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3-14课、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习作)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3-14课、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习作)
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13.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识嘎子
请大家把书本打开。

你们发现了吗,这一课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写了哪三个片段?(指名说)
(由三个片段组成,分别是: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片段,认识两个很有特点的人物。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

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走进文本,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一)赏析嘎子的“灵”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嘎子的句子。

(出示学生找出的句子)
1.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让我们看到了小嘎子的机灵、敏捷?
2.又有哪些词语让我们看出了小嘎子富有心计这一特点?
3.引导朗读,读出嘎子的机敏,读出小嘎子富有心计的特点。

4.继续交流。

引导:嘎子沉不住气了,这说明了什么?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
想象说话:此时,我们仿佛见到一个怎样的嘎子呀?
(争强好胜)
是啊,他争强好胜,时时刻刻都想把对手打败,即使在用了推、拉、拽、顶等方法都没把胖墩儿扳倒的情况下,到了比赛的最后,他还想使巧招!那他究竟使出了什么巧招呢?引导朗读,读出嘎子的机敏、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过渡:这一钩,钩掉了嘎子的什么?从小嘎子摔跤的动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也是个摔跤的厉害角色,平时的他一定赢过许多比赛,可是今天,他的对手是谁?(胖墩儿)这是一个怎样的对手,让小嘎子无法取胜的呢?请大家找出描写胖墩儿的句子。

(二)品读胖墩儿的“实”
学生自由汇报描写胖墩儿的句子。

(三)回味俩人的“势”
过渡:嘎子和胖墩儿都是摔跤的惯手,他们的摔跤从开始到结束都特别的精彩。

出示句子:
1.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出示图片:这里让我们看到他们已经做好了摔跤的准备,也看到了他们威风和自信的气势)
2.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邀请学生表演)
3.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小嘎子输了)
四、总结运用,领会人物描写方法
在这个片段中,徐光耀爷爷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方面来表现小嘎子和胖墩儿的个性特点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后,教师作总结。

(这些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丰富了人物的性格,成功地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使一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跃然纸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认识了顽皮机灵、争强好胜的小嘎子,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个片段《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品,自学课文
1.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了解。

2.快速浏览文章,想一想老舍笔下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将它画出来,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学生总结:
(1)他能吃苦耐劳,有目标: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
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2)他让人看着挺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3)他是一个有着农民的淳朴品质的人: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三、学习拓展
1.师:大家读了老舍这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你对老舍先生的文笔有什么体会?
(1)语言简洁。

对祥子的外貌有着细致的描写,脸上的每一个特征都描写得很到位,但是没有过多的形容。

(2)心理描写。

祥子是本课的主人公,但却没有过多的语言描写,而是将人物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2.课后请大家读一读《骆驼祥子》这本书。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
在上课以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的小游戏,我先说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你们来说具体的人物,我来说你来猜:
手持金箍棒,捉妖降魔,七十二变。

(孙悟空)
少年英雄,三头六臂,带有七件法宝。

(哪吒)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手持鹅毛扇。

(诸葛亮)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让我们借助课文下方的注释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读书效果。

指名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

觉得特别难读的,再个别指导读。

3.相信同学们读了好几遍课文了,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结合文中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还念念不忘两茎灯草来概括。


4.一般人死前会牵挂些什么?可是在严监生的眼里,都没有那两茎灯草重要啊!严监生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的家境又如何呢?
三、聚焦重点,感悟人物形象
1.面对临死前严监生的那两根手指,诸亲六眷作出了哪些猜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交流。

2.指名读诸亲六眷作出的猜测。

他们猜对了没有?
没人能理解,没人能读懂他啊。

此时的严监生把眼闭着摇头,他的内心只有(绝望):难道真要让我死不瞑目吗?(学生一起读。


四、体会表达,有感情地朗读
对于一个奄奄一息的人,作者是怎样准确地对他进行描写的呢?对,抓住了他动作上的微妙变化,一个鲜活的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

