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治理实务培训教程PPT课件( 72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既包括层级组织 中的上下级关系,又包括资本所有者与它的经 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本课程中所提到的委托 代理问题主要指后者。
2、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与问题:
现代企业的代理问题是因资本所有者与它 的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引起的。
所谓代理问题,就是代理人为自身的利益 而造成侵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二)董事会
1·董事会的性质和地位
董事会是依法组建的行使公司管理职能的 公司领导机构,它是由股东大会选出的公司最 高决策机构。
董事会是有关利益各方体现自己的意志, 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最集中、最核心的机构; 同时,也是有关利益各方参与管理、参与决策、 参与经营的最高决策机构。
2·董事会的构成
三、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与设计
在现代企业的长期实践中,已经形成 了一套完整的公司治理制度,而且在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公司治理制度也称公司治理结 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内部治理机制; 二是外部治理机制。
(一)内部治理机制
内部治理的权利机构:股东会议、董事 会、高层经理。此外。有些国家的公司中还 设立监事会。但权利机构只是一个利益协调 的框架,使机构有效地进行利益协调,还必 须解决下列三个问题:
1·股东大会的性质

股东大会是行使公司终极产权职能的所有者利益表
达组织,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实行民主的大
会制。

2·股东大会的职能

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履行公司所有
者的职能。一般来说,行使以下职能:
确定或修改公司章程;
选举或罢免董事;
选举或罢免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
审议公司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公司财务预决算 报告,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公司的重大投资活动;
(一)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要控制公司的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即解 决本各类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就必须形成系统化 稳定化的机制,这就产生了公司治理制度。 (二)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要解决下述二者的矛盾: 第一、谁从公司决策中受益; 第二、谁应当从公司决策中受益。
冲突和矛盾集中表现在公司剩余控制权 的争夺上,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合理地分配 公司剩余控制权,即分配合约中没有规定的 那部分控制权(包括战略决策和人事大权)。
企业治理在现代企业中尤为重要。
第一节 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现代企业的所有权结构
(一)股权设置
根据投资主体不同,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国家股、 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 国家股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 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含现有资产折成的国有 股份); 法人股为企业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向公司 投资形成的股份,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 团体以国家允许用于经营的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 份; 个人股为个人合法财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外资股指经批准,由外国和我国香港、澳门、台 湾地区投资者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拥有50%所有权的股东控制经营权 追求非货币收益,其他股东产生剩余损失 产生监督费用和保证金支出 随着经营者所拥有的股份减少,代理成本增大
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 股东和经营者目标差异,产生最大的剩余损失 监督费用和保证金支出最大 代理成本最大
第二节 现代企业治理及其制度安排
一、现代企业的治理问题
3.代理成本
(1)代理成本的内涵:
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 摩擦以及双方之间的契约安排引起的成本就 是代理成本。
脑筋急转 弯
有种动物,大小 像只猫,长相又 像虎,这是什么 动物?
(2)代理成本的构成(系统的效率耗 损)。通常把代理成本划分为三个部分:
剩余损失,即由于代理人决策与委托人福 利最大化决策之间的偏差所导致的企业效率损 失和给委托人造成的利益损失;
脑筋急转 弯
什么情况下,2大 于5,5大于0, 0大于2呢?
二、现代企业的管理系统
一般的,公司的管理系统是由紧密联系 的若干领导层级,即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 事会、经理或总经理Hale Waihona Puke 监事会或监事机构构 成的。股

