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 语文模拟试题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0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楠.木(nán)陆蠡.(lí)淅.沥(xī)馨.香(xīn)
B.韶.华(shào)猗.郁(yǐ)阔绰.(chuò)蘸.水(zhàn)
C.按捺.(nà)皲.裂(jūn)秉.公(bǐng)戳.穿(chuō)
D.谩.骂(màn)干瘪.(biě)喷嚏.(tì)羼.水(chà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揠苗助长坦荡如砥战战兢兢无边无垠
B.纵横决荡浮想连翩繁茂苍绿惴惴不安
C.不屑置辨温文尔雅不屈不挠冥思苦想
D.生意盎然晶莹璀璨彬彬有礼声色俱历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

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
....了。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
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
....的成就。

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
..(广阔无际的原野)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使身体劳累)。

(刘禹锡《陋室铭》)
C.浩浩汤汤,横.(广远)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D.或.(有的人)置酒而招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 下列句子中用主谓短语作谓语的是:()
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

B、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C、苏州园林布局幽雅。

D、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6.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B.若夫日出而林菲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C.荡胸生增云,绝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D.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句中“谁”“是”“最”“可爱”“的”“人”词类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 ( ) A.副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助词名词
B.代词副词形容词介词副词名词
C.代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助词名词
D.副词副词介词介词副词名词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是俄国著名文学家,茨威格、纪伯伦、星新一、利奥波德分别是奥地利、美国、日本、黎巴嫩作家。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第三部是《神秘岛》。

C.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雪》则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二、阅读《紫藤萝瀑布》,完成9—12题。

(8分)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5)“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7)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
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8)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10)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9.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为什么不觉加快了脚步?()
A、我有急事,所以要抓紧时间走。

B、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使我感觉到生命虽永无止境,但对于人来说却是有限的。

我得抓紧时间,使我的生命更加灿烂一些。

C、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对于我的味觉有很强的刺激,所以我得赶紧走。

D. 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12.“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萝藤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一段的意思最合适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的美和它的勃勃生机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感觉到了生活的快乐。

B.紫藤萝具有超凡的魅力,具有特异功能,它能制成药,能医治疾病。

C.紫藤萝使人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想象到我已变成了一株紫藤萝,所以我忘记了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

D.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让我赏心悦目,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力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三、阅读《智取生辰纲》选段,完成13—17题(10分,每小题2分)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路上糌行。

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

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里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

杨志便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要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

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恁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的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岗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13.对文中“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更歇。

五七日后,杨志却要辰牌(7-9时)起身,申时(15—17时)便歇”。

分析不当的一项()
A.说明杨志为了及时送去“生辰纲”日夜兼程,表现他办事干练。

B.这都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前面防备中暑,后面为了防劫。

C.说明标志熟悉押送之差役,处事小心谨慎。

D.因为他料到了在黄泥冈晁盖、吴用等的行劫,所以后来他才早晚没有行走,在大白天行走。

14.为安全及时地把生辰纲送到东京,杨志一路上对军健们打骂不断。

对杨志打人行为分析不当
的是()(2分)
A.杨志鞭打军健,是他一意孤行,蛮横不讲理的性格特点的反映。

B.杨志鞭打军健,是激化他与军健矛盾的重要原因。

C.杨志鞭打军健是因为他不满军健们的言行。

D.杨志鞭打军健赶路,一面在于使生辰纲安全送到东京,一面也在为自己升官努力。

15.对下列语言或行为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杨志道:“你理会得什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杨志熟谙江湖酒道,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精明。

B.“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白胜故意卖关子,欲擒故纵,为的是增强诱惑力。

C.杨志拿来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细心押送生辰纲,但为人粗暴蛮横。

D.杨志寻思道:“俺在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一桶里当面也吃了半瓢,想是好的。

”——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虑事周到。

16.对杨志失败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①杨志性格粗暴,不善于笼络人。

②杨志与都管、虞侯各怀私心。

③黄泥冈地势险恶,天气炎热。

④生辰纲是奸臣所获的不义之财。

⑤杨志刚愎自用,不能体恤下属。

⑥押送生辰纲的兵马太少,寡不敌众。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④⑤⑥
17.对文中引用白胜所唱山歌表达作用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山歌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不是太平盛世,还暗示了来者不善,使读者更关心情节的发展。

B.山歌是白胜为消除走路寂寞、恐惧而唱给自己听的。

C.山歌在结构上巧妙地联系了上下文,成为课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引出故事的另一个主要人物——白胜。

D.山歌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是农民反抗的心声。

四、阅读《过零丁洋》,完成18—21题(8分,每小题2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19.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20.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B.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

C.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D. 这一句采用委婉的方式,写出了即使死,也要照亮史册的决心。

21.下面的诗句中,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不一样的是()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阅读《小石潭记》,完成22-25题。

(8分,每小题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2.小石潭的整体特点是怎样的()
A.水清 B.树茂 C.石多 D.幽静
23.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
A.发现美景的欣喜 B.与友人游玩的欢乐
C.物我两忘的悠然 D.难以掩饰的凄苦
24.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选文中的“心乐之”、“与游者相乐”与后文的“悄怆幽邃,不可久居”点出了作者一喜一悲两种感情,难以相容,表现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B.作者先后采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如何发现小石潭,这是一种移步换景的写法。

