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 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二. 实验原理
孤立法,即设计一系列溶液,其中只有某一种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其他物质的浓度均相同,借此可以求得反应对该物质的级数。

同样亦可得到各种作用物的级数,从而确立速率方程。

丙酮碘化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
CH 3
C
O
CH 3+I 2
CH 3
C
CH 2I O +H ++I -H +
设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z
I y HCL x COCH CH I C C kC dt
dC 2
332⋅⋅=-
(1) 式中k 为反应速率常数,指数x 、y 、z 分别为丙酮,酸和碘的反应级数。

将该式取对数后可
得:
2332
lg lg lg lg lg I HCL OCH CH I C z C y C x k dt
dC +++=⎪⎪⎭

⎝⎛- (2) 在上述三种物质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配置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一系列溶液,则反应速率只是该物质浓度的函数。

以lg(-dC 碘/dt)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直线即为该物质在此反应中的反应级数。

同理,可得其他两个物质的反应级数。

碘在可见光区有很宽的吸收带,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变化 的关系。

按照比尔定律可得:
20lg lg A I abC I I T =⎪⎪⎭

⎝⎛-=-= (3) 式中A 为吸光度,T 为透光率,I 和I 0分别为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
后的光强,a 为吸光系数,b 为样品池光径长度,以A 对时间t 作图,斜率为ab(-dC 碘/dt).测得a 和b ,可算出反应速率。

若C 丙酮≈C HCl ﹥﹥C 碘 ,发现A 对t 作图后得一直线。

显然只有在(-dC 碘/dt)不随时
间改变时才成立,意味着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从而得知该反应对碘的级数为零。

当控制碘为变量时,反应过程中可认为丙酮和盐酸的浓度不变,又因为z 为0,则由(2)积分可得:
)(酸丙碘碘12y
x
21t C C t kC C -=-
将(3)代入后可得:
y
x C ab t t A k 酸丙)(
C 1
1A 1221*
*--= 三. 仪器与试剂
722分光光度计 1套 丙酮标准液 (2.mol ·dm -3
)
超级恒温槽 1套 HCl 标准液 (1.9355mol ·dm -3
)
秒表 1块 I 2标准液 (0.01 mol ·dm -3
) 容量瓶(25ml ) 7个 刻度移液管(5 ml ) 各3支
四. 实验步骤
1.打开分光光度计,将波长调至470nm 处;
2.用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反复将分光光度计调整0T 、100T ; 3.用分光光度计测量ab 的数值以便于算出反应速率;即测0.001mol/l 碘液的吸光度; 4.按表中各物质用量配置溶液,分别测其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数值。

记一组数据。

记第一组数据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min 之内。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 系列溶液的吸光度随时间t 的变化:(测试波长为470nm) (T=21.5℃
P=1018.8hp)
2、ab值的测定:
注:ab=A/C碘=0.289/0.001=289
六.数据处理
1.系列溶液的吸光度A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0.18
0.200.220.240.260.280.300.32
0.34
t/s
A
t/s
A
0.25
0.300.350.40
0.45
0.50
0.55
A
t/s
0.26
0.28
0.30
0.32
0.34
0.36
t/s
A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0.12
0.140.160.180.200.220.24
0.260.28
0.30t/s
A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0.26
0.28
0.30
0.32
0.34
0.36
t/s
A
0.10
0.15
0.20
0.25
0.30
t/s
A
-6.15
-6.10-6.05-6.00-5.95-5.90-5.85-5.80l g (斜率/-a b )
lgC 丙酮
-6.20
-6.15-6.10-6.05-6.00-5.95-5.90
-5.85-5.80-5.75l
g (斜率/-a b )
lgC 酸
-3.00
-2.95
-2.90
-2.85
-2.80
-2.75
-2.70
-2.65
-6.00
-5.99
-5.98
-5.97
-5.96
-5.95
-5.94
l g (斜率/-a b )
lgC 碘
<k>=1/7(k1+k2+k3+k4+k5+k6+k7)= 2.24735E-05
故可得丙酮碘化的速率方程为:
-dC碘/dt=2.24735×10-5C丙0。

84441C酸1。

04364C碘0。

04428
七、结果分析
1、经过作图后可知,在丙酮碘化反应中反应速率对丙酮、氢离子、碘的反应级数分别为
1、1、0。

该反应的总级数为2.,是一个二级反应。

2、误差分析:(1)在配液时,用洗瓶定容不是很准确,而且用移液管移液也会有误
差,最终导致浓度有误差。

(2)我们的第一个数据的时间都是两分多钟,没能在一分钟左右测得
第一个数据,没有记下能反映实验现象的最佳数据。

(3)在测量吸光度时,用用秒表计时,由于主观原因时间的记录也存
在误差,同时也存在仪器误差。

八、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就是由于第一组数据的时间限制,如果人数不够的话可会手忙脚乱。

同时组员之间要配合好,注意记录时间和吸光度。

实验总体来说还算比较成功,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为10-5,反应级数与理论值也比较相符。

但确定对碘的反应级数的三组数据结合在一起作图误差较大,其相关系数仅有0.23592。

不知是什么原因,看了其他同学的处理结果也有类似情况。

这次的实验进一步巩固了对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再一次加深了对吸光度与浓度之间关系的理解,对动力学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主要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知道了Origin作图软件和Excel的使用方法,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使数据处理更简便,实验结果更准确。

. WORD格式整理. . . .专业知识分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