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9九上·洛阳期中) 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粮食酿酒
B . 酒精挥发
C . 铁水铸锅
D . 麦磨成面
2. (2分) (2015九上·贵池期末) 2015年暑假的天津大爆炸给国人敲响了化学品安全的警钟,下列图标与危险化学品、以及易燃易爆物无关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9九下·海伦月考)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B . 它的俗称叫火碱、烧碱或苛性钠
C . 它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D . 它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4. (2分)(2017·蜀山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吸取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测定溶液的pH
D . 过滤
5. (2分) (2018九上·孝南月考)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化学与安全
D.认识微观粒子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很小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2019·碑林模拟)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钠、氯、硒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X、Y、Z、W是相邻的四种元素,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 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B . 由①②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NaCl分子构成的
C . 若W是②代表的元素,则X对应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一定是O2
D . 若Z是①代表的元素,则Y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7. (2分) (2019九下·南海模拟) 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生成水的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不同种反应类型生成水,则物质X、Y不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 . H2、O2
B . H2CO3、H2SO4
C . CH4、CO2
D . CuO、Fe2O3
8. (2分)下列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解水能产生氢气
B . 氢气易溶于水
C . 氢气密度比空气大
D . 无味的淡蓝色气体
9. (2分)化学家们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如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

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2
B . +3
C . +4
D . +6
10. (2分)(2017·泗阳模拟)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食醋区分纯碱和食盐
③洗涤剂清洗利用乳化作用
①烧碱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②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有SO2、CO CO2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 . A
B . B
C . C
D . D
11. (2分) (2016八下·河南期末)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物质
B . t1℃时,A,C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 . 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2. (2分)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 .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KNO3
B . 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 . 用浓硫酸除去CO气体中的水蒸气
D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13. (2分)(2017·日照模拟) 下列叙述Ⅰ和Ⅱ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
A碳具有还原性焦炭可以还原Fe3O4
B分子之间有间隔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C人体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有骨质疏松症
D CO2不支持燃烧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2017·枣阳模拟)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认识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 . 金刚石不是金属材料;不饱和溶液通过一定方法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B . 水银中含银元素;能导电的一定是金属材料
C . 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其溶质一定是碱
D . 家用煤气有刺鼻的气味,说明一氧化碳有这种特殊气味;铅笔芯中主要含铅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
15. (4分) (2016八下·五华期中) 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默写1﹣20号元素符号和名称
元素名称(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
元素名称(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
16. (3分)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图甲是镁原子和氧原子形成氧化镁的示意图.
①氧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图中的x=________ .
②从得失氧的角度看,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镁原子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③由图甲可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后,其化合价将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图乙是NaCl与AgNO3两溶液反应的示意图.
①图中NO3﹣的名称是________ .
②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结合生成沉淀.
③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另一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物之一为AgNO3).
17. (4分)我省今年部分城市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大了空气中PM2.5的浓度,出现雾霾天气.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___ .
(2)如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A中蜡烛燃烧一会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 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
(3)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 .
18. (4分) (2016九下·安庆月考)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用不会排毒的环保的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
①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②电动车中的电线是铜丝的,说明金属具有________性.
③电动车中部分部件选用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硬度大和________.
④车架表面喷漆,可以延缓车架的锈蚀,其原理是________,还可以采用________等方法达到对电动车金属部件防锈目的.
⑤废旧电动车的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在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________.
19. (3分)甲醛(HCHO)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甲醛水溶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等行业。

最近媒体曝出某些不法商贩用甲醛水溶液给大白菜保鲜,人食用喷有甲醛水溶液的大白菜后,会出现呼吸道水肿,头痛,严重的可导致白血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甲醛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甲醛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为了防止大白菜中万一喷有甲醛水溶液危害人体健康,食用大白菜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写一条)。

三、实验题 (共3题;共11分)
20. (3分) (2015八上·北安期末)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 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________.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4)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1. (4分) (2018九下·广州月考) 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泥沙等杂质。

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
第三次:蒸发结晶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和固体小颗粒飞溅;
第四次:将粗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照所给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4)看图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g,本实验溶解 5.4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

22. (4分)(2016·常州) 实验Ⅰ:实验室制O2 .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MnO2,塞进带导管和仪器A的双孔橡皮塞,关闭活塞C,向A中添加双氧水,塞上塞子B,将导管放入底部有少量黄沙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③________,控制活塞C,逐渐滴加双氧水,收集O2并验满.
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3)步骤②中,塞进双孔橡皮塞的方法是:________;
(4)步骤③中,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5)若用图2装置收集O2,则O2由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6)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为了快速获得O2 ,双氧水的浓度越大越好
B . 在橡皮管上增加水夹,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C . 在装置Ⅰ,Ⅱ间增加装有生石灰的U形管,可制得干燥O2;
(7)实验Ⅱ:铁丝在O2中燃烧、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该反应的现象为:放热、火星四溅,生成________色固体;
③实验表明:改用加热KMnO4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进行本实验,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四、推断题 (共1题;共3分)
23. (3分)(2018·乌拉特前旗模拟) A、B、C、D、E分别是二氧化碳、氧化铁、木炭、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某一种物质。

“ ”表示相邻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A物质可以一步反应转化为E。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物质D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 B与C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24. (1分)(2016·余干模拟) 牙膏摩擦剂的类型很多,如CaCO3、SiO2或它们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1】某品牌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
【查阅资料】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碱石灰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与氢氧化钠.
【实验方案】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出现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摩擦剂中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装置】
①连接好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②在B装置中加入牙膏样品5g;
③________K1,________ K2(填“打开”或“关闭”),向牙膏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至B中无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盐酸;
④打开K1,关闭K2,缓缓鼓入空气,至C中________.
⑤将C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为1.97g.(已知此品牌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不和盐酸
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且充分反应.)
(3)【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①若没有A装置,则实验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根据上面数据计算,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六、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25. (3分)(2020·广东模拟)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李璧凝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9.3g 干燥的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①②③④
氢氧化钙溶液质量/g100200300400
沉淀质量/g2m55
(1)实验②中m的数值为 ________。

(2)计算该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并标出图中的必要数据。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
15-1、
16-1、
17-1、
18-1、
19-1、
三、实验题 (共3题;共11分)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四、推断题 (共1题;共3分)
23-1、
23-2、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24-1、
24-2、
24-3、
六、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25-1、
25-2、
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