(指着板书)
下面就让我们拿起书,读一读这篇文章。

[教学板书]
13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
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沉不住气、
富于心计(语言、动作)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他——淳朴、阳光、充满激情(外貌)
两茎灯草
严监生——爱财如命(神态、动作)
[教学反思]
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组织学生充分阅读,细细品味,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再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14.刷子李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无论是哪个行业,只要用心努力,精于钻研,都能成为佼佼者。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技艺高超的粉刷师傅“刷子李”,一起领略他出神入化的功夫吧。

2.解题:为什么叫“刷子李”呢?(姓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
3.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出处《俗世奇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碰到生词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
①抽生读,然后全班读,要求学生读得字正腔圆、掷地有声。

②注意“师傅、包袱”都是读轻声。

(2)理解词语。

稀溜溜:粉浆稀的样子。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露馅: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了。

难堪:难为情。

(3)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粉刷技艺高超)
3.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奇人)的句子,做好标记。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1、5自然段,并要求学生至少找到三处以上,在书上作简洁的批注。


三、指导书写
1.师出示生字,生自主识字。

2.重点指导:“袱”的左边是“衤”;“馅”的右下是“臼”,中间不封口。

3.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呢?(黑和白的反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一)有关黑衣服的细节描写。

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四处)
学生交流: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黑衣服上的“小白点”
2.“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了什么?(刷子李技艺高超)
3.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他的技艺高超?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4.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
(粉刷的是白浆,而他穿一身黑。

颜色反差特别大,着重写小白点更能衬托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二)有关刷墙的描写。

(第5自然段)
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1)学生自读。

(2)这一自然段中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

①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


②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动作熟练,优美。


③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3)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三)写法的妙处。

师: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三、总结延伸
1.师小结: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形象时,非常注重细节的描写,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对能突出主人公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

2.拓展延伸: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厉害的手艺人吗?课下可以去搜集看看。

[教学板书]
14刷子李
刷子李(俗世奇人)
刷浆时:黑衣、黑裤、黑布鞋,绝不沾
半点白浆
刷浆后:平平整整、一面雪白的屏障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通俗易懂。

教学时,首先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在学生充分自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分小组围绕“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交流讨论。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地找出了第5自然段,作者通过动作描写,较好的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学生通过读和体会,理解了刷子李粉刷墙壁出神入化、
娴熟的技艺。

冯骥才笔下的此类俗世奇人还有许多,阅读本文后,可以补充冯骥才的同类文章,如,《泥人张》《快手刘》,供学生自由阅读。

补充同类文章给学生阅读,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类人物的感受,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较全面地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经常会学习到对人物的描写,而我们往往通过这些描写就能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几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学会辨别与初步运用。

(二)知识回顾,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
1.回顾本单元关于人物描写(片段)的内容,设置提问: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指名说)
2.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理一理,为下一步交流作准备。

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进行总结。

4.小组交流,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结合课文内容表达出来。

师生共归纳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1)选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点。

(2)通过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通过描述周围人的反应(即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4)注重细节的提炼与描摹。

写人物要传神,还要注意细节的描写,善于描写细节,往往能解释人物丰富的性格。

(三)总结收获
说说你从本组课文得到的收获。

1.本单元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结合课外阅读的描写人物的文章,试分析其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二、初试身手
(一)第1小题:“课间快照”
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捕捉一个瞬间,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1.教师提前布置观察任务。

指名说自己捕捉到的“课间快照”细节。

(教师相机指出运用的描写人物方法)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优秀作品分享。

(投影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球台的旁边也围着一些同学,他们在爬杆。

一个大同学刚从杆上滑下来,一个小同学像一个机灵的猴子一样纵身一跃,毫不费劲儿就抓住了铁杆,迅速地爬上去。

他学着猴子的样儿,抓耳挠腮,龇牙咧嘴,逗得大家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4.师点评: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把小同学敏捷、滑稽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5.学生自主修改自己写的片段。

(二)第2小题
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他们的特点,列一个提纲,和同学交流。

1.想一想,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特点,围绕这个特点说说相应的事例。

2.片段速写。

你喜欢哪位同学?他(她)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点?请写一位你喜欢的同
学,注意选择具体事例来表现他(她)的特点或优点。

