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赏析之《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句子赏析
![骆驼祥子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9892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c.png)
骆驼祥子句子赏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骆驼祥子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上个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的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很多句子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些经典的句子。
1. “他们不明白,世界上有些人是生下来就要死的,不是为了活着。
”。
这句话是小说中对骆驼祥子命运的一种深刻反思。
在这个社会中,有些人天生就注定了要承受更多的磨难和不公平待遇,他们的命运似乎早已被注定。
这句话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令人不禁感慨万分。
2. “他们都是些人,不过是些人而已。
”。
这句话出现在小说结尾处,骆驼祥子在最后一刻的绝望与无奈中说出。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特别的地位和权力。
这句话简单而直接地表达了骆驼祥子内心的苦闷和对社会的不满,读来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凉。
3. “他的身子像一根骆驼,天天都在受苦。
”。
这句话是对骆驼祥子外貌的生动描写,也暗示了他的命运。
骆驼是沙漠中的动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而骆驼祥子的命运也如同这根骆驼一般,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命运的巨大压力。
作者通过这样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骆驼祥子的内心世界和命运境遇。
4. “他的手硬得像铁,像用铁丝绷的一样。
”。
这句话描绘了骆驼祥子长期辛苦劳作后的变化,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坚强和执着。
在这个社会中,骆驼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变得坚强无比,就像铁一样坚硬。
这句话通过对骆驼祥子身体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顽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5. “他们都是些人,不过是些人而已。
”。
这句话出现在小说结尾处,骆驼祥子在最后一刻的绝望与无奈中说出。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特别的地位和权力。
这句话简单而直接地表达了骆驼祥子内心的苦闷和对社会的不满,读来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凉。
以上就是对《骆驼祥子》中一些经典句子的赏析。
这些句子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骆驼祥子的命运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骆驼祥子》课文赏析
![《骆驼祥子》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d5e7b0f90f76c661371a46.png)
《骆驼祥子》课文赏析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
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老板盘剥。
他风里来雨里去,积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被大兵抢走。
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用和虎妞结婚的钱买的车,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租车了。
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只好把车买掉去安葬虎妞。
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
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
阅读感受: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虎妞: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
刘四:残忍霸道。
骆驼祥子文学作品赏析
![骆驼祥子文学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7e031fa8114431b90dd87d.png)
骆驼祥子文学作品赏析一、骆驼祥子简介长篇小说《骆驼样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宇含于,满族人。
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
1924年,老舍赴英国相田任汉语教师,一直工作到1929年。
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并开始了小说创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颇近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笔致,但夸张有时略嫌失度,几乎跌入油滑。
然而,对于老会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重头戏《骆驼祥子》。
1. 背景知识20纪世纪20年代是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
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
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
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
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
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
“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
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
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
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
”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
骆驼祥子片段赏析
![骆驼祥子片段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0634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c.png)
骆驼祥子片段赏析《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民国时期的老北京为背景,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三个典型片段,旨在揭示骆驼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
首先,我们来分析第一个片段:祥子在茶馆里遇到了被地主欺压的苦力小马儿和他的爷爷。
这个片段展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苦难。
小马儿和他的爷爷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地主却对他们进行残酷的剥削。
通过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评,同时强调了骆驼祥子面对残酷现实所持有的同情心。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第二个片段:祥子在拉车途中遭遇到军阀混战,失去了自己的车。
这个片段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死活,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
骆驼祥子失去了自己的车,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命运的打击,更是对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写照。