C.选文第二段写游鱼形神姿态,并无一笔涉及水,但却处处让人感觉到潭水的澄澈透明。

D.本文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5.山水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古人也常常借山水来表达感情,下面几首诗没有同时写到山水的是()
A.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B.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
C.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D.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第Ⅱ卷(简答题,共70分)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

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④,覆以绣衣,⑴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⑵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⑶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释】①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

②中外亲:表兄弟。

③坏冢:荒墓。

④卓:同“桌”。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云.耕者入坏冢而得.云:得:____________
(2)公以百金答.之答:____________
(3)笑谓.坐客曰谓: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非故也,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表现了韩魏公什么样的品质?(4分)
七、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美丽的海洋世界
①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辽阔深邃的海洋使人们心中充满了神往和迷茫。

变幻莫测的海上风云,早就引起了人们无限的憧憬和遐想。

但那时人们还没有遨游海洋的能力,只能把美好的愿望编织到神话和传说里,借以满足人类的某种希冀和期待。

于是就出现了①、②之类的神奇故事。

②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有更大的能力设计一个无限美好的海洋世界。

人们在海面和海底之间建立了各种交通和工业运输设施。

从过去的水上运输,现在已发现到铺设海底电缆、管道,建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等许多方面。

③海底电缆具有无辐射、稳定性好,优质传播的特点。

早在1855年,欧洲即在浅海区海底铺设电缆。

时至今日,世界海底电缆长度已达14.1万海里。

在大西洋底,海底电缆连接欧洲和北美;在北太平洋,中国和日本,日本和南朝鲜之间都铺设有海底电缆。

由加拿大到澳大利亚的海底电缆,贯通太平洋南北,为世界海底电缆之最。

④海底管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石油制品、天然气等。

英国北海布仑油田到苏格兰的海底输气管道,全长451.8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海底管道。

⑤为了实现各岛之间的陆路运输,有些国家着手营建跨海大桥。

这方面成绩最为卓著的是日本。

⑥为了沟通海峡两岸的交通,不少国家还修建了海底隧道。

修建海底隧道的优势在于:不受
气候条件限制,车辆可全天候通行;不论地面局热如何动荡不安,都可保证车辆的畅通无阻;在许多方面比造桥有优势。

目前,全世界已开凿了200多条水下隧道,最长的日本津轻海峡的青函隧道。

该隧道于195年开始勘察,1964年破土动工,1986年竣工。

隧道全长53.8千米,海底部分长23.4千米,隧道最深处距海底140米,随海底走势为弧形。

过去过津轻海峡乘轮船需要4小时,现在乘通过海底隧道的快速列车仅需50分钟。

⑦海底隧道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例如大贝耳特海峡、多佛尔海峡等处,修建海底隧道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针对各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专家提出了独特的建造方案。

如浮动隧道,其基本原理是:在水下40米处铺设三条直径各为10.5米的钢筋水泥管道,用特制的钢架结构将它们紧紧箍在一起。

为了防止潮汐、海流等的影响而引起摇动,计划用大量铁锚和铁链把它们固定在海底。

⑧随着先进的施工设备的出现和海底施工技术的提高,更多更先进的海底隧道必将出现在海峡之间,海底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新的活动场所。

到那时,海底不再是一个黑暗、寂寞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人类乐园。

29.请为文章第①段空缺处填上恰当的神话故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请说说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31.文章第⑥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

(3分)
32.文中介绍的海底隧道在哪些方面比造桥有优势?(3分)
33.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意。

请你大胆想像,在未来我们还可以怎样利用大海来为人类造福。

请写一篇60字左右的科幻小短文,描述未来美好的海洋世界。

(4分)
八、(2分)
34.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九、(本大题共40分)
35.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我的另一片天地
提示:同学们除了日常功课的学习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天地”,请把你的另外一片“天地”展现给大家。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1. B 2. A 3. D 4. D 5.C 6. D 7.C 8.A
二、9.C 10.A 11.D 12.D
三、13.D 14.C 15.B 16.D 17.B
四、18.D 19.C 20.D 21.A
五、22.D 23.D 24.A 25.C
第Ⅱ卷
六、[14分]
26.(1)说。

获得,得到。

(2)答谢。

(3)对……说。

27.(1)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劝说所有客人饮酒。

(2) 不一会儿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

(3)(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28.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待人宽厚,能宽容别人的过错等。

【译文】
韩琦是宋朝的重臣,很有名。

他的一个亲戚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进入在修的坟墓得到的,玉盏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

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他,特别视为珍宝。

于是打开醇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用绣着花纹的衣服覆盖着,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饮酒,向在座宾客劝酒。

不一会被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武官趴在地上等着发落。

韩琦却不慌不乱,笑着对在座的宾客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

”又对那个武官说:“你是不小心触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你又有什么罪?”
七、29. 此题可有多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如: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龙宫等。

答对一个得1分。

30.⑴引出本文说明的内容。

⑵反衬现代科学的发展。

31.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

32.不受气候条件限制,车辆可全天候通行;不论地面局势如何动荡不安,都可保证车辆的畅通无阻;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是对学生想像力的考查。

学生能选择一个方面说明自己对大海美好设想,并进行适当的描述即可。

八、34.略。

九、35.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