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专题一 酸、碱、盐的性质 (共18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猜想 想ⅠⅡ::只有_有_C__a_C_lC_2a_C__l2_和__H_C__l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HC探l和究C】a(为OH了)验2不证能其共余存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 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__C__aC__l2_与__N_a_2_C_O__3反__应__也__会__生__成__白__色__沉__淀__,__不__能__证__明__一__定__有__C__a_(O__H_)_2_存__在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 猜想一:是小水滴。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液化(填 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 猜想二:是盐酸小液滴。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能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 度过高,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 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 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阴离子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2:48:30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是否过量
(3)在小明同学的带动下,兴趣小组又对NaHCO3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 现两“兄弟”既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个性。从微观角度分析,造成两 “兄弟”不同个性的原因是_______酸__根__离__子________不同。
类型2 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6.(临沂中考)某化学课堂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 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_H__C_l_+__C_a_(_O_H_)_2_=_=_=_C_a_C__l2_+__2_H_2_O____。 【查阅资料】CaCl2 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常温
无明显现象
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 的硫酸+0.35克氯化钠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 溶液呈蓝绿色
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 的硫酸+0.35克_______氯下离,子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 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4.(金华中考)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
(1) 往红三 支 试 管 中 分 别 滴 入 2 滴 紫 色 石 蕊 试 液 后 , 乙 试 管 中 的 溶 液 将 变 为 _______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酸__中__的__哪__种__离__子__能__使__紫__色__石__蕊__试__液__变__色_________。 2.(衢州中考)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 烫,试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什么呢?
实验 方案
滴加紫色 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 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 石有蕊C溶a(液OH变)2蓝
溶液中含 溶有液Ca变(O浑H)浊2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 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3.(湖州中考)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向放有少量 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 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 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H+ 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要生成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所以出现了白色沉淀
5.(湖州中考)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俗称为苏打的碳酸钠后,得知它还 有一个俗称为小苏打的“兄弟”,这个“兄弟”的性质是否和它相似?它们 之间能发生转化吗?小明查阅了资料,将相关信息整理如表:
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 (1)用试管取适量NaHCO3溶检液验,Na向HC试O管3溶中液滴是加否酚显酞碱试性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 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Na2CO3与NaHCO3转化时,小明觉得Na2CO3转化为NaHCO3过程中, 由于NaHCO3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 实验吧,实验会告诉你答案。”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Na2CO3 溶液中通入CO2,起初无明显现象,继续不断地通入CO2,溶液中出现了白色 沉淀。这让小明很疑惑:NaHCO3溶于水,为什么还有白色沉淀呢?小明经 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
浙教版
专题一 酸、碱、盐的性质
类型1 探究酸、碱、盐的性质 1.(丽水中考)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学习了“酸能使 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 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 g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 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 录如下表:
反应前
烧杯和样品 溶液总质量/g
95
加入的氯化钡 溶液质量/g
65
反应后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 量/g
(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140.3
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 A.钠元素 B.碳元素 C1.9.钡7 g元素 D.氧元素 (2)反应共生成沉淀_______________。 (3)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1)由于反应前后钠元素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没有减少,所以在反应前 后的溶液中,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钠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碳酸钡的质量为95 g+65 g-140.3 g=19.7 g。
(3)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BaCl2+Na2CO3===BaCO3↓+2NaCl
106 197
x 19.7 g
110967=
x 19.7 g
x=10.6 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15 g-10.6 g=4.4 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1.54 gg×100%≈29.3%。
答: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约为29.3%。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实验过程】
实验次数
试剂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
1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 的盐酸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 溶液呈蓝绿色
2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 的硫酸
Ⅱ.小柯提出质疑 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 中出现白雾? 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想到: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 后______加__热__试__管__,__将__干__燥__的__蓝__色__石__蕊__试__纸__放__在__试__管__口_(填操作),试纸变红。 得出结论: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盐酸形成白雾。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