这个片段进一步展现了老舍先生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态度。
最后,我们来分析第三个片段:祥子在虎妞的帮助下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这个片段表现了骆驼祥子在逆境中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
尽管遭受了重重打击,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虎妞的出现让祥子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展现了老舍先生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对这三个片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先生通过骆驼祥子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底层人民在逆境中的挣扎与抗争。
老舍先生运用生动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主题思想,将《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塑造成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民命运的杰作。
阅读这些片段后,我深感老舍先生的创作才华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这部作品让我更加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同时也激励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之,《骆驼祥子》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老舍先生卓越的文学才华,更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感悟的经典之作。
《骆驼祥子》赏析(精选7篇)
![《骆驼祥子》赏析(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4f160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4.png)
《骆驼祥子》赏析(精选7篇)《骆驼祥子》赏析(精选7篇)《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骆驼祥子》赏析(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骆驼祥子》赏析篇1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骆驼祥子》赏析篇2“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赏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车夫叫祥子的悲惨故事。
而“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说的是祥子在“理想”和“生命”中选择了“生命”,因为“生命”是穷人唯一的选择,穷人不是不可以拥有“理想”而是他们根本不敢去想。
穷人他们想要拥有的是金钱,有些穷人认为金钱比理想更可贵,但金钱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金钱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
金钱会使人堕落。
《骆驼祥子》赏析篇3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
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
老舍小说《骆驼祥子》赏析——从人性和悲剧方面分析
![老舍小说《骆驼祥子》赏析——从人性和悲剧方面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1b76c4ce2f0066f5332230.png)
M UD A N 《骆驼祥子》是老舍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
全文通过对车夫祥子的描写,揭示了旧社会“它不让人有出路”“把人变成鬼”,是一个悲剧小说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文章不仅表达了祥子的悲剧,更表达了传统中国文化和整个社会的悲剧。
《骆驼祥子》以祥子的奋斗、挣扎和蜕变为主要线索,刻画出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罪恶行径,展现出一幅复杂而广阔的社会图景。
这部悲剧小说不仅揭露了黑暗的社会,而且传达出老舍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有善良、奉献、坚持的美好一面,同时也有贪婪、欺骗和自私的丑陋一面,呈现了人性的多重性。
祥子是本书中的主要人物,他的悲剧有他的性格原因造成的,祥子只关心自己和车,别的事情他一概不放在心上。
在面对整个的社会的强大压迫时,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取得成功。
在这本揭露时代和社会悲剧的小说中,老舍先生通过刻画出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批判旧社会的同时,也将他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化入其中,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在文中,人性的美好与丑恶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为了生存、为了荣华富贵而不择手段,有人仍然坚持自我,保持美好,而这一切都被处于当时社会的老舍先生一一见证。
一、《骆驼祥子》的人性解析(一)人性的本质——对欲望的执着在《骆驼祥子》这本长篇小说里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老舍小说《骆驼祥子》赏析——从人性和悲剧方面分析牛力莹丹牡51文学评论W E NX U EPIN GL U N欲望所驱使,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那种超脱、淡泊的人格,这也是老舍先生对人性进行冷静的拷问之后的必然结果。
无论是来自乡村的、老实憨厚的祥子,还是小说中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刘四爷,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团属于自己的欲望之火,祥子进入城市之后,渴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刘四爷是车厂的老板,总是想着车子的成本和收入,希望从车夫中剥削到更多;虎妞则对性欲有着极为强烈的渴望,总想着把体格健壮的祥子“据为己有”,还有二强子、阮明等等。
名著赏析解读骆驼祥子中的社会变革
![名著赏析解读骆驼祥子中的社会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4b4a65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3.png)
名著赏析解读骆驼祥子中的社会变革《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所著,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北京的社会变革为背景,通过描述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和经历,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固化、生存现实以及个人命运的悲剧。
本文将对《骆驼祥子》中的社会变革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人性、人生和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阶级固化与社会变革在骆驼祥子的时代,中国社会呈现出极度的阶级固化现象。
上层社会的统治者以及富有的商人无法接触到贫困的底层劳动者,贫富差距悬殊。
这种固化的阶级结构导致了底层劳动者的无力改变自身命运的局面。
然而,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朝气蓬勃的社会变革的迹象。
二、祥子的人生变革之路骆驼祥子生活在贫民窟,他长期从事拉车的苦力工作,以期能够改变自己困顿的命运。
然而,尽管他努力工作、节省开支,但却始终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直到他遇到了晓霞,一个富有的生意人,他的命运才开始出现转机。
通过与晓霞的交往,祥子获得了一辆自己的车辆,开始自己的拉车生涯。
这标志着祥子个人命运的变革,也体现了社会变革的一面。
三、社会变革对人性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过程,不仅仅是对社会结构和制度的改变,更是对人性的考验和冲击。
在祥子的命运中,社会变革是以个人经历和命运的转折为媒介展开的。
在他设法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他逐渐变得冷酷无情,并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表明了一个人在面对生存问题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生活利益可能会失去原本的善良和正直。
