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等式与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等式与方程
一、学习目标:
1. 正确理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2. 理解和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 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其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三、考点分析:
本讲内容是方程的入门知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小,难度也比较低,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分值一般在3~5分.
知识梳理
1. 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
(3)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另外,含有字母的等式也不一定是方程,如a +b =b +a .
2. 一元一次方程
(1)如果一个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变形后都可以化为ax +b =0(其中a ≠0,a 、b 为常数)的形式,我们就把ax +b =0(其中a ≠0,a 、b 为常数)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其中ax 叫一次项,a 叫一次项系数,b 叫常数项.
(2)识别一元一次方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分母中不含未知数;②方程中只能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次数是1.
3.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a =b ,
那么ac =bc ;如果a =b ,那么a c =b c (c ≠0).
(3)除此之外,等式还具有:对称性(如果A =B ,则B =A )和传递性(如果A =B ,B =C ,则A =C ).
5. 列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即把文字语言叙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表达的式子.列方程的
一般步骤:①设字母表示未知数;②将其中一部分数量关系列式表示;③根据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全部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例1:选择题.
(1)已知下列各式:①2x -5=21;②3-2=1;③x +y ;④12x -1=x 2;⑤3x +y =6;
⑥5x 2+3y 2+4z 2=0;⑦1x +1y =8;⑧x =0.其中是方程的个数是( )
A . 5个
B . 6个
C . 7个
D . 8个
(2)已知下列方程:①x +1=3x ;②5x =8;③x 3=4x +1;④x 2+2x -3=0;⑤x =1;⑥
3x +y =6.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解题思路:(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满足要求的有①④⑤⑥⑦⑧.(2)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满足要求的有②③⑤. 答案:(1)B ;(2)B .
解题后的思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此题容易把x +1=3x 这样的方程误认为是一元一次方程,识别一元一次方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分母中不含未知数(一元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②方程中只能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次数是1,一次项的系数不为0.
例2: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3x -1=2x +1的解.
(1)x =4;(2)x =2.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对方程的解的理解,方程的解是一个结果,是具体的数值.
解题思路:把x 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进行计算.如果两边相等,这个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方程的解.
解答过程:(1)把x =4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
左边=3×4-1=11;右边=2×4+1=9,左边≠右边,
所以x =4不是方程3x -1=2x +1的解.
(2)把x =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
左边=3×2-1=5;右边=2×2+1=5,左边=右边,
所以x =2是方程3x -1=2x +1的解.
解题后的思考: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用这个值代替未知数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相等就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
例3:已知x =5是方程2x +a =3-x 的解,求a 的值.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a 是方程2x +a =3-x 中的一个未知数,a 的值应通过解方程来求得.
解题思路:既然x =5是方程的解,就说明可以用5来代替x ,也就是把原方程中的x 换成“5”,得2×5+a =3-5,进而求得a 的值.
解答过程:由于x =5是方程2x +a =3-x 的解,
所以2×5+a =3-5,即10+a =-2,
解得a =-12.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巧妙地考查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方程的解是一个结果,而解方程是一个数式变形求解的过程.
小结:知识点一中的例题主要考查区分概念,包括等式和方程、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内容.
知识点二: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例4:利用等式的性质,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或式子,并说明变形的根据以及是怎样变形的.
(1)如果2x -3=-5,则2x =__________,x =__________;
(2)如果5x +2=2x -4,则3x =__________,x =__________;
(3)如果13x =2x -3,则-53x =__________,x =__________.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等式左边的变形已经给出,要求填上对应的等式右边的变形结果.
解题思路:首先观察等式的左边是如何由上一步变形得到的,确定变形的依据,再对等式的右边进行相应的变形,得出结论.
解答过程:
(1)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同时加上3,得2x =-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2,得x =-1;
(2)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同时减去2x +2,得3x =-6,再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3,得x =-2;
(3)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同时减去2x ,得-53x =-3,再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时
除以-53,得x =95.
解题后的思考:方程是等式,方程变形的理论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例5: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 -4=5;(2)-x 3=3;(3)-x 2-3=-5.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等式性质的应用.
解题思路:(1)使x-4=5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4.(2)使方
程-x
3=3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将方程左边x的系数化为1,因此在方程两边同时
乘以-3.(3)使方程-x
2-3=5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3,去掉方程左边的常数项,再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将方程左边x的系数化为1.
