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 5.5.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初二生物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五章学案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A 教师寄语:只要你仔细观察,生物界到处都是丰富多彩的!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通过人类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药品生产、环保等多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本节内容较多,需要理解、记忆、动手的也较多,因此,需要同学们课前按老师的要求做好准备。
其中,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鲜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是本节学习的难点。
学习目标:
2、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并会运用
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能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疾病防治的关系以及细菌在环境保
护中的作用。
3、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举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有的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如曲霉可以把分解为;如酵母菌可以把转化为
并产生。
有些细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转化为,如乳酸菌。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制作酸奶、泡菜时要用
制醋时要用,制酱时要用多种。
2、食品腐败要是有和引起的。
这些和
从食品中获取,并在食品中和,导致食品的腐烂。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4、抗生素是指。
5、转进因药品是指。
6、在生活污水中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的环境中,一些
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
在有氧的条件下,有一些细菌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和,使污水得到净化。
二、导入新课
1、课前准备:各小组提前一天完成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看哪个小组实验最成功!(可
参照课本。
)
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谈菌色变”,难道细菌和真菌真的对我们人类一无是处吗?
三、合作探究
1、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发酵试验”,阅读教材71—72页,完成下列问题:
(1)你所观察到的就是发酵,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
(2)你还知道哪些细菌或真菌与食品制作有关的例子?
(3)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甜酒,与家人一起品尝。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阅读教材73页内容,并结合各小组搜集的资料,讨论回答:
(1)导致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有哪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
(3)除上述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
(4)请总结一下,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环境保护:
阅读教材74—75页,思考下列问题:
(1)抗生素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作用?
(2)科学家是如何利用细菌产生药品的?
(3)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贡献?
四、拓展创新
1、想一想,将面包和馒头掰开,里面有许多小孔,是怎么形成的?
2、交流你们所调查的有关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针对这些情况,你有哪些环保方面的建议和策略呢?
3、李斌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将甲、乙装置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后,得到了肉汤的保鲜方法,请问:
(1)李斌的保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实验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
(3)李斌用酒精等加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方法。
(4)试验后,李斌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
你能否得出另一结论?
(5)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是什么?
(6)你认为保存食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网络构建(总结一下吧!)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六、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咸菜腌制过程中不会发生腐败,原因是()
A 盐分高,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B 咸菜具有杀菌作用
C 咸菜无菌
D 腌咸菜的容器具有保护作用
2、下列关于细菌或真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人类可以利用曲霉制作甜酒
B 人类可以利用乳酸菌制泡菜、酸奶和醋
C 枯草杆菌使苹果腐烂,是因为它分解了有机物
D 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实质上是与菌体内的()有关。
A 抗生素
B 多种酶
C 有机物
D 细胞核
4、用来制酱的主要是()
A 霉菌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细菌
5、我国民间常用盐渍法来保存食品,其中生物学道理是()
A 食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失效
B 食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养
C 食盐中有杀菌物质
D 食盐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
6、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 把食品内细菌都杀死
B 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 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 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7、在馒头房里,王凯同学发现师傅们蒸馒头时,先在发酵的面团里加一些纯碱溶液。
你能说出其中的作用吗?①使馒头变白②增加甜味③除去发酵时产生的酸④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体积膨胀()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8、有关抗生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病菌的物质
B 细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病菌的物质
C 抗生素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D 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药物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副作用
9、冰箱内保存食品可以保鲜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
A 低温可以杀死细菌和真菌
B 低温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 冰箱内密封,细菌和真菌不能进去
D 冰箱内干燥,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生存
10、城市处理污水厂是利用细菌能分解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原理实现的净化目的。
A 有机物
B 无机盐
C 甲烷
D 二氧化碳
(二)非选择题
1、造酒的酒曲中用到曲霉是因为曲霉经发酵能将粮食中________________分解为_____________,然后用到酵母菌(酒母)是因为它能将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_____。
2、用酵母菌酿酒时,有一种做法是将酒坛置于20℃左右的环境中,开始时,每天搅拌一次,连续十几天以后将酒坛密封存放,大约过两个月即可酿成美酒。
据此回答:(1)开始,人们每天搅拌一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又密封存放,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酿酒过程中,一般是谢绝参观的且尽量少打开容器,其目的是防止_______ .
