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PPT课件下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时,容易控制液体药品的体积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取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倾倒法——取用较多量液体时直接倾倒(一倒、二朝、三斜、四挨)
倾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便于下次寻找
(2)量取法——取用一定量液体时用量筒量取①量筒的选择在一次性量取的前提下,所选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并越接近越好,以减少误差。②量取方法
×
使用胶头滴管的四不要
1.不要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内壁;
2.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3.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4.不要用未经洗涤的滴管吸取其他试剂,防止其他试剂被污染。
油水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
不符合题意
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符合题意
题型2 溶液与浊液的对比(易错) ★★★
典例8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浊液对生活、生产有害无利;④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⑦由水和酒精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⑥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⑤⑥
(2)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即溶液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4.溶液的命名
命名
实例
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液,叫“碘的酒精溶液”
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
(1)教材第21页活动(下):溶质的种类
角度2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
典例7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后者的溶质的是( )A.乙醇、碘酒 B.冰、冰水 C.植物油、油水 D.氯化钠、盐水
D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碘酒是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乙醇)中形成的溶液,碘为溶质,酒精(乙醇)为溶剂
不符合题意
冰水中只有一种物质,冰水不属于溶液
不符合题意
题型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角度1 溶液的特征 ★★
典例6 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A.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糖水是混合物 D.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B
[解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体现了溶液的稳定性, 说明溶液是混合物, 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只有 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
变式训练
[杭州期中] 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泥水、肥皂水、碘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牛奶、汽水、石灰水 D.酒精、泥浆、汽水
A
[解析] 泥水是悬浊液,肥皂水是乳浊液,碘酒是溶液,A符合题意;矿泉水、自来水均是溶液,汽油和水的混合物是乳浊液, 不符合题意;牛奶是乳浊液,汽水和石灰水均是溶液,C不符合题意;酒精是纯净物,泥浆是悬浊液,汽水是溶液,D不符合题意。
将少许色拉油加入汽油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现象
有固体颗粒下沉,分为上下两层
有油花上浮,分为上下两层
没有下沉物,也没有上浮物,不会分层
没有下沉物,也没有上浮物,不会分层
总结
形成的液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
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静置后不分层
2.悬浊液和乳浊液→通常被称为浊液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如泥水、钡餐等
(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说明 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某物质的水溶液,溶剂就是水。
典例1 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溶液
溶质
溶剂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白磷
二硫化碳
植物油
汽油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水
医用酒精
酒精
水
[解析] 植物油和 汽油混合形成的溶液中,汽油少,则汽油是溶质,植物油多,则植物油是溶剂,选项B错误。
题型3 药品的取用规范 ★★★
典例9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科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用纸槽取用固体粉末
D. 取用块状固体
C
[解析]
分析
结论
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
溶液具有均一性,放置久了的食盐水上下咸味相同
×
溶液可以有多种溶质,如糖盐水含有糖和食盐两种溶质
×
知识点2 悬浊液和乳浊液
1.生活中的现象
操作
将适量泥土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将少许食用油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将少许食盐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2.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
溶质
像砂糖、高锰酸钾、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称为溶剂
溶液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如糖水,高锰酸钾溶液,碘的酒精溶液(俗称碘酒)等
3.溶液的组成
溶液、溶质、溶剂之间量的关系
(1)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即溶液质量具有加和性。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了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溶解或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第1章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知识点1 溶液 难点
1.教材第21页活动(上):物质的溶解实验
实验操作
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
①②
④⑤
③⑥
[解析]
名称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中
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
物质归类
①鸡精、②醋
④面粉、⑤泥沙
③橄榄油、⑥汽油
知识点3 药品的取用 重点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放更方便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镊子,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实验操作
将3滴酒精滴入水中
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啤酒瓶盖,将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
酒精很快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液体
杯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溶质可以是液体
汽水或啤酒中溶解了大量气体,溶质可以是气体
总结归纳
液体和气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5.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3)滴加法——取用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滴加(一捏、二吸、三悬空)
典例5 指出如图所示的倾倒盐酸操作中的错误:
(1) _________________;
瓶塞正放在桌上
(2) _________________;
标签未朝向手心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瓶口与试管口远离
(2)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操作要点与图示
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用纸槽取
操作要点与图示
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用钥匙取
典例4 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D
[解析] 手不能直接接触药品,以免被腐蚀,A错;块状固体药品不能直接扔进试管中,B错;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要倾斜,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C错;易知D正确。
D
[解析] 由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知,①错误;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②错误;肠胃病人做“钡餐造影检查”需服用硫酸钡(俗称钡餐),其是悬浊液,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节省农药,提高药效,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农药配制成悬浊液或乳浊液进行喷洒,③错误;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④错误;乳浊液与悬浊液久置后会分层,它们是不稳定、不均一的,⑤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静置多久都不会分层,⑥正确;只要有水存在,无论多少,通常把水看成溶剂,⑦错误。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如牛奶、肥皂水等
3.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
典例3 将少量的下列物质:①鸡精、②醋、③橄榄油、④面粉、⑤泥沙、⑥汽油,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属于乳浊液是_______。
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
图示
实验现象
高锰酸钾晶体逐渐消失,液体从无色变成紫红色
固体碘逐渐消失,液体由无色逐渐变成棕黄色
实验结论
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里
碘能溶解在酒精里
科学与生活
高锰酸钾溶液的用途少量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常作消毒防腐剂,可以用于冲洗伤口,或用于饮食用品和器皿的消毒。
6.溶液的基本特征
注意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无水乙醇等常温下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它们均不是溶液。
典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C.放置久了的食盐水会上淡下咸 D.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B
[解析]
选项
选项
分析
结论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
×
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应朝向手心
×
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应将试管水平放置,用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管底,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
√