社会变革时的人性迷失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四、社会变革对社会的影响《骆驼祥子》不仅仅是一部讲述个人命运的小说,更是对整个社会变革的观察与思考。
社会变革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发展。
通过对祥子命运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以及社会变革对于人类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性。
社会变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但也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总之,骆驼祥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尖锐时期。
《骆驼祥子》课文赏析
![《骆驼祥子》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f19904581b6bd97f19ea2c.png)
2.背景回放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1936年在青岛写 成。老舍从开始创作起,一直是以教书为正职,以写作为副 业。到了1936年夏,他辞去山东大学的教职,专心从事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写作,用他自己的话说,“《骆驼祥子》是我作职业写家的 第一炮”。但作品最初的创作诱因却是很偶然的,那是山东 大学的一位朋友来老舍家聊天,随便谈起他在北京时曾雇过 一个车夫,那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终 还是受穷。老舍当时就敏感地意识到“这颇可以写一篇小 说”。那个朋友紧接着又说了另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 抓走,又伺机逃出,还偷偷牵回了三匹骆驼。这简单的叙述 引起了老舍非常的兴趣,从春到夏,他入迷地搜集资料,构 思情节,他还写信给齐铁恨先生打听骆驼的生活习惯。老舍 虽身在齐鲁,但自幼所见旧北京下层社会的生活画面活跃在 他脑中,给了他灵感和生活背景,一部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中 心交织着北京穷苦社会世俗风情的作品很自然地构思完成了。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
人物 文段内容 性格特征 “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 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车到了 精明、有头脑 手,你干上一只黑签儿会,又不出利, 高妈 又是体面事,准得对你的心路!” “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 泼辣、有手段 搁下。” 苦口婆心传授放债经验。 祥子没有高妈那样的头脑,既不会放 祥子 债,也不愿起会。 祥子认为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稳当 高妈喋喋不休反衬祥子木讷 热心、周到、善于雄辩
呆板、拙直
小心、谨慎 木讷、口拙、不善言辞
骆驼祥子情节人物赏析
![骆驼祥子情节人物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c190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4.png)
骆驼祥子情节人物赏析《骆驼祥子》情节人物赏析。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的贩夫走卒——骆驼祥子的悲惨命运。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祥子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凉,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本文将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赏析,以探讨作品的深刻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小说的情节。
故事以北京城的胡同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贩夫走卒骆驼祥子的生活遭遇。
祥子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人,他靠着拉车谋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愿望,他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把自己的身体当作骆驼一样去耐劳。
然而,命运对他并不公平,他的车被人偷了,他的女人也离开了他。
在绝望中,他决定用自己的骆驼一样的毅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当他终于有了自己的车,却因为车祸而失去了一条腿,最终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小说的情节虽然简单,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通过祥子的遭遇,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例如社会的不公平、贫富差距、道德沦丧等。
祥子的命运就像是整个社会的写照,他所经历的磨难和不幸,实际上是整个社会阶层的痛苦和无奈的体现。
小说情节的设置,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禁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悲凉产生深深的思考。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小说的人物。
小说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和鲜活的形象。
首先是主人公骆驼祥子。
祥子是一个普通的贩夫走卒,他勤劳朴实,有着对生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用自己的骆驼一样的毅力去谋生,虽然遭遇了很多磨难,但他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他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读者,让人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敬佩。
除了主人公,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祥子的女人,她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她为了生计也不得不离开了祥子。
她的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妇女的悲惨处境和对生活的无奈。
另外还有祥子的邻居阿Q,他是一个典型的无赖形象,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对祥子造成了很多伤害。
骆驼祥子批注赏析
![骆驼祥子批注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584f6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8.png)
骆驼祥子批注赏析
1. 祥子那股子拼命劲啊,就像头倔驴拉不回来!你看他为了买车,起早贪黑地拉车,多执着啊!这就好像咱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一样,不拼不行啊!
2. 虎妞那厉害劲儿,真跟母老虎似的!她对祥子的感情,复杂得很嘞!这就像生活中那些爱恨交织的关系,让人又爱又恨,不是吗?
3. 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场景,哎呀,那叫一个惨!这不就跟咱遇到困难时一样嘛,咬着牙也得挺过去啊!
4. 那刘四爷,可真是个老狐狸!他对祥子的态度,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多让人捉摸不透啊!就像生活里那些心思难猜的人,真让人头疼!
5. 祥子的命运咋就这么坎坷呢?就好像被命运的大手推着走,无法反抗!这多像我们有时候面对生活的无奈啊!
6. 祥子和小福子的感情,多纯真啊!可为啥就不能有个好结果呢?这和现实中那些美好的爱情被破坏有啥区别?
7. 老舍先生把祥子的心理描写得太细腻了!让我们好像能钻进祥子心里一样,感同身受他的喜怒哀乐,这多厉害啊!
8. 祥子的车一次次被夺走,这打击多大啊!就跟咱精心呵护的东西被抢走一样,心疼死了!
9. 小说里的社会背景多黑暗啊,把祥子都快逼上绝路了!这不就像现实中那些艰难的环境会让人喘不过气来吗?
10. 骆驼祥子这本书啊,真的值得好好读一读!它能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缩影,也能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难道不是吗?