.(4) 将酒坛放在20℃的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玻璃瓶加入适量淀粉、水和少量酵母菌,调成稀糊状,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
皮塞用凡士林封住,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玻璃瓶会嗅到酒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出一些糊状物,滴一滴碘液,不变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说明酵母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若将此装置放在冰箱中,会出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1、(1)酵母是一种真菌,适于在温暖富含唐的液体环境中生存,当它们利用糖类物质
生活时,通过对糖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瓶中可以看到气泡的产生,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产生的气体会使挤瘪的气球胀大。
(2)略(3)略
2、(1)食品的腐败主要是有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
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
(2)①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腌制法;这些方法都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肉肠——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
③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④肉类罐头——罐装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3)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4)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3、(1)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用
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2)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
(3)有些细菌可以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甲烷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废水也得到了净化;有些细菌可以利用这些有机物生存,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
拓展创新:
1、酵母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霉,它们可以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还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造成许多小孔,使馒头和面包膨大和松软。
2、略
3、(1)隔离细菌(2)有无细菌对照(3)巴斯德消毒法
(4)能,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说明细菌的繁殖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
(6)应注意低温、干燥、隔离细菌。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D 6、D 7、C 8、B 9、B 10、A (二)非选择题
1、淀粉葡萄糖葡萄糖二氧化碳和酒精
2、(1)让酵母菌与有机物充分混合。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为酒精。
(3)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4)酵母菌分解时需要适宜的温度。
3、(1)变浑浊酵母菌分解葡萄糖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2)酵母菌分解葡萄糖时产生了酒精淀粉被酵母菌分解了
(3)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的作用。
(4)不会,因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五单元第五章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B
放城一中刘成波
教师寄语:只要你仔细观察,生物界到处都是丰富多彩的!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通过人类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药品生产、环保等多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本节内容较多,需要理
解、记忆、动手的也较多,因此,需要同学们课前按老师的要求做好准备。
学习目标:
5、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并会运
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能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疾病防治的关系以及细菌在环
境保护中的作用。
6、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举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2、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有的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如曲霉可以把分解为;如酵母菌可以把转化为
并产生。
有些细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转化为,如乳酸菌。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制作酸奶、泡菜时要用
制醋时要用,制酱时要用多种。
2、食品腐败要是有和引起的。
这些和
从食品中获取,并在食品中和,导致食品的腐烂。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4、抗生素是指。
5、转进因药品是指。
6、在生活污水中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的环境中,一些
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
在有氧的条件下,有一些细菌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和,使污水得到净化。
二、导入新课
1、回忆细菌和真菌的危害,回答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绝对的有害而无利呢?
2、结合你们收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说一说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细菌、真菌在食品的制作上的应用。
1、展示“发酵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讨论并表述出发酵的原理。
2、观察掰开的面包、馒头中的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思考课本P75练习第一题。
3、通过观察、讨论,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
总结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
4、制作:根据教材P72制作甜酒的有关内容尝试制作甜酒。
学习任务二:认识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关系。
观察教材第73页“观察与思考”,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学习任务三:列举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1、阅读课本76页“抗生素今昔”,然后讨论完成课本75页练习第2题。
2、结合教材P74,表述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转基因技术进行胰岛素生产的。
学习任务四:认识细菌与环境保护。
1、认真阅读教材,举例说明细菌是如何净化污水的。
2、各小组交流调查的本市有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
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四、拓展创新:
1、想一想,将面包和馒头掰开,里面有许多小孔,是怎么形成的?
2、交流你们所调查的有关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针对这些情况,你有哪些环保方面的建议和策略呢?
3、李斌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将甲、乙装置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后,得到了肉汤的保鲜方法,请问:
(1)李斌的保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实验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
(3)李斌用酒精等加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方法。
(4)试验后,李斌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
你能否得出另一结论?
(5)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是什么?
(6)你认为保存食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网络构建(总结一下吧!)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六、达标测试
1.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B、防止其它细菌的进入
C、防止空气进入
D、防止水分散失
2.(2008常德)啤酒是人们爱喝的一种酒类,其酒味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曲霉
14.(2008滨州)制作面包发酵时利用的菌种是
A.酵母菌
B.醋酸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
3.(2008山东)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4.我州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
兴建沼气池。
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5.(2008通辽)酸奶是一种有益的乳制品,泡菜也是特色菜,这是人们利用了哪种生物的
发酵作用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
6.(2008通辽)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
是
A.果脯 B.腊肉 C.鱼干 D.罐头
7.(2008潍坊)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
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
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
8.(2008盐城)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
A.啤酒B.橙汁C.酸奶 D.面包
9.(2008益阳)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
冰箱中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D.细菌都冻死了
10.(2008淄博)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
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11.(2008泰安)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
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
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
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
据此,请分析回答:
(1)郝思的实验中有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4)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12.(2008福州)图6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
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
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__________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3.(2008益阳)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
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用水
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用代号加箭头表示)
(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
(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2、酵母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酶,它们可以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还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
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在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使果汁或粮食发酵,产生酒精。
制作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造成许多小孔,使面包发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3、利用细菌和真菌中的酶将有机物分解。
如曲霉可以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如酵母菌可以
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并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乳酸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4、略
学习任务二:
①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咸鱼──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这些方法都是依据除去
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肉肠──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
③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④肉类罐头──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学习任务三:
2.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杀灭或抑制的细菌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等。
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药物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副作用。
例如,细菌会产生抗药性、人体会产生过敏反应及二重感染等。
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病菌与抗菌类药物长期反复接触,使菌类的遗传物质产生变异而引起的。
许多抗生素类药物,如最常见的青霉素、链霉素等都可能引起过敏性反应,严重的甚至休克或造成过敏体态。
二重感染是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
虽然一些敏感细菌被抑制,但非敏感细菌却会乘机而入,导致人体二重感染。
由于抗生素有以上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不可滥用。
应遵照医嘱,根据病人的病因、病情安排抗生素类药物的种类、剂量及用药时间。
只有合理用药,才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产生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学习任务四:
1、有些细菌可以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甲烷用于照明、取暖或发
电,废水也得到了净化;有些细菌可以利用这些有机物生存,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
2、略
拓展创新
1、酵母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霉,它们可以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还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
精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造成许多小孔,使馒头和面包膨大和松软。
2、略
3、(1)隔离细菌(2)有无细菌对照(3)巴斯德消毒法
(4)能,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说明细菌的繁殖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
(6)应注意低温、干燥、隔离细菌。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1)两甲和乙(2)甲(3)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
二氧化碳(4)酒曲中除了含有酵母菌外,还含有杂菌
2.(1)A 细菌(2)B 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3)是(4)A
3.(1)④→⑥→③→①→②→⑤(2)酵母菌(3)二氧化碳(4)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任答一点,其它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