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下鹤群同步训练4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群翔空》学案
预习提纲
一、《鹤群翔空》预习题(排除阅读障碍,把不理解、不熟悉的字词句标出来,查查工具书)
1、给加点字注音
伫.()立翱.()翔飓.()风漩涡
..()()绮.()丽湮.()没
冉.()冉剽.()悍(
..).俯.( ) 冲轻盈.( ) 下坠.( ) 飞飏.( )
2、完成词语
无可()喻()不敌众()手无策精疲力()无()于事
3、仔细阅读课文,思考:
课文描绘了几幅图景?请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并给课文据此分段。

第一段(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选课文描述的一个场景,作一幅画。

二、思考题
1、这篇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有何作用?
2、朗读,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妙场景。

思考:读完课文,鹤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这是一群____________的鹤”这个句式发言。

3、速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对你最喜欢的一句用“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描摹了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品析。

4、迁移运用:仿照第8自然段的写法,用“恰似……又如……乍一看……仔细看……”的句式描写同一事物。

(如写花展、运动会、云层等)
5、讨论:
《心中的鹰》中,作者把鹰写得很美,而本文似乎把鹰写得很坏,你是怎待看待本文的鹰的?你认为本文所写的鹰美不美?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领悟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理解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中蕴含着的精神。

重点、难点:1、理解鹤群翔空、鹤鹰之战、救助伤鹤中体现的精神。

2、比喻修辞的作用。

课堂研讨
一、通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找出文章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

2.找出文章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

3.找出表现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

思考:(一)鹤群翔空美在哪里?讨论总结:
(二)1、作者为什么要写一只苍鹰来袭击?
2、为什么弱小的鹤能战胜苍鹰?
3、在鹤鹰之战中使用了许多动词、形容词,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
出来。

4、鹤鹰之战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生讨论并归纳)
(三)就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展开想象,体会鹤的心里活动。

体现了什么精
神?
二、深入阅读文章,进一步思索以下问题,并从总体上体会全文的写作风格和思
想内涵。

1.作者描写鹤悠然飞翔于空中的意图是什么?
2.在鹤鹰之战中,一开始写鹤群“立即崩溃”“惊恐万分”“陷入一片混
乱”,这些描写是否破坏了鹤的形象?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到因车祸倒于血泊中的人,或看见寒风中沿路
乞讨的乞丐,或看见老人颤巍巍立于公共汽车中,人们一般作何反应。

与鹤群比
较,体会鹤群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4.文章最主要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5.讨论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的生动描写,赞扬了鹤群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精神。

三、继续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

天空未留痕迹,鹤群已经飞过。

可在你的心中,又留下一些什么呢?请同
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发现,从对课文的美词、佳句、精段、画面、情感、手法、
技巧、含义、主题……等各个方面的体味中任选一种或一处,用一个句子表达自
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体会,表现自己的欣赏水平。

(相互交流)
课堂训练
一、阅读从“鹤群变换队形为螺旋形长队”到“一路向北飞去”做下面的练习。

1、请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限五字内)。

2、“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能否将“精疲力竭”和
“缓缓下坠”调换位置,为什么?
3、第二段中写到“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第四段却又写到“伤鹤虚弱地扑打着
翅膀”,这两句话能否调换,为什么?
4、大鹤救伤鹤时,其他鹤在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5、“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文中哪个句子写出变化过程?
6、如果大鹤不救伤鹤,伤鹤会怎么样?
7、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精疲力竭________ 缓缓下坠__________ 引吭高鸣________ 无济于事__________
8、意料之外的事是什么?
9、画线句子“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使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有什么作用?
10、作者在这个故事中寄托了什么深意?
二、作业: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

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黑压压的一片。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

”我心里惋惜地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

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我听着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

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蚂蚁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敬慕的情感来?
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浅薄了。

1、第一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④竟开始迅速的扭成一团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
恰当的排列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说“外层的蚂蚁被烧焦了”,可“蚁团却不见缩小”,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有“又是如此感人”一句,请准确地回答作者认为蚂蚁为什么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明连贯地概述这则故事。

(要求:①不超过25字;②应包括背景、方式、结果三个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这个单元我们学的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动物的“人性”,如亲情、友情、自我牺牲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

