熟,也有些专业镇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含量的加工业为主,竞争力低。

但从整体上看,专业镇经济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奇迹,是广东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3 专业镇发展特征分析
截止至2010年底,经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专业镇共有309个,涵盖机械、五金、纺织、家电、建材、服装、家具、陶瓷等传统产业以及高端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

近十年广东专业镇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GDP平均20%-30%的年增长速度增长,2001年省级专业镇共有21个,GDP总额440.69亿元,占全省GDP总额的3.66%;2008年省级专业镇达到277个,GDP总额为10526.1亿元,占全省GDP的29.49%;到2010年底增至309个,GDP超过1.1万亿。

下表为广东专业镇发展情况概览:
专业镇经过十年发展不断壮大和成熟,大部分专业镇呈现以下发展特征:
(1)以特色产业为主,市场份额高。

在专业镇内一般拥有一或两三个特色产业,企业高度集聚,生产同一种或相近产品。

如称为广东省的“喇叭城”的汤坑镇是全国较大、广东省最大的电声产品出口开发和生产基地;廉江罗州街道被誉为“中国电饭锅之乡”,生产电饭锅的产量占全国电饭锅总产量的1/4;花都狮岭镇的皮具生产量占全国的1/3;增城新塘的牛仔服装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中山古镇灯饰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陈村的花卉在全世界花卉行业享誉盛名。

这充分说明专业镇经济本质是“特色+规模”,并且专业镇的特色产业在某些领域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2)产业集聚能力强,产业集群不断成熟。

在专业镇内聚集着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企业,企业间以竞争和合作关系紧密联系。

在大产业集群内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物流配送、展销贸易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产业链条不断完整,不断吸引外界同类企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和成熟。

(3)拥有众多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

自实施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战略以来,专业镇逐步形成一系列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品牌,如美的家电、鹰牌陶瓷、格兰仕微波炉等品牌。

此外,依托产业集群效应,产生了一批区域品牌,如大朗毛织、中山灯饰、虎门服装、狮岭皮具、澄海玩具等区域品牌。

这些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交相呼应,共同提升专业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以横向分工联系为主。

广东专业镇以横向一体化分工联系为主,纵向一体化分工联系的比较少。

大部分专业镇依靠自身资源和专业化市场自发形成了横向分工联系,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如东莞虎门服装产业,有数百家企业生产不同款式、品种、类型的服装,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体化的生产体系,负责从原料采购、生产到销售等整个生产流程,没有外包给其他企业完成。

只有少数专业镇是依据产业链形成生产网络,从原材料、配件到组装分别由不同企业共同完成,如东莞清溪镇计算机制造。

(5)政府大力扶持,引领产业发展。

政府在推动专业镇发展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政府制订产业发展战略,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并且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专业镇技术创新能力。

4 专业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专业镇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从专业镇自身发展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

(1)技术水平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疲软。

专业镇内绝大多数企业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以简单加工生产模式(俗称贴牌生产、代工)为主,总体技术水平低、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从家庭作坊发展而来,再加之自主创新的成本、风险和投资回报周期长等客观因素,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和技术开发人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疲软。

(2)低级阶段的分工模式。

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分工联系均是专业化分工发展的结果,但横向一体化分工联系属于分工的低级阶段。

目前大多数专业镇企业生产不同款式、品种、档次的产品,是以乡镇为单位的专业化分工,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聚,而不是基于企业为单位建立产业链条的生产网络体系。

(3)产业集群的根植性不强。

发展之初,专业镇依托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临近市场、优惠的投资政策等外在优势吸引大批外资企业,但经过20年发展后,大多专业镇正面临着土地紧张、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比较优势不断弱化。

当企业考虑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而当地不能提供土地及较为优惠的政策时,就会引发大型外资企业不断外迁。

由于龙头企业外迁使得大批与之配套的相关企业随之外迁,迫使产业集群整体外迁。

这足以说明当地产业集群的根植性不强。

因此,政府应向提供技术、品牌、信息、市场、融资扶持等公共服务转变,拓展产业链条,深化企业联系,强化产业集群的根植性,使其本土化。

(4)对外依存度高,市场体系、营销网络有待拓展。

大多数专业镇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产品进行简单加工后直接出口,有的专业镇产品外销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对外依存度高。

但是,正因为如此,企业满足于贴牌生产和来料加工,而不重视营销,国内市场比较空白。

2008年金融危机国外订单纷纷撤单导致大量企业不得不停产甚或倒闭的严重后果,证明必须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转变贸易格局。

通过举办大型产品发布会、产品贸易展览会、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国内外的市场推广,在稳固国外市场的前提下不断与国内客商联系,形成内外兼顾的市场格局。

5 广东省专业镇产业发展的破解思路
综合分析广东专业镇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其后续的发展路径已经不能单纯从规模、数量上实现外延式增长,而应注重专业镇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专业镇产业的根植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
(1)重点扶持大企业发展,形成纵向一体化的网络体系。

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完善,是专业镇形成和不断发展壮大的核心要求,也是吸引同类企业最具凝聚力的因素。

通过选择性吸引国外知名的大型龙头企业,或鼓励当地大企业并购本地企业,重新整合资源,在专业镇内形成以几个大企业为主,其他中小企业配套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模式的生产网络体系,实现专业化分工的高级组织形式。

(2)引入信息化的管理和营销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

在专业镇内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逐步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和营销体系。

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电子贸易商城,实现产品端对端的无间隔贸易。

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减少大量的交易成本,缩短产品流通周期,而且拓宽销售范围和挖掘潜在市场。

(3)打造企业、区域品牌,实现品牌带动。

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高级形式,是企业实力和营销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产品价值链上最具价值的一部分。

因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自主品牌建设,依托产品,以企业为主体,扶持企业创建自有品牌和名牌产品。

并且鼓励专业镇注册集体商标,申报具有地理标识性的区域品牌。

通过品牌引导市场,加快高端资源集聚,进一步提高整个行业的档次和水平。

(4)建设公共创新平台,提高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基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疲软、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的情况,应针对中小企业共同的技术薄弱环节,政府组织
资源建立专业镇公共创新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专业镇区域整体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白景坤,张双喜专业镇的内涵及中国专业镇的类型分析[J]农
业经济问题,2003
[2]欧阳俊,张岳恒广东专业镇发展的现状与国内外比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8)
[3]吴靖“专业镇”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思路[J]山东社会科
学,2010,(3)
[4]路平广东专业镇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J]广东科
技,20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