解答过程:
(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4,得x-4+4=5+4.于是x=9.
(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3,得-x
3×(-3)=3×(-3).于是x=-9.
(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3,得-x
2-3+3=5+3.化简,得-x
2=8.两边同时乘以-2,得x=-16.
解题后的思考: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就是使方程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要合理地选用等式的性质,不要用错,在变形中要特别注意“负号”.
小结: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为x=a(常数)的形式,从而求得方程的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在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或同乘、或同除以)某个数(除数不能为0),不能只在一边进行.
知识点三:列方程
例6:某工厂3月份的产值比2月份增加10%,4月份的产值比3月份减少10%,则()
A. 4月份的产值与2月份相等
B. 4月份的产值比2月份增加1
99
C. 4月份的产值比2月份减少1
99
D. 4月份的产值比2月份减少1
100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要求分析数量关系,4月份的产值与2月份相比的变化情况.
解题思路:设2月份的产值为x,则3月份的产值为1.1x,4月份的产值为1.1x×0.9=0.99x,
所以4月份的产值比2月份减少1
100
解答过程:D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的数量关系较复杂,共有三个月份.如果把2月份的产值设为x,根据题意求出3月份的产值,再求4月份的产值,最后比较4月份和2月份的产值.
例7: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010,那么中间一个偶数是多少?
(2)黄豆芽是人们喜爱的营养丰富的蔬菜,已知把黄豆生成豆芽后,质量可增加7倍,现在要得到30千克这样的豆芽,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3)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是240元.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4)某同学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300页的新书,要在一个月后(30天)归还,刚开始的10天平均每天读6页,那么后面的时间该同学平均每天至少读多少页才能按时看完这本书?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要求设未知数、列出方程,不需求解.
解题思路:(1)两个连续偶数相差2,对于任意一个偶数x ,比它大的相邻偶数是x +2,比它小的相邻偶数是x -2;(2)题的相等关系是:黄豆的质量+生芽增加的质量=黄豆芽的质量;(3)题的相等关系是:打折后的售价=实际售价240元;(4)题的相等关系是:前10天读书页数+后20天读书页数=总页数300页.
解答过程:
(1)设中间一个偶数是x ,那么另外两个偶数分别是x —2和x +2,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x -2)+x +(x +2)=2010.
(2)设要得到30千克豆芽,需要x 千克黄豆,根据题意得:
x +7x =30.
(3)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x 元,则商品的标价是x (1+40%)元,售价是x (1+40%)·80%元.根据题意得:
x (1+40%)·80%=240.
(4)设后面的时间该同学平均每天至少读x 页,才能按时看完这本书.由题意得: 10×6+(30-10)×x =300.
解题后的思考:列方程的关键是寻找相等关系,分析数量关系.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也就是找出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而数量关系是指题目中的一些数量如何用已知数和未知数表示出来.
例8:有一位妇女在河边洗碗,由于碗数较多,过路的人问她家中来了多少客人.她不直接回答,倒是给过路的人出了一道难题:这些客人每两人共用一个饭碗,每三人共用一个汤碗,每四人共吃一碗肉,这样不多不少,加起来共65个碗,你知道有多少客人吗?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要求适当设出未知数,列方程并解方程,求出客人人数.
解题思路:设有x 位客人,饭碗有12x 个,汤碗有13x 个,肉碗有14x 个,相等关系为:饭碗+
汤碗+肉碗=65.
解答过程:设有x 位客人,根据题意,得:
x +13x +14x =65,即1312x =65,
两边都除以1312,得x =60.
答:客人有60人.
解题后的思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①设未知数,②列方程,③解方程.
小结: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列出方程的关键.在实际问题中,常用一些关键词语来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如“和、差、积、商、大、小、多、少、几倍、几分之几”等,审题时要抓关键词,并从中灵活地找出相等关系.
提分技巧
1.注意用对比的方法学习等式和方程、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等.
2.解方程的两种思想:①利用运算的意义,如解方程x+2=3,加数x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即x=3-2,得x=1;②利用等式的性质,如解方程x+2=3,两边同时减去2,等式仍成立,即x+2-2=3-2,得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