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仿用、变换句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仿用、变换句式(教案)
主备人:辛未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仿用、变换句式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p291。

2.掌握做仿用、变换句式题的几种常见思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高考仿用句式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突破一“3”类仿写句子题。

课时重难点:“3”类仿写句子题。

教学方法:(学生课前必须预习)课堂以学生试讲为主,其他学生可以点评或补充,老师提点讲解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知识回顾)
二、感受高考,体会真题(p291高考语言表达得体考纲要求及题型以及考查范围、形式介绍。


1.(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答:
2.(2017·全国卷Ⅱ)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③。

考点解读:
仿用句式即仿句造句。

这类试题的特点:题型灵活、设计精巧、考点繁多(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综合性强,重在考查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考生有着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能力层级:E 表达应用
三、突破一——3类仿写句子题
(一)命题式仿写
1、设定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

2、解题方略
(1)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与原句的句意一样。

(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

有时原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表示要写并列关系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

(3)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4)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5)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二)嵌入式仿写
1、所写句子夹在已经提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与前面或后面相同。

2、解题方略:
(三)对联式仿写
1、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源远流长。

对联的出题形式主要是给出一联,要求对出另一联;或者是给出短语,要求组成对联。

这实际上也是仿写句子的过程,只是对联本身还有音韵和平仄的要求,比一般的仿句练习难度更高。

2、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
(1)字数相等,词不重复。

对联没有字数的限制,长的可达几百字,短的则只有一两个字。

但不论长短,同一对联的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而且应做到对应位置的字词不重复。

(2)结构一致,句式一致。

对联中上下联的结构,句式应完全一致。

(3)词性相对,短语相应。

对联的上下联相应的地方的词、短语要对应,从词性的角度分析,词性要一致。

(4)平仄相对,音韵和谐。

比如上联末字若押仄声韵,下联末字则押平声韵。

(5)内容一致,情感一致。

上联和下联表达的主要内容应基本一致,即使是两种相反的情况,也存在某种联系,并且表达的情感也要一致。

四、总结本课内容
1、强调重难点
2、完成课后作业并布置练习及预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高考变换句式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3、突破二“3”类变换句式题。

课时重难点:“3”类变换句式题。

教学方法:(学生课前必须预习)课堂以学生试讲为主,其他学生可以点评或补充,老师提点讲解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知识回顾)
二、感受高考,体会真题(p291高考语言表达得体考纲要求及题型以及考查范围、形式介绍。


考点解读:
变换句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不改变句子意义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

简言之,就是内容不变,形式变化。

变换句式,实际上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变换句式是高考常考点之一,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

能力层级:E 表达应用
三、突破一——3类变换句式题
(一)长短句变换
1、长句变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

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2、长句变短句的思路解题方略——找准主干,将修饰成分升格为句子
(1)、提取主干
把长句的主干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添加必要的衔接性词语、复指词语等)
(2)、使修饰成分分层独立成句
(3)、阅读整句,语义贯通,符合逻辑。

3、短句变长句——找准主干句,将支句降格为修饰成分
(1)找准主干句;
(2)把剩余短句作主干句的定语或状语
(二)句子重组
句子重组就是根据要求,在不改变愿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句子。

(三)整散句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主要是排比、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是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

1、整句改为散句
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

解题方略:
2、散句改为整句
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之和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或结构,使之和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特别是要运用对偶或排比的知识。

解题方略:
四、总结本课内容
1、强调重难点
2、完成课后作业并布置练习及预习。

注:第三课时为课时作业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