我的观点结论:《骆驼祥子》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背景描绘,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能从中汲取很多人生的经验和教训。
骆驼祥子赏析
![骆驼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a65e5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c.png)
骆驼祥子段落赏析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祥子的坚定性格与锲而不舍的精神他得另去找事;自然,他得一边儿找事,还得一边儿拉散座;骑马找马,他不能闲起来;在这种时节,他常常闹错儿;他还强打着精神,不专为混一天的嚼谷,而且要继续着积储买车的钱;可是强打精神永远不是件妥当的事:拉起车来,他不能专心一志的跑,好象老想着些什么,越想便越害怕,越气不平;假若老这么下去,几时才能买上车呢为什么这样呢难道自己还算个不要强的在这么乱想的时候,他忘了素日的谨慎;皮轮子上了碎铜烂磁片,放了炮;只好收车;更严重一些的,有时候碰了行人,甚至有一次因急于挤过去而把车轴盖碰丢了;设若他是拉着包车,这些错儿绝不能发生;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碰坏了车,自然要赔钱;这更使他焦躁,火上加了油;为怕惹出更大的祸,他有时候懊睡一整天;及至睁开眼,一天的工夫已白白过去,他又后悔,自恨;还有呢,在这种时期,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赏析:写祥子遇到无数的困难,突出祥子和当时人民生活的坎坷,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可是,谣言,他不信;他知道怎样谨慎,特别因为车是自己的,但是他究竟是乡下人,不城里人那样听见风便是雨;再说,他的身体使他相信,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他不是容易欺侮的,那么大的个子,那么宽的肩膀赏析:写出了祥子的自信,所以不相信谣言,也为下文车子被抢做铺垫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随着春麦一块儿往起长,麦穗与刺刀可以算作北方人的希望与忧惧的象征;祥子的新车刚交半岁的时候,正是麦子需要春雨的时节;春雨不一定顺着人民的盼望而降落,可是战争不管有没有人盼望总会来到;赏析:从侧面写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谣言吧,真事儿吧,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他不大关心战争怎样的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的田地,很驯顺的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因为缺雨,因为战争的消息,粮食都长了价钱;这个,祥子知道;可是他和城里人一样的只会抱怨粮食贵,而一点主意没有;粮食贵,贵吧,谁有法儿教它贱呢这种态度使他只顾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祸患灾难都放在脑后;赏析:写出祥子的乐观,也从侧面写出了战争的坏处,和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他越想着过去便越恨那些兵们;他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他们抢了去;只留给他青一块紫一块的一身伤,和满脚的疱不过,衣服,算不了什么;身上的伤,不就会好的;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赏析:写祥子几年血汗买来的车被抢还被打伤,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这一喊——虽然痛快了些——马上使他想起危险来;别的先不去管吧,逃命要紧赏析: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主题思想;这些日子,他的血似乎全流到四肢上去;这一刻,仿佛全归到心上来;心中发热,四肢反倒冷起来;热望使他混身发颤赏析:写出了祥子的激动和兴奋读后感1.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祥子是北京旧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车夫,善良,正直,他的理想是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他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但是那时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抓去打杂,更痛苦的是他的寄托-车,也被夺走了;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回到“仁和厂子”继续拉车;但是痛苦还没结束: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并诱惑他,祥子上了当,不得不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于难产;虎妞死后,小福子又表示和他一起过,可是当祥子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后去找小福子时,才知道小福子已进了“白房子”并上吊死了;从此以后祥子就堕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的;小说,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如果不是他们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吗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虽然这只是一本小说,但是它折射出了人性的懦弱,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但我们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慢慢改变;毕竟明天会怎样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今天;2.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拼命的赚钱,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祥子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小说还细致地描绘了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愿望所作的各种努力;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他怀有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看见过蚂蚱吗独自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叫小孩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光,谁也没法儿治他们”尽管这种提法还比较模糊,也没有在作品中进一步用具体的情节正面地表现出来,却仍然可以看出这是老舍探索劳动人民解放道路所得出的一个崭新的结论,显示了他过去作品中所没有的可贵的进展;3. 二十年代末期,北平,战乱,压迫,金钱,人力车夫……这所有的词融合在一起就是两个字--祥子;骆驼祥子;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农民--祥子,抛开除了自己就空无一人的家,到城里来,天天省吃俭用,拼命拉着赁来的车,没日没夜,为的只是能攒出钱来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三年在祥子的努力中一晃而过,他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车场主的气,他可以想怎么拉就怎么拉了可痛快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战乱中的北平危机四伏,正在拉车的祥子莫名其妙的就被军阀的乱兵抓了回去打杂,这一切的困苦祥子都能忍受,但最让他痛苦和愤怒的,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寄托--用三年的心血与汗水换来的新车,被抢走了;祥子历尽艰辛逃回了北平,在“仁和车厂”,压抑着满腔的悲怆和痛苦,继续拉着凭来的车;千辛万苦,当他终于在一个平和善良的人家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拉包月车的工作后,又因为雇主被特务盯上而被反动政府的侦探以“买命”的名义榨取了他仅有的一点点积蓄,同时也丢了那份安定的工作;面对这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沉重打击,他依然骄傲的抬着头;他是年轻气盛,高大健壮的祥子阿怎么能这么轻易的被困难打倒他不肯屈服;他要用自己的力气、自己的血、自己的汗来挣出自己和妻子虎妞的饭钱虎妞以低价为祥子买了一辆车,可本以为又回到从前的祥子却又不得不因为虎妞的丧事而再把车卖掉;祥子是个善良正直但很要强、肯奋斗的人,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场主刘四爷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因为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他不喝酒,不吸烟,没有沾染上一点点地恶习,可上天对这个可怜的老实人还是没有半点的怜悯;无数的打击、挫折,终于把祥子这个“铁打的”人的“铁打的”精神给碾压得粉身碎骨;他不再那么拼命的拉车,不再烟酒不沾,以前善良正直的祥子不见了,只剩下学会了吃喝嫖赌,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的行尸走肉;可就像作品中写的那样:“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祥子的堕落不是祥子的错,而是整个社会中的乌烟瘴气使原本善良正直的祥子变了质;祥子是一个悲剧,他用尽了所有的力,也吃尽了所有的苦,但却依然落了个两手空空;如果祥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许他就不会变成那样的“刺儿头”了;因为他是那样的要强、那样的善良、那样的正直,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放下一切我们也应当学习祥子的那种“吃得苦中苦”的精神,虽然未必“方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了,奋斗过了,便能问心无愧;4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平常他好象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扬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我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老舍《骆驼祥子》原文及赏析