你课文还了解到哪些有关动物“人性美”的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鹤群》同步练习
作者: 加入日期:07-03-08
《鹤群》
第一部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无可言喻。

②我抬头仰望,脖颈有些酸痛。

③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

④迅速脱离开队列,身体飘飘摇摇。

2、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前部分勾画了鹤群的飞翔的美,后部分刻画鹤群斗争中精神的美。

B、本文主要歌颂鹤群团结协作共同抗敌的精神。

C、文尾刻画的大鹤救伤鹤的事情是对鹤群团结互助的又一次赞美。

D、本文再现了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画面。

3、本文主要运用的描写方式是()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环境描写
4、“窗群宛如暴风雨中飞转的云堆,飞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中“光莹莹耀眼”的含义是什么?
5、文中一共写了鹤群的两次混乱,两次混乱的原因是否相同,为什么?
6、文中鹤群的叫声大致可以分成几种?
7、作者在记叙鹤群故事时是侧重于与鹰交战的过程中,还是交战之后?
8、读完全文,请你写一句最想跟鹤群说?/font>话(不超15字)
第二部分:
(一)
这只鹤可能在方才战斗中受了重伤的缘故,愈来愈落在伙伴的后面,似乎已丧失了继续飞翔的力量。

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迅速脱离开队列,身体飘飘摇摇,一直向下方落去。

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

静静飞翔的队列又陷入混乱之中。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像为伙伴加油打气,然而无济无事,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靠近伤鹤身旁,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队列。

待伤鹤归队后,才似乎放下心来,又排成圆形队,向高空上升。

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

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又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空气清澈如洗,一直可以辨认出鹤的体形。

过了一会儿,由圆形队的先端开始拉长伸直,速变成竖线,停止上升。

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细细长长的细丝。

一路向北飞去。

9、请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限五字内)。

10、“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能否将“精疲力竭”和“缓缓下坠”调换位置,为什么?
11、第一段中写到“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第三段却又写到“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这两句话能否调换,为什么?
12、大鹤救伤鹤时,其他鹤在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13、“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文中哪个句子写出变化过程?
14、如果大鹤不救伤鹤,伤鹤会怎么样?
(二)
白鹭
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⑵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⑶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⑷然而白鹭却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⑸那雪白的蓑毛,那全岙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分则嫌(),黛之一分则嫌()。

⑹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柜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⑺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咱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⑻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⑼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⑽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5、将“黑”“白”“长”“短”四个词归位于文中的括号中,正确的顺序应是。

16、文中比喻、拟人运用精妙,试各举一例。

17、“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8、文中写白鹭的外形美,为什么要提及白鹤、朱鹭、苍鹭?
19、文中哪一段对白鹭的色彩和形态进行了直接描写?
20、文章第七、八段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白鹭的?
2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22、“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话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鹤群》答案
1、略
2、D
3、B
4、描写了鹤群战斗的姿态,暗含有赞美之情。

5、不相同,第一次是因抗击苍鹰袭击而混乱,第二次因救伤鹤而混乱。

6、抗击声、鼓励声、哀叫声
7、交战之后,文章侧重表现鹤群的团结精神,交战后鹤群救助伤鹤,不让它掉队的过程更能表现这个主题。

8、略
9、救伤鹤10、不行,两词是承接关系,只有先精疲力竭,才后下坠。

11、不行,这样写有程度逐步加深的作用。

12、在旁边助威,说明鹤群十分团结。

13、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

14、可能会死亡(其他答案也可)15、长、短、黑、白16、略17、晴天的清晨……而它却悠然。

18、这是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于比较中见差异,显个性。

19、第五段20、分别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来写。

21、互相照应。

22、饱含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语文版《鹤群》同步练习(2)
作者: 加入日期:07-03-08
鹤群
【同步达纲练习】
一、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伫立( ) 轻盈( ) 绮丽( )
俯冲( ) 湮没( ) 剽悍( )
眼帘( ) 漩涡( ) 下坠( )
二、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笔直延伸悠然翱翔无可言喻
B.凌空疾翔踪影全无狂乱啼鸣
C.壮观绮丽美不可言彼此关照
D.清晰可辩惊恐万分奋力搏击
三、词语填空
无_______于事引________高鸣精疲力_________
空气清_______ 束手无_____ ______不敌众
四、根据多音多义字所给的读音,组词全对的一项是( )
A.扇shàn 扇动扇贝电扇
B.济jì救济济事济南
C.没méi 没趣没羞没有
D.拧nǐng 拧紧真拧拧手巾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一)
鹤群变换队形为螺旋形长队,有如盘蚊香拉长的形状,静静地飞上高空。

