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安全风险及其规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安全风险及其规避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7T15:13:19.633Z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作者:乔早早[导读] 摘要: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近年来,由校园贷引发的学生财产损失等事件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高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极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

大学生盲目提前消费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借贷陷阱,还款逾期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金融产品的初衷是一种金融创新,大学生提前消费和创
业投资,成为高校的主要消费群体,但是金融
乔早早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近年来,由校园贷引发的学生财产损失等事件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高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极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

大学生盲目提前消费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借贷陷阱,还款逾期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金融产品的初衷是一种金融创新,大学生提前消费和创业投资,成为高校的主要消费群体,但是金融监管不力等原因,存在对于网络信贷平台上的不良记录,对今后的个人信用产生较大的危机。

因此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塔里木大学的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基本情况、风险认知、心理分析、高风险人群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分析总结大学生获得信贷资金及其安全性,合理引导学生理性消费,远离非法校园贷。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贷;安全风险;规避引言随着因“校园贷”而引发的一系列极端事件的不断披露, “校园贷”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聚焦“校园贷”这一新生事物,只有明确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心理因素,才能摸索出心理育人的具体对策,指导大学生心理获得健康成长。

1“校园贷”的现状目前的“校园贷”平台主要可以归为三类:其一,是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分期购物平台;其二,是纯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青年大学生群体,为他们提供创业资金的贷款服务以及助学贷款服务等;其三,是传统意义的电商平台,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校园贷”在我国各大高校内迅速推广和普及,的确解决了一些家庭贫困或是急需资金的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或缴纳学费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或是及时投入创业。

高校大学生群体是“校园贷”未来的潜在消费客户,为其提供安全和合宜的信用消费贷款,有助于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逐步培养起一种成熟理性的消费意识。

但同时,“校园贷”这种新兴的贷款模式带来的弊端也是不容小觑的。

近几年,由“校园贷”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现象,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亦将大学生群体推上风口浪尖。

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为了谋求更多利润,会借助于虚假宣传或是模糊费率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诱导性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这也让我们逐渐意识到“校园贷”这个所谓的“聚宝盆”下,实际上掩藏着一个巨大的无底洞,“校园贷”正逐渐演变成为“校园害”。

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安全风险 2 首先是大学生校园贷风险认知。

总体分析大学生对校园贷风险认知,调查数据中8.04% 认为校园贷安全,无风险隐患。

其中 77.39% 认为部分产品存在不安全的风险,还有14.57% 对校园贷的安全风险认知不清楚。

使用过校园贷的有 45% 的同学认为选择大众化的贷款来源是安全的。

40% 的学生认为校园贷的安全性主要看贷款产品的风险较大,仍然会选择适当使用。

其次是使用校园消费信贷项目分布。

大学生使用消费信贷产品用于消费分布,从性别角度发现,女生主要在化妆品、衣服鞋子、旅游占比较大,分别为 65%、65%、51%。

男生使用信贷产品主要用于社交、电子产品、旅游,分别占比70%、60%、45%。

极少数男生选择在网络游戏使用信贷消费,创业投资男生高于女生,用于学生项目使用信贷消费男生高于女生。

穿着打扮、旅游社交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使用信贷消费的主要项目。

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安全风险的规避措施 3 开设针对校园网贷和消费的课程 3.1 开设消费课程,如消费心理学,正确引导消费观,通过实操活动针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缺失及大学生就业特点的消费心理培养学生消费素质;开设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贷款的本质,网贷风险的评估以及网贷风险的救济措施。

提高学生自身免疫系统能力,应对复杂的网络金融风险。

建立应对校园贷等突发事件的机制 3.2 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

其乱象丛生背后折射出了互联网金融的乱象。

如不及时整治,会让大学生深受其害,以贷养贷,背负高利贷,扰乱学生身心健康、有序发展及学校的安全管理秩序,甚至一度出现大学生“裸条”借贷,被逼自杀的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校园贷事件并将危险扼杀于摇篮,就需要建立一个风险防范体系,从学生借贷行为的判断评估到风险形成的报告分析,从学生消费的合理引导到提供学生个人征信评估而发放助学贷款,都需要一个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定与和谐。

学习财经商业知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3.3 从学生层面,身处经济社会个体,学习货币金融、理财投资、经济法规相关知识等,真正意识到学习商业财经知识的必要性。

提高“金融陷阱”应有的警惕和防范意识,降低电信诈骗和巨额利息等实践。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投资观和消费观等,做理性的消费者,避免非理性消费。

合理进行创业项目和投资,它深深关涉到人生价值观问题。

贷款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3.4 如果有贷款需求 , 尽量找正规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的贷款产品相对信息透明 , 可以降低很多风险。

在签订贷款合同之前详细了解贷款的计息方式是单利还是复利 , 计息期单位是什么 ( 年、月、日 ), 利率是多少 , 是否有其他服务费或手续费 , 滞纳金如何计算 , 等等。

根据这些数据预先算出年化利率进行比较 , 并预算出还款计划 ( 包括还款时间和金额 ), 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 , 一些借款者放贷时先从本金里扣除一部分钱作为利息 , 这种做法是国家法律法规不允许的。

另外如果在放贷时有扣除服务费或手续费 , 这些费用也不应计入本金计算利息。

结语对大学生而言,要从自身找原因,在思想上要明白消费不能替代学业、攀比无助于进步,要拒绝盲目跟风,提高金融以及消费领域的敏锐性,恰到好处地利用“校园贷”,远离“校园害”。

参考文献黄春霞 , 孟宪喆 , 李华臣 .“校园贷”凸显的大学生信用安全教育缺失及应对策略 [J]. 高校辅导员 ,2017(3):72-75. [1] 杜威 , 令狐欢欢 , 徐敏 . 试析高校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J]. 价值工程 ,2017(11):187-189. [2] 胥青 .“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探究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6):62-64.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