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智案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机智案例一:发出苗头,禁于未发
模范班主任毛蓓蕾曾机智地处理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班上举行
“我们是红军的新一代”的诗歌朗诵会,比赛进行到一时半,一个有先天生理缺陷、吐字不清的学生小孙也自告奋勇地要到讲台上来朗诵。
毛老师看到这样一个同学也要参加朗诵,又高兴又紧张。
正当小孙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时,毛老师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两个调皮学生努着嘴学小孙的声音。
眼看小孙继续朗诵下去就会引起哄堂大笑,即影响比赛效果,又会伤害小孙的自尊心,怎么才能保护小孙的积极性,又教育这两个顽皮孩子呢?毛老师立即跑到小孙跟前大声主:“小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英雄,他大胆地要求上来朗诵,我们鼓掌热烈欢迎!”说完带头鼓掌,全班同学都鼓掌,那两个调皮的同学也恢复了正常,同大家一起鼓掌欢迎。
毛老师又说:“小孙发音有困难,怎么办呢?”同学们热情地说:“我们帮她朗诵。
”就这样,小孙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朗诵完了这首诗。
会场情绪高昂,朗诵会在热烈友爱的气氛中结束。
教育机智案例二:对症下药,分寸得当
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
语文科代表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掌握语法知识,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在自习课上组织们学测验。
测验结束后,班长向冯老师汇报“一切正常”。
冯老师正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到高兴,准备给全班同学一次嘉奖。
岂料课后学生反映,测验时看书的人不少,连班长也在内。
怎样处理这起作弊事件呢?在全班同学面前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责令作弊者自动坦白,要求知情者检举揭发,把嫌疑分子一个个叫来办公室审问……这样的办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第二天上课时,冯老师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他在黑板上写上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
”接着又给学生讲了一个人在回忆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试作弊时的懊悔心情。
讲完故事;冯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下麦考莱的名言,同时要求他们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
冯老师平静、沉着的态度,大大出乎学生们的意料,而麦考莱的名言则深深地震动了学生们的心灵。
第二天,每个同学都交出了惭愧、悔恨的“心灵答卷”。
显然冯老师对这次作弊事件的处理是卓有成效的。
它的教育影响是十分深刻而久远的。
例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看小说,就突然提问他。
可这个学生站起来嘻皮笑脸地说:“这个问题嘛,我可以给全班开个讲座了。
”全班哄堂大笑。
这时教师沉着地说:“好呀!正好教学计划中有个专题讨论,下周进行,你作中心发言。
”那个学生一下子泄了气。
课后为了下周的发言,他查找了许多资料,作了充分准备,发言时效果很好。
教师表扬了他,他也公开向老师道歉。
这位教师正是能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教育
1.善于因势利导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利用并调动积极因素,循循善诱,使学生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例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看小说,就突然提问他。
可这个学生站起来嘻皮笑脸地说:“这个问题嘛,我可以给全班开个讲座了。
”全班哄堂大笑。
这时教师沉着地说:“好呀!正好教学计划中有个专题讨论,下周进行,你作中心发言。
”那个学生一下子泄了气。
课后为了下周的发言,他查找了许多资料,作了充分准备,发言时效果很好。
教师表扬了他,他也公开向老师道歉。
这位教师正是能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教育机智。
2.善于随机应变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
教师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
比如有位外语教师在教cook (公鸡)一词时,有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喧哗。
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
”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那位学生好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说话的态度。
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
由此可见,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艺术的高度表现,也是教育机智的重要特征。
3.善于对症下药
这是指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巧妙地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室发现了个别学生抽的烟头,但他没有点名批评。
班会时,他说:“今天,我要谈谈吸烟的好处。
”同学们一听就愣了,特别是吸烟的同学更是莫名其妙。
这时老师接着说:“抽烟有十大‘好处’,第一,抽烟的人永远不会老,据医学研究,抽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永远也别想老了一一提前死亡。
”老师一连讲了十个“好处”,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以后,班上再没有发现学生抽烟的事情。
这个成功的教育事例,就体现了教师巧妙、幽默的教育机智。
4.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这是指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严肃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能实事求是,分析中肯、判断准确、结论合理,对学生要求适当,使学生心服口服。
选择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处理措施,善于批评与表扬,惩罚与奖励适当适时,这都能体现出良好的教育水平,也有利于教育机智的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