![老舍《骆驼祥子》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0de14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9.png)
骆驼祥子祥子每天放胆地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考虑,兵荒马乱的时候,他照样出去拉车。
有一天,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他冒险把车拉到清华,途中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捉了去。
这些日子,他随着兵们跑。
每天得扛着或推着兵们的东西,还得去挑水烧火喂牲口,汗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灭了。
一天夜里,远处响起了炮声,军营一遍混乱,祥子趁势混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3匹骆驼。
天亮时,他来到一个村子,仅以35元大洋就把3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头儿。
一次,祥子突然病倒了,在一家小店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
他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
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民国以后,开了这个车厂子。
他在车租金比别人贵,但拉他车的光棍可以住在这儿。
刘四爷只有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女儿叫虎妞。
她长得虎头虎脑,虽然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刘四爷很喜欢祥子的勤快,虎妞更喜爱这个傻大个儿的憨厚可靠。
祥子回到人和车厂以后,受到了虎妞的热情款待。
祥子把30元钱交给刘四爷保管,希望攒满后再买车。
祥子没有轻易忘记自己的车被抢的事。
一想起这事,他心中就觉得发怵。
他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辆新车。
为此,他更加拼命地挣钱,甚至不惜去抢别人的生意。
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受了气,只待了四天就离开了杨家。
心事忡忡的祥子回到车厂已经是晚上11点多。
刘四爷离开家走亲戚去了。
涂脂抹粉,带着几分媚态的虎妞看见祥子,忙招呼他到自己的屋里去。
桌上摆着酒菜。
虎妞热情地劝祥子喝酒。
三盅酒下肚,迷迷糊糊的祥子突然觉得这时的虎妞真漂亮,不知怎地,便和她睡在一起了。
醒后的祥子感到疑惑、羞愧、难过,并且觉得有点危险。
阅读赏析《骆驼祥子》中虎妞的人物形象
![阅读赏析《骆驼祥子》中虎妞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51fbe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8.png)
阅读赏析《骆驼祥子》中虎妞的人物形象《骆驼祥子》中虎妞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形象。
她是一个性格强烈、独立自主的女性,但同时也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人。
她虽然身处贫苦,但内心却充满了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望。
虎妞在小说中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祥子去买自行车的路上,她的形象是一个泼辣、张扬的女人,她直接问祥子要不要和她搭伙生意,这种大胆的行为引起了祥子的注意。
虎妞在后面的故事中也展现了自己的坚强和勇气,她敢于和男人们抗争和斗争,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虎妞的悲剧也源于她过于渴望金钱和地位,她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这让她失去了自己最初的尊严和自由。
虽然她最终得到了金钱和地位,但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孤独,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虎妞的人物形象富有现实意义,她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女性,她的特点和经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生存状态。
她的形象也让人们反思自己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是否值得付出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 1 -。
骆驼祥子赏析
![骆驼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71e01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e.png)
骆驼祥子赏析
骆驼祥子赏析:《骆驼祥子》结构严整、主线分明,小说的展开很好地做到了前呼后应;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手段,细腻地描写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语言朴实自然、准确丰富、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人力车夫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创作对象。
老舍与众不同地放弃了评判者这一居高临下的姿态,真正深入到了祥子实实在在的生活,深人到了祥子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从而通过祥子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透过祥子的心灵来感受这个世界,使得车夫们的生活变得立体而细致,典型人物也因此而具有了心灵深度。
祥子来自农村,带着农民特有的质朴、固执和愚钝。
随着故事的展开,祥子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淳朴木讷一步步变得粗鄙不堪。
因为有着大量细致而立体的生活细节刻画,有丰富细腻的内心描写,他的堕落过程就更让人觉得是真实而必然的。
这也是其艺术感染力的基础。
小说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祥子个性沉默、坚韧乃至木讷,但心中却有杆秤,心理描写恰恰也就突出了他的这种性格。
老舍没有局限于直接的剖析,写出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而是结合着情节的发展,采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来刻画他的心理变化:或通过简短的对话来表现,或通过具体细微的动作来揭示,或借助别人的眼睛和话语来反映,或借助景物的变化来衬托。
这样的心理描写,既贴近了人物性格,又联系了情节发展,从而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立体而
丰富的祥子的内心世界。
骆驼祥子的对比加赏析
![骆驼祥子的对比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0c4a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a.png)
骆驼祥子的对比加赏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描写了一个普通的北京市民骆驼祥子的生活遭遇和心灵历程。
在小说中,作者鲁迅通过对骆驼祥子的塑造和对比,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哀,引起了读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骆驼祥子和其他人物的对比。
