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件:真题断句(共33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牛 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刀 [翻译] 名分不纠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
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复兴;礼 乐不能复兴,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 会手足无措。
探究四: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3、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 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虽然、且夫、向使、然而、然则 等等
4、时间词如: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 等前可断开; 5、叹词如嗟夫、呜呼 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6、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古人写文章非常注重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 常用字数相同的结构。
察对称,定句读。
窍门3 据修辞,定句读。
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 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前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 (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小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 ⑴人称代词:
•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第一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 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是第二人称代词。
•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 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 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窍门4: 理对引,定句读
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 “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等。
注意: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全名,以后以后再出 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或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如何断句
断句的前提
断句的前提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 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文言文断句
掌握规律,灵活运用,才能无往而不胜
学习目标:
1. 继续培养文言语感,探究断句的方法, 正确断句。
2 .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解题及阅 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言/以愚黔首/隳 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窍门2:察名代,定句读。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 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 、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 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探究三:①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相如如相/相如如奉璧奏秦秦王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右/ 左右右皆呼万
岁。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 ,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找顶真,定句读
后生可畏焉/ 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 十而无闻焉斯/ 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年轻的后辈是值得寄予厚望的!怎么能知道后来人
的将来不如今日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仍无所成就而不被 人知,那他就不会使人产生敬仰和没有大望了!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 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探究三:②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据排偶,定句读
: 探究三:③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
用斜线(/)给下面句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 “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光 以光 映书而 读 之。 小 试
牛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 刀 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 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也吾/ 尝跂而望矣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也
窍门1: 找虚词,定句读。
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夫、惟、盖、凡、窃、敬、苟、若、岂 等
2、放在句末的语气词有: 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 等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 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 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 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 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 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 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 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 禽也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 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 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 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