2.写人用什么形式表达?
(1)详细写一件事,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2)用几件事写出人物的一个特点。

①典型的生活片段。

②精细的细节描写。

③真切的内心感受。

(3)用几件事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3.拟写提纲。

(课件出示范例)
妈妈超级爱美。

事例:妈妈每次出门前都要打扮一番。

有一次,妈妈要去学校给我开家长会。

一大早起来,她就在梳妆台化妆,家长会的时间快要到了,妈妈依然没有化好。

最后,那次家长会我们迟到了。

师点拨:通过写妈妈在出席家长会之前,因为化妆而迟到的事情,从而体现出妈妈爱美的特点。

4.所列提纲可作为后面习作的思路。

5.习作。

题目:我的妈妈
提示:先想想你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再想想这个特点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选择能表现这个特点的一两个事例写下来,可以适当写一写人物的外貌。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要素为“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初步运用,尝试将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中的内容既是对这一主题要素的进一步总结与运用,也为后面的习作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与过渡,使学生能够更为顺畅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由于在前面的课文学习中,学习要素落实较好,学生基本都已掌握。

可是到了“初试身手”将所学进行运用,尝试写课间十分钟时一位同学的特点,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没有完全领悟透彻,写起来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应多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小练笔。

第五单元《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学会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指导课,这节课我们来学写什么呢?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猜中了就知道了。

请听好!
2.(课件出示)有一种动物,早上用4条腿走了,中午用2条腿走路,黄昏用3条腿走路。

这种动物是什么?(人)为什么一下就猜中了呢?(生说理由)
3.师述:是啊,它抓住了人一生行走的特点,让我们一猜就猜中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板书课题: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指导写作
1.请同学们自读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和《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

在阅读之前,大家注意阅读思考的问题(课件出示:阅读思考),请一个同学读题。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再一起来讨论。

(2)学生阅读,教师巡视提醒。

2.相互交流。

(1)谁来说说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分别是谁?有什么特点?(助人为乐)(2)文章是通过写她的哪两件事来表现容容“助人为乐”这个特点的呢?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说说《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一文中,文章是怎样通过小守门员和观众们的外貌、神态和动作,写出人物的不同特点的。

和同学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3.分组讨论: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你们觉得写人物特点的文章要注意什么问题?分成4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点)
4.相互交流
(1)写好写人的文章,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2)要选取最典型的事例,不说空话,不说套话。

(3)特别注意要详略得当,这件事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要详写。

(4)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法。


5.小结:
大家概括得很好,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学写人的要求。

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具有个性,人物的形象才会生动,才会传神。

6.哪些人我们可以去写呢?(凡是我们熟悉的、了解的人,我们都可以去写。

)为什么呢?(因为熟悉他们,了解他们,我们就知道他们的性格、思想特点,我们就知道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这样写出来才会传神,才会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分析两篇例文,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清楚。

下面我们就把学会的本领,通通运用到习作中来。

二、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如果你想写一个人,你想写谁?最想写他哪一个方面的特点?你打算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呢?(提示:可参照初试身手中的方法)
2.指导拟定题目。

好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准备为你的文章起一个什么名字?互相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拟题。

3.起草动笔。

(1)学生开始独立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在优秀习作的旁边做标记,争取将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

3.拟题:一般可以以人物特点来进行拟题,在作文题目里就点明要写的人物的特点。

示例:《迷糊的妈妈》《调皮的弟弟》《冷面热心的交警叔叔》《粗心大意的爸爸》《老顽童》《爱哭鬼》。

三、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请刚才习作本上老师做标记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修改。

3.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

四、与人分享习作乐趣
1.将自己的作文读给所写的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2.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在作文本上。

五、归纳总结
针对本次习作的经历,畅读收获和感受。

教师补充,提出鼓励和希望。

[教学反思]
关于本次习作课,我有如下三点想法:
1.作文习作课上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愿意写作文;
2.习作课上注意方法引导,要有针对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目标。

切实教会学生习作的方法,才能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3.对于作文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课堂环节都得有目标作为指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