在小说中,骆驼祥子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人,他靠着拉车为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与之相对比的是,小福子是一个贪婪自私的女人,她利用骆驼祥子的感情和身体,最终将他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另外,骆驼祥子和福贵也是鲜明的对比。
福贵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他可以随意挥霍金钱,而骆驼祥子却要为了生计而艰难地奔波。
这些对比,使得骆驼祥子在小说中显得更加不幸和可怜,也更加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骆驼祥子的内心世界。
在小说中,骆驼祥子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人,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然而,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冷漠却让他的梦想变得越来越遥远。
在生活的磨砺中,骆驼祥子逐渐变得愤世嫉俗,他开始变得冷漠和残忍,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内心的变化,使得骆驼祥子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也更加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骆驼祥子的命运。
在小说的结尾,骆驼祥子因为一场意外而丧失了自由和尊严,最终沦为了社会的弃儿。
他的命运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哀和心痛,也让人对社会的冷漠和残酷深感震惊和愤怒。
通过对骆驼祥子的命运的描写,作者鲁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也引起了读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骆驼祥子的对比加赏析,不仅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哀,也让人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骆驼祥子的塑造和对比,作者鲁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充满人性悲剧的形象,也让人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希望我们能够从骆驼祥子的故事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也希望我们能够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骆驼祥子结构特点概括
![骆驼祥子结构特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c08704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c.png)
骆驼祥子结构特点概括
《骆驼祥子》的结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以写人为中心,围绕人物的命运来展开情节。
小说以祥子的生活遭遇为描写重点和结构中心,通过祥子买车、卖车“三起三落”的奋斗、挣扎、堕落过程来展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完整过程及其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
2.采用双线交织的紧凑结构,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同时以他和虎妞的“爱情”纠葛为中心,两线交织,单纯中略有错综。
这种结构方式使得小说情节紧凑集中,布局妥帖,既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又自然地揭示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和社会意义。
3.主线分明,不蔓不枝,情节丰富。
整个故事都围绕着祥子悲剧的性格讲述、发展,并将旧中国广阔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种单一与复杂、严谨与疏放相互融合的结构特点,使得小说既单纯又含有复杂的因素,颇具艺术魅力。
4.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发展变化。
作品对祥子的肖像描写和心理刻画非常出色,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
5.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
厚的生活气息。
作者运用经过加工提炼的北京口语,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了北京地区的自然风景画和底层社会的风俗画,使得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综上所述,《骆驼祥子》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人物为中心、双线交织、主线分明、善于刻画人物心理和语言朴实自然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成为一部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
《骆驼祥子》段落赏析
![《骆驼祥子》段落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01bf3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d.png)
《骆驼祥子》段落赏析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
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
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
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赏析:祥子为了“买车”而牺牲了许多许多,它用三年时间才买到它,当然激动不已,从他的语言、动作、想法上都可以看出他的心情。
至于“祥子买车的日子也是他的生日”,虽说这只是个巧合,但可见老天爷在暗中帮祥子呢。
读到这段话,谁都会为祥子的成功而高兴,给他庆祝。
这就是老舍这个“人民艺术家”语言的'魅力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骆驼祥子》创作背景及作品赏析
![《骆驼祥子》创作背景及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6cfb0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8.png)
《骆驼祥子》创作背景及作品赏析《骆驼祥子》创作背景及作品赏析导语:《骆驼祥子》小说主人公祥子被公认为现代文学史上苦力的代名词,人们从这一作品中感受到艺术的巨大力量和深远影响,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吸引力。
yjbys小编整理了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作品赏析,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创作背景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
作者曾受英国作家狄更斯影响,创作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等带有狄更斯式写作技巧的作品,也写过一些幽默嬉笑的作品,如《猫城记》等。
但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热情选择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反映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作品赏析作品主题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本文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
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
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
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整体解读总体框架:祥子的三起三落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
《骆驼祥子》鉴赏
![《骆驼祥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b16e53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b.png)
《骆驼祥子》鉴赏《骆驼祥子》鉴赏《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骆驼祥子》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骆驼祥子》鉴赏篇1主题思想《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是共同的。
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
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
《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
