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52分)
1. (4分) (2017高一下·资阳月考)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若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表示居住区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图中丙功能区分布在河流下游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 经济因素
B . 政治因素
C . 社会因素
D . 环境因素
2. (2分)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B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3. (2分) (2015高二上·南长期中)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1850年与乙国1900年相比()
A . 自然增长率低
B . 人口老年化严重
C . 医疗卫生水平高
D . 自然条件优越
4. (6分) (2018高一下·灌南月考)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
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
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性别比例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④表示俄罗斯(前苏联)的性别比,造成1950年这一时期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 . 战争
B . 移民
C . 疾病
D . 国家政策
(2)若图中的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 . 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 . 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C . 男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D . 女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3)曲线①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①人口老龄化②男女比例失调③社会秩序混乱④缺乏劳动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 (8分) (2014高一下·沁阳月考) 如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椐此完成下题.
(1)
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
影响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经济水平
B . 教育水平
C . 历史条件
D . 自然条件
(3)
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A . 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B . 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C . 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D . 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4)
目前,人口年龄构成与甲国相类似的是()
A . 欧洲
B . 北美
C . 亚洲南部
D . 澳大利亚
6. (6分)(2016·宜宾模拟)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如图为“重庆市城市规划图”。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该城市地域结构属于()
A . 扇形模式
B . 多核心模式
C . 同心圆模式
D . 放射状模式
(2)
影响该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
A . 河流与地形
B . 交通与人口
C . 交通与地形
D . 人口与河流
(3)
从城市功能分区角度推测图中阴影区最可能是()
A . 商业区
B . 仓储区
C . 绿化区
D . 工业区
7. (2分)下图是“建国以来我国总人口及城市人口(甲、乙所示)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各年份中,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最高的是()
A . 1950年
B . 1960年
C . 1970年
D . 1980年
8. (4分) (2019高三上·河南期末)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乡镇分布简图,图中甲、乙、丙、丁四镇定期举行集市活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乡镇无法连续举行集市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A . 商品资源少
B . 交通条件差
C . 地形崎岖
D . 消费能力低
(2)现阶段该区域商业中心逐渐由甲、乙、丙、丁四地向乙地集中,主要是由于()
A . 交通变化
B . 环境污染
C . 水源减少
D . 人口减少
9. (4分) (2018高二下·福建期中) 读我国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和1月份某日某种天气系统等压线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该区域()
A . 地形平坦开阔
B . 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 . 太阳能资源丰富
D . 河川径流季节变化较大
(2)图中a、b两地1月气温差异明显,其原因是()
A . a地为平原,b地为高原
B . a地较b地受海洋影响大
C . a地海拔高,b地海拔低
D . a地较b地受冷空气影响小
10. (2分) (2016高三上·望城模拟) 下图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某市城区面积和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该市位于()
A . 华北平原
B . 云贵高原
C . 大兴安岭
D . 柴达木盆地
11. (4分)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地近8007万亩,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近45%。
图11是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1)
获取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RS
B . GIS
C . GPS
D . 数字地球
(2)
与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 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
B . 热量充足,生产期长
C . 临近黄河,水源充足
D .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12. (4分) (2017高三上·四川月考) 植物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左图示意研究范围,右图为研究区域2001—2010年间NPP的变化。
观察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研究区域内的以下地形区,年NPP最大的为()
A . 洞庭湖平原
B . 东南丘陵
C . 山东丘陵
D . 华北平原
(2) 2001—2010年间,研究区域年NPP呈显著波动的主要原因为()
A . 植被类型的变化
B . 土壤肥力的变化
C . 雾霾天数的变化
D . 水热状况的变化
13. (2分)(2016·内江模拟) 耕地复种指数=某地区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复种指数大,说明耕地利用率高;反之,耕地利用率低。
下图是1998—2012年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图。
东部和中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高于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原因是()
A . 地形平坦
B . 水热条件好
C . 土壤肥沃
D . 耕地面积大
14. (2分) (2016高三上·怀仁期中)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
有()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7分)
15. (11分) (2017高一下·北京期中) 下图是某城镇“2016年城市布局图”及“2030年城市规划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代表火电厂、皮革厂、化工厂、服装厂、大型商场、自来水厂的区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规划图与布局图相比,有两处布局有了较合理的改变,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一是________处(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二是________处(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2)
规划图中仍有一处工厂布局明显不合理,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是________处(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3)
该地政府部门打算在甲地建设一处大型垃圾填埋场,为此征求群众意见,有部分人赞成在此处修建,也有部分人不赞成,请选择你的立场,并从地理的角度,阐述赞成或不赞成的理由。
16. (6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
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
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____。
(4)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
17.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凡湖为高山淡水湖,鱼种丰富,盛产鳟鱼。
鳟鱼通常都栖息在淡水中,喜欢生活在冷水中,10—16℃是最适当的,16—23℃会减少他们繁殖或捕食的欲望及能力,到了23℃以上就致命了。
塞凡湖湖面海拔1916m,蓄水量约585亿m3 ,湖水由拉兹丹河经阿拉斯河注入里海。
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入湖水量约13亿m3/年,出湖水量约1亿m3/年,湖水蒸发旺盛,损耗大,湖面水位稳定。
20世纪30年代,当地对拉兹丹河进行梯级开发,人为将出湖水量增加到12亿m3/年。
下图为塞凡湖地理位置图。
(1)分析塞凡湖盛产鳟鱼的原因。
(2)分析塞凡湖湖水蒸发旺盛的原因。
(3)简述拉兹丹河梯级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4)分析拉兹丹河梯级开发对湖泊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18. (20分) (2020高三下·柳州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养蚕历史悠久,蚕的发育温度为7-40℃,20~30℃为最佳,养蚕周期大约50天左右,一年可多次养殖。
在国家“东桑西移”工程引导下,图1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成为我国目前桑蚕产量最大的地区。
材料二:图1中L县,山高谷深,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32%,其中喀斯特地貌占近全县总面积的40%,随着人口增多,石漠化问题严重。
近些年,该县开创了养蚕新模式,推动产业多样化,废物沼气化,使农民增收、稳收。
图2为浙江太湖平原的桑基鱼塘,图3为L县桑蚕养殖模式。
材料三:下表为2017年广西和浙江桑蚕产量统计资料
(1)从气候角度分析广西与浙江每亩桑园产茧量的差异。
(2)简析L县不适宜采用桑基鱼塘模式的原因。
(3)分析L县桑蚕养殖模式使农民增收、稳收的原因。
(4)从植被角度说明L县大力发展桑蚕养殖对石漠化防治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52分)
1-1、
1-2、
2-1、
3-1、
4-1、
4-2、
4-3、
5-1、
5-2、
5-3、
5-4、
6-1、
6-2、
6-3、
7-1、
8-1、
8-2、
9-1、
9-2、
10-1、
11-1、
11-2、
12-1、
12-2、
13-1、
14-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7分)
15-1、
15-2、
15-3、
16-1、
16-2、
16-3、
16-4、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