取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
取用时,容易控制液体药品的体积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取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倾倒法——取用较多量液体时直接倾倒(一倒、二朝、三斜、四挨)
倾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便于下次寻找
(2)量取法——取用一定量液体时用量筒量取①量筒的选择在一次性量取的前提下,所选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并越接近越好,以减少误差。②量取方法
×
使用胶头滴管的四不要
1.不要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内壁;
2.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3.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4.不要用未经洗涤的滴管吸取其他试剂,防止其他试剂被污染。
油水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
不符合题意
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符合题意
题型2 溶液与浊液的对比(易错) ★★★
典例8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浊液对生活、生产有害无利;④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⑦由水和酒精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⑥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⑤⑥
(2)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即溶液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4.溶液的命名
命名
实例
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液,叫“碘的酒精溶液”
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
(1)教材第21页活动(下):溶质的种类
角度2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
典例7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后者的溶质的是( )A.乙醇、碘酒 B.冰、冰水 C.植物油、油水 D.氯化钠、盐水
D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碘酒是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乙醇)中形成的溶液,碘为溶质,酒精(乙醇)为溶剂
不符合题意
冰水中只有一种物质,冰水不属于溶液
不符合题意
题型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角度1 溶液的特征 ★★
典例6 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A.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糖水是混合物 D.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B
[解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体现了溶液的稳定性, 说明溶液是混合物, 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只有 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
变式训练
[杭州期中] 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泥水、肥皂水、碘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牛奶、汽水、石灰水 D.酒精、泥浆、汽水
A
[解析] 泥水是悬浊液,肥皂水是乳浊液,碘酒是溶液,A符合题意;矿泉水、自来水均是溶液,汽油和水的混合物是乳浊液, 不符合题意;牛奶是乳浊液,汽水和石灰水均是溶液,C不符合题意;酒精是纯净物,泥浆是悬浊液,汽水是溶液,D不符合题意。
将少许色拉油加入汽油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现象
有固体颗粒下沉,分为上下两层
有油花上浮,分为上下两层
没有下沉物,也没有上浮物,不会分层
没有下沉物,也没有上浮物,不会分层
总结
形成的液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
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静置后不分层
2.悬浊液和乳浊液→通常被称为浊液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如泥水、钡餐等
(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说明 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某物质的水溶液,溶剂就是水。
典例1 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溶液
溶质
溶剂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白磷
二硫化碳
植物油
汽油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水
医用酒精
酒精
水
[解析] 植物油和 汽油混合形成的溶液中,汽油少,则汽油是溶质,植物油多,则植物油是溶剂,选项B错误。
题型3 药品的取用规范 ★★★
典例9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科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用纸槽取用固体粉末
D. 取用块状固体
C
[解析]
分析
结论
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
溶液具有均一性,放置久了的食盐水上下咸味相同
×
溶液可以有多种溶质,如糖盐水含有糖和食盐两种溶质
×
知识点2 悬浊液和乳浊液
1.生活中的现象
操作
将适量泥土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将少许食用油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将少许食盐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2.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
溶质
像砂糖、高锰酸钾、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称为溶剂
溶液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如糖水,高锰酸钾溶液,碘的酒精溶液(俗称碘酒)等
3.溶液的组成
溶液、溶质、溶剂之间量的关系
(1)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即溶液质量具有加和性。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了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溶解或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第1章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知识点1 溶液 难点
1.教材第21页活动(上):物质的溶解实验
实验操作
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
①②
④⑤
③⑥
[解析]
名称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中
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
物质归类
①鸡精、②醋
④面粉、⑤泥沙
③橄榄油、⑥汽油
知识点3 药品的取用 重点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放更方便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镊子,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实验操作
将3滴酒精滴入水中
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啤酒瓶盖,将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
酒精很快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液体
杯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溶质可以是液体
汽水或啤酒中溶解了大量气体,溶质可以是气体
总结归纳
液体和气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5.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3)滴加法——取用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滴加(一捏、二吸、三悬空)
典例5 指出如图所示的倾倒盐酸操作中的错误:
(1) _________________;
瓶塞正放在桌上
(2) _________________;
标签未朝向手心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瓶口与试管口远离
(2)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操作要点与图示
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用纸槽取
操作要点与图示
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用钥匙取
典例4 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D
[解析] 手不能直接接触药品,以免被腐蚀,A错;块状固体药品不能直接扔进试管中,B错;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要倾斜,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C错;易知D正确。
D
[解析] 由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知,①错误;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②错误;肠胃病人做“钡餐造影检查”需服用硫酸钡(俗称钡餐),其是悬浊液,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节省农药,提高药效,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农药配制成悬浊液或乳浊液进行喷洒,③错误;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④错误;乳浊液与悬浊液久置后会分层,它们是不稳定、不均一的,⑤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静置多久都不会分层,⑥正确;只要有水存在,无论多少,通常把水看成溶剂,⑦错误。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如牛奶、肥皂水等
3.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
典例3 将少量的下列物质:①鸡精、②醋、③橄榄油、④面粉、⑤泥沙、⑥汽油,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属于乳浊液是_______。
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
图示
实验现象
高锰酸钾晶体逐渐消失,液体从无色变成紫红色
固体碘逐渐消失,液体由无色逐渐变成棕黄色
实验结论
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里
碘能溶解在酒精里
科学与生活
高锰酸钾溶液的用途少量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常作消毒防腐剂,可以用于冲洗伤口,或用于饮食用品和器皿的消毒。
6.溶液的基本特征
注意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无水乙醇等常温下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它们均不是溶液。
典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C.放置久了的食盐水会上淡下咸 D.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B
[解析]
选项
选项
分析
结论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
×
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应朝向手心
×
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应将试管水平放置,用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管底,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
√
取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