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战乱导致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
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分子到头来都逃脱不了祥子一样的命运,除非他们认清楚自己的现状,联合起来推翻那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
作者带着对民族、文化的出路的关切来剖析祥子的命运,既从传统文明中的积极因素出发批判现代畸形文明的负面效应,为传统美德的沦落而痛惜,又不满于祥子身上所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诅咒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又痛心于无知、愚昧的善良民众在病态的旧社会的堕落。
作品创作一、突出祥子的好人性格《骆驼祥子》文本中,初进城的祥子几乎是完美的,是个绝对好人,他善良、勤劳、坚毅,并且又有着强健的身体和明确的生存目标。
正如作品所写:这个小伙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和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骆驼祥子第21章赏析
![骆驼祥子第21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f0f9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2.png)
骆驼祥子第21章赏析1. 章节概述本章是《骆驼祥子》中的第21章,是整个小说的高潮之一。
本章主要描述了祥子被骗后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决策。
2. 祥子的心理变化2.1 感到被背叛的痛苦在前几章中,祥子被房东骗走了他辛苦攒下的积蓄。
这次的财产损失给了祥子巨大的打击,让他感到被背叛的痛苦。
祥子曾经对人性抱有一定的信任,但这次的经历让他对人失去了信心。
2.2 对现实的逐渐接受在失去所有积蓄之后,祥子逐渐意识到现实的残酷。
他明白自己没有办法依靠别人来生存,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
这种对现实的接受使得祥子变得更加坚强,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命运。
3. 祥子的决策与行动3.1 决心去偷车为了生存,祥子决定去偷车。
他清楚这个决定的危险性,但也意识到这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祥子决心通过偷车来赚钱,尽快恢复自己的经济状况。
3.2 勇敢面对风险虽然偷车是一项非法行为,但祥子并不畏惧风险。
他已经处在了无路可走的境地,只能勇敢面对这个挑战。
祥子深知自己的行动可能会有不好的结局,但他愿意冒这个险,为了给自己寻求一线希望。
3.3 聪明的策划和执行祥子在偷车过程中展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
他深谙这个行业的规则,能够根据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他知道时机和场合,选择合适的目标并执行完美的计划。
这些聪明的策划和执行为他成功偷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 成功与失败4.1 偷车成功通过自己的努力,祥子成功地偷了一辆车,并将其卖掉获取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次成功让祥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开始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摆脱贫困,实现自己的梦想。
4.2 失败的代价然而,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祥子在接下来的一次偷车中被抓住,遭到了严厉的惩罚。
这次的失败让祥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判处了劳教并失去了自由。
5. 祥子的成长与坚持5.1 成功与失败的教训尽管祥子在偷车中遭遇了失败,但他从中吸取了宝贵的教训。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谨慎和机智,不能被过度自信蒙蔽了判断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祥子的经历:祥子生活在20世纪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当时军阀混
战,民不聊生,农村经济破产,城市工业凋敝,他从农村来到城 市谋生,“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他把能买一辆车作为生 活目标,幻想着有了车就如同在乡间有了地一样,能凭着自己的 勤劳换取安稳的生活。经过3年的艰辛,祥子终于买下一辆新车, 不料才半年就被匪兵抢去。他虎口逃生,路上捡到3匹骆驼,卖了 30块钱,准备积攒着买第二部车,但是辛苦攒来的钱,不久就被 孙侦探抢走。而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喜欢祥子,祥子虽然 讨厌她又老又丑,却也防不住诱惑的陷阱,在虎妞的诱骗之下, 祥子不得不与她结婚,并用她的私房钱买下了第三部车。可是好 景不长,不久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只得卖掉车子料理丧事。小 福子的出现给了祥子希望。她愿意嫁给祥子。可是祥子财力甚微 ,只能等挣够了钱,再回来娶她。当祥子最终回到小福子家时, 沦为妓女的小福子以不堪忍受妓女生活,上吊自杀了。此时的祥 子悲痛欲绝,他心已死,所有的希望全部破灭了。祥子也在这几 年的折磨中浪费了青春年华,于是,他真正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 鬼”。祥子的这一生也称得上坎坷。在这坎坷中他奋起过、也堕落 过。不过最终祥子的性格弱点使祥子堕落,祥子的一生成了一个
一个由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 的小伙子就这样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混混 ,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 起来。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 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祥子性格特征
1、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吃苦耐劳、顽强奋斗的祥子 起初,祥子是一个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并追求独立的人。在他 的身上随时散发出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来,他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 憬和向往,装着一颗顽强拼搏的心上路了。为了自己的目标,他吃 苦耐劳、顽强奋斗,在拉车的同伴中,他拉的又快又稳,座客至上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努力工作凑足买车的100块钱!经 过3年的努力他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他为了追求梦想的顽强奋斗精神。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 许多优秀品质,他拉车出了事,自己被摔得很重,但是他首先想到 的是曹先生,当曹先生被特务追捕躲避在外时,祥子承受着自己被 劫财的痛苦,还一心想着怎么不辜负曹先生的嘱托看好曹宅。而当 祥子在茶馆中看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老马、小马两人在寒夜中饿得 发晕时,他便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买来了包子……看到了这些,都使 我们深深的感觉到来自祥子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温暖以及他作为一个 劳动者的美好心灵。祥子就是以他这些可贵的品质支撑着他为了梦 想,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着。
好段赏析: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 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 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 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 ,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 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 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 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 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 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 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 ,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骆 驼 祥 子