不久,一只鹤慢慢地落后于伙伴,这引起我强烈的注意。

这只鹤可能因为在方才的战斗中受了重伤的缘故,愈来愈落在伙伴的后面,似乎已丧失继续飞翔的力量。

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迅速脱离开队列,身体飘飘摇摇,一直向下方落去。

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

静静飞翔的队列又陷入混乱之中。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像为伙伴加油打气。

然而无济于事。

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

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身旁。

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精疲力竭________ 缓缓下坠__________
引吭高鸣________ 无济于事__________
3.意料之外的事是什么?
4.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在这个故事中寄托了什么深意?
(二)
朋友
据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那天到公园游春,这公园里恰巧有动物园,顺路就去拜访一次朋友。

逛了一圈发觉我们的动物朋友虽然个个安居无忧,但骨子里却并不快乐。

鸵鸟眼窝深黑,像纹过眼线涂过眼影的时髦女人,只是少了在沙漠乡下时的那份活气,心事重重,是乡愁吗?蓝孔雀昂首踱步,依然美丽依然骄傲也依然虚荣,囚禁中也不忘争艳之能事,笼外有亮丽的衣物闪动,它立即打开金碧辉煌的屏。

可惜缺少了奇花异草的热带风光的烘托,雀屏很暗淡,好像从箱底翻出的一段陈年织锦。

说暗淡,梅花鹿最暗淡。

鹿之美,是动态的美:大大的温柔的双眸,警觉的耳,细瘦有力的腿,一盘丫丫杈杈的角像一丛漂亮的灌木,稍有风吹草动便四蹄生风绝尘而去,真神仙中物,我们的寿星和老外的圣诞老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它。

而如今梅花鹿有些恹恹的,望望天嗅嗅地,有什么值得再奔跑一回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梅花鹿的神采飞扬之美是死于安乐了。

狮笼前人声喧哗,一对慵怠的狮子对人们的热情呼唤置若罔闻,谁也别想听到它们振聋发聩的吼声。

到了受制于人的田地,英雄懒寻旧梦。

狮子的紧邻是东北虎,山大王失去了山林也就失去了王位的威严。

铁栅外的人们敲击叫喊扔果皮扔瓶盖扔随手捡起的东西。

笼中有一方小水池,杂物漂在水中,人们在自身绝对安全的条件下想欣赏山大王之怒。

山大王终于被惹怒了,它奋身而起迈着虎步围着小池不停地兜圈子,同时甩出有力的虎尾一遍一遍横扫水面,水花泼溅开来溅湿了人们的头脸衣衫,人们更加兴奋地扔更多的杂物。

山大王想跳涧,想过崖,想纵身一跃,想一扑一剪,但是,这小小的铁笼不是苍莽的大山,它只好潜伏爪牙忍受,只有更激烈地甩尾巴兜圈子。

“虎落平阳”“困兽犹斗”这两条人类辞典中的成语,此时令我感同身受。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居高临下把朋友弄来园中关着供养,磨灭它们的个性,供我们收藏观赏甚而戏耍,动物们的骨子里真的很不快乐呢。

1.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其结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说梅花鹿“死于安乐”,“死”的含义是指它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详写的动物是东北虎。

最后一段“_________”这个词可以概括出人们对它的态度。

4.对第四段最后一句应如何理解?
5.说说本文要表达的中心。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略
二、D
三、济吭竭澈策寡
四、C
五、(一)1.鹤群千方百计救护受伤的同伴。