股东(大)会
监 董事会


(总)经理
职工 现代企业的管理系统
(一)股东会

参 股 企 业
分 公 司
关 联 企 业
控股公司
金融型控股公司
产业型控股公司












3.个人股或个人股为主的公司
在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如果全部为个 人股,这便是个人股公司;如果个人股相对于 国家股或法人股占统治地位,便是个人股为主 的公司。
在西方各国,个人股或个人股为主的公司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英美等国,这类 公司占绝对统治地位。
法人股为主的公司极易形成所谓的企业集 团。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控股公司 (母公司)或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 主要纽带,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 纽带,把多个企业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 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
企业集团的形态
控股公司
全控 资股 子子 公公 司司
(三)经理层
公司管理制度中,董事长既可以兼任总经理, 集决策权和指挥权于一身,又可由董事会另聘 总经理。
公司董事会掌握核心的战略决策权,而将 指挥权和部分业务决策权委托给总经理,实行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1·总经理是公司业务执行的最高首长
总经理是公司业务执行系统的最高行政首 脑,全权对董事会负责,对公司的一切业务工 作和行政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和统一领导,处理 公司日常对内外事务。
董事会人数根据企业大小而定,最少3个,最 多20余人。在股份公司运行实践中,在每一届 任期满后,有一半成员要更新,以不断使公司 充满生气和活力,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有 一半的成员可在下届董事会中连任。董事会议 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公司1/3的董事提议, 可召开临时董事会议。董事会一般决议需董事 成员1/2以上同意方有效,重大决议需2/3董事同 意才有效。
二、企业家与企业治理
(一)企业家的角色和企业家式行为
1、机会的敏感性。这是企业家行为的首要的和 最基本的特征。
2、创新性。 3、风险的承担者。
智力体操
从以下数列 中猜一成语:
“2468”
(二)企业家精神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企业家精神是从企业家式行为提炼出来的 机会导向、创新、风险承担等特性;拥有这种 特性的高级经理人的利益目标与公司所有者目 标高度一致,因此,企业家精神的保持使企业 治理的目标之一。
在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 称引起的代理问题分为两类:
“逆向选择”,即委托人与代理人签约前, 代理人的信息优势就已存在,由此引起对委 托人利益的损害。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即信息不 对称的情况是事后发生的。在签订合约后, 代理人取得了某种私人信息优势, 而委托 人却不很了解。合约的不完全性决定了企业 经营中“道德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委托人的目标是资本增值,从而使自己的 资本收益最大化;代理人的目标则是经理人 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仅包括各种货币收益 (年薪、奖金等),而且包括非货币收益 (如权力、荣誉和各种在职享受等)。
“隐蔽行动”指不易被人准确观察到的经 济行为。
“隐蔽信息”指即使可以观察到他的行为, 但委托人仍不能断定这些行为是否符合自己 的利益。
监督费用,即委托人通过适当的激励和约 束,以减少代理人越轨行为所花费的成本;
保证支出,即在一定条件下,代理人需要 交付一定保证金,以取得委托人的信用,使之 相信代理人不会采取危及其利益的行为。若有 损害,将会获得相应补偿。
所 独资企业
有 权 与 经 营 权 逐 步 分 离
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合一 无剩余损失 无监督费用 无保证金支出
2.法人股或法人股为主的公司
只要一家或几家法人企业或团体出资购买 某一公司的股票,这个公司就成了具有法人股 的公司。
当法人股相对于个人股和国家股取得优势 地位时,这个公司就成为法人股为主的股份公 司。
日本是典型的法人资本主义国家,法人持 股比率在1990年代曾经达到65-70%。
法人股或法人股为主的股份公司是采取法 人相互参股的形式形成的,大体上说有五种类 型,即单向型参股,双向型参股,环型参股, 放射型参股和矩阵型参股。(见第二章相关内 容)
(二)公司的股权结构
按照公司的股权结构,可以划分为三类公司:
1.国有股或国有股为主的公司
国有股如果在公司中占100%,显然是国有独资 公司。
在西方国家,所谓的国有公司都为国家股为主的有 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所占的比重最大, 国家是最大的股东。
生产某些特殊产品和军工产品的公司,应由国家独 资经营;某些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中的骨干企业,拥有 国家控股,并吸收非国有股参加。
1、股东如何通过股东会实施对董事会的控制和 监督,以体现各种不同股东的利益。
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体现分散小股东的利益。表 现在:
董事会制造虚假信息,诱使公众股东大量投资;
大股东操纵董事会通过关联交易向外转移资金;
大股东操纵公司决议少分红,或不分红。
解决的办法:

累加表决制;
第六章 现代企业治理
楔子
什么是企业治理 ?
治理就是要把利益相互冲突的各类人员, 主要是使各种资本的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
古典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直接就是企业的 管理者,雇员服从雇主的管理,利益协调机制就是 企业管理机制。
现代企业,由于职业经理的出现,情况变 得复杂起来,没有一套专门的治理制度安排,企业 很难顺利运转。
2·公司领导成员在分工职责范围内向总经 理负责;
3·公司各职能部门对总经理负责;
4·公司下属分支机构直接向总经理负责。
(四)监事会
1·监事会的构成
第一,股分有限公司以及经营规模大的有限责任 公司应设监事会;
第二,监事应是具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无行为 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均不得担 任监事。
第三,作为股份公司受监察对象的董事长、经理 与财务主管均不得兼任监事。
第四,国家公务员不得兼任公司监事。
第五,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 可连选连任。
第六,监事的产生违反《公司法》上述规定的视 为无效。
2·监事会的职权 (1)检查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2)负责召集临时股东大会 (3)向股东大会全面报告工作 (4)在特殊情况下对外代表公司 (5)列席董事会会议
现代企业实际的剩余控制权往往由管理 者所掌握,股东们要得到这个权利就要付出 成本,即股东承担的代理成本部分。
(四)公司治理的内容
公司治理的具体内容围绕剩余控制权 的配置和实施展开,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部 分: 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 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层和工人; 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智力体操
从以下的数 学式猜成语:
2≦x≦3
三、委托代理关系与委托代理成本
1、什么是委托—代理关系?
财产所有者把财产的一部分权利委托给它 的使用者,拥有行政权的上级把一部分权利授 予它的下级,这个财产所有者和上级官员便是 委托人,而财产使用者和行政下级便是代理人。
权利发出者与接受者之间便形成了委托代 理关系。
代理问题的根源在于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 的分离。
两权分离基于两个基本原因: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的复杂,要求 管理的职业化。
股权的分散化和股东数量的急剧增多, 使集中而统一的管理权(或称控制权)无法 由众多(有时是几十万个股东)的股东掌握。
两权分离导致代理关系的产生,而所有 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则 使代理问题成为必然。
(三)保持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措施
1、报酬激励。通过建立适当的报酬制度, 激励企业家在增加自己收益的同时,增加所有 者收益。包括年薪制、薪金与奖金相结合、股 票奖励、股票期权等 。
2、声誉激励。收入越高,人们追求的层次 越高,赢得他人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的最 高追求。根据企业家履行职能状况给予企业家 相应的社会地位,使企业家获得心理上的优越 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