2.尽落下喉咙(对事情)有益3.两支大鹤将伤鹤架起来。

4.拟人;突出了群鹤面对危险,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5.鹤群具有可贵的群体意识,只要任何一只鹤被伤害,就是对整个鹤群的侵犯,鹤群就会团结一致,不管来敌多么剽悍,也要做殊死的斗争。

(二)1.总—分—总2.这里指失去了神采飞扬之美3.戏耍4.作者看到东北虎身陷囚笼的无奈后,心中很有感触,仿佛亲自体验到了“虎落平阳,困兽犹斗”的滋味。

5.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让朋友安居无忧,而且快乐。

《鹤群》阅读练习
作者: 加入日期:07-03-08
《鹤群》
第一部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无可言喻。

②我抬头仰望,脖颈有些酸痛。

③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

④迅速脱离开队列,身体飘飘摇摇。

2、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前部分勾画了鹤群的飞翔的美,后部分刻画鹤群斗争中精神的美。

B、本文主要歌颂鹤群团结协作共同抗敌的精神。

C、文尾刻画的大鹤救伤鹤的事情是对鹤群团结互助的又一次赞美。

D、本文再现了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画面。

3、本文主要运用的描写方式是()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环境描写
4、“窗群宛如暴风雨中飞转的云堆,飞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中“光莹莹耀眼”的含义是什么?
5、文中一共写了鹤群的两次混乱,两次混乱的原因是否相同,为什么?
6、文中鹤群的叫声大致可以分成几种?
7、作者在记叙鹤群故事时是侧重于与鹰交战的过程中,还是交战之后?
8、读完全文,请你写一句最想跟鹤群说的话(不超15字)
第二部分:
(一)
这只鹤可能在方才战斗中受了重伤的缘故,愈来愈落在伙伴的后面,似乎已丧失了继续飞翔的力量。

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迅速脱离开队列,身体飘飘摇摇,一直向下方落去。

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

静静飞翔的队列又陷入混乱之中。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像为伙伴加油打气,然而无济无事,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靠近伤鹤身旁,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队列。

待伤鹤归队后,才似乎放下心来,又排成圆形队,向高空上升。

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

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又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空气清澈如洗,一直可以辨认出鹤的体形。

过了一会儿,由圆形队的先端开始拉长伸直,速变成竖线,停止上升。

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细细长长的细丝。

一路向北飞去。

9、请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限五字内)。

10、“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能否将“精疲力竭”和“缓缓下坠”调换位置,为什么?
11、第一段中写到“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第三段却又写到“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这两句话能否调换,为什么?
12、大鹤救伤鹤时,其他鹤在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13、“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文中哪个句子写出变化过程?
14、如果大鹤不救伤鹤,伤鹤会怎么样?
(二)
白鹭
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⑵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⑶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⑷然而白鹭却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⑸那雪白的蓑毛,那全岙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分则嫌(),黛之一分则嫌()。

⑹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柜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⑺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咱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⑻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了生命了。

⑼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⑽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5、将“黑”“白”“长”“短”四个词归位于文中的括号中,正确的顺序应是。

16、文中比喻、拟人运用精妙,试各举一例。

17、“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8、文中写白鹭的外形美,为什么要提及白鹤、朱鹭、苍鹭?
19、文中哪一段对白鹭的色彩和形态进行了直接描写?
20、文章第七、八段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白鹭的?
2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22、“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话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鹤群》答案
1、略
2、D
3、B
4、描写了鹤群战斗的姿态,暗含有赞美之情。

5、不相同,第一次是因抗击苍鹰袭击而混乱,第二次因救伤鹤而混乱。

6、抗击声、鼓励声、哀叫声
7、交战之后,文章侧重表现鹤群的团结精神,交战后鹤群救助伤鹤,不让它掉队的过程更能表现这个主题。

8、略
9、救伤鹤10、不行,两词是承接关系,只有先精疲力竭,才后下坠。

11、不行,这样写有程度逐步加深的作用。

12、在旁边助威,说明鹤群十分团结。

13、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

14、可能会死亡(其他答案也可)15、长、短、黑、白16、略17、晴天的清晨……而它却悠然。

18、这是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于比较中见差异,显个性。

19、第五段20、分别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来写。

21、互相照应。

22、饱含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