内容简介
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经济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 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 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 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 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 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 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 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 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 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 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 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 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 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
祥子过去是要强的人!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 扣出每一点钱,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车夫强座,没 命的拉车,甚至连一口好茶也不愿喝,他把自己 当作铁打的,拼命攒钱。事情却常常不如人愿, 所有的意外都与愿望悖道相驰。祥子的见闻和经 历将他磨砺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学会了所有的恶 习,学会了和巡警找别扭,学会了保养自己,成 了一个混日子的车夫。有时他也曾想过应该好好 的生活,一想起他自己的经历就没了信心,要强 又怎样呢,到头来还不是和其他人一样,还不如 趁早快乐一天是一天。直到最后,连他最后的寄 托--小福子也离开了这世界,他彻底的绝望了。
主要人物
虎妞
虎妞是车行老板的千金,有着于其他小姐 不同之出,她性格泼辣,但对祥子又有温柔一 面,她管理能力强,差不多整个车行都靠她一 人搭理,而且业绩不俗。她和祥子的结合没有 得到家人的祝福,但她又义无返顾的跟着祥子 。在当时的社会中这种爱情应该得到歌颂,应 是美满幸福的,但虎妞依然只懂得享受,最后 难产而死,祥子依旧拉车,要完成自己的目标 。
可是他也是一个自私、堕落的人。虎妞的死就是一个 很好的例子。当虎妞撑不住时,祥子听到从医院请医生 回来的小福子说请医生大概要几十块时,“祥子没办法, 只好等着该死的都死吧”。其实,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 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自私。 祥子在当时已没了钱,可是当虎妞和即将出生的孩子命 在旦希时,他完全可以把车卖了,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 。在生命与金钱面前,他还是选择了身外之物,而不顾 生命的意义,他已成了钱的附属品,一切听从它的支配 。对于这样自私的人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沉思以及对我 们对于人性的深刻认识。祥子正是因为这一系列与生俱 来的性格,让他最终堕落下去。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 此乃至理。祥子的心已死,对这个庸俗腐朽的社会已不 在抱有任何希望,对于自己更是如此,所以自暴自弃, 终至走向沉沦和毁灭。
总体框架: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 块钱,买了辆 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 ,第二次希望 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 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命运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好段: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 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地看着烟头上那 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地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 ,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 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来! 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 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 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老 婆也没了!虎妞虽然厉害,但是没了她怎能成个 家呢?看着屋里的东西都是她的,她本人可是埋 在了城外!越想越恨,泪被怒火截住,他狠狠地 吸那支烟,越不爱吸偏要吸。把烟吸完,手捧着 头,口中与心中都发辣,要狂喊一阵,把心中的 血都喷出来才痛快。
好段:病过去以后,他几乎变成另一个人。身量
还是那么高,可是那股正气没有了。肩头故意地 往前松着些,耷拉着嘴,唇间叼着支烟卷,有时 候也把半截烟放在耳朵上夹着,不为那个地方方 便,而专为耍个飘儿。他还是不大爱说话,可是 要张嘴的时候也勉强的耍点俏皮,即使说得不圆 满利落,好歹是那么股子劲儿。心里松懈,身态 与神气便吊儿郎当。 感想: 祥子原来多憨厚、多体面呀!现在变成了十足的 混混模样,弓着背,叼着烟,蓬着头,还在耳朵 后夹着半根烟。说话也没有那么直白,老实了。 圆溜溜的,装腔作势。
骆 驼 祥 子
老 舍 著
老舍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字 “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 常用的笔名。满族人。出生在北京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在 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 他在国外时,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 名著,开始了小说创作.到了三十 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于1930 年创作了短篇小说《赶集》、《樱 海集》等。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 己的典型代表作《骆驼祥子》。
好段赏析: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 “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 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 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 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赏析:祥子为了“买车”而牺牲了许多许多, 他用三年时间才买到它,当然激动不已,从 他的语言、动作、想法上都可以看出他喜悦 的心情
小说名片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 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 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 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 、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 ,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 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 人民的深切同情。另有同名电 影、电视、话剧等。
骆 驼 祥 子
长的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她是个办事的好手,爽 快和利落。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 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 女,将人和车厂管理的井井有条。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 一场骗局,却没料到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她还是骗取祥 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下她不管,卖了 厂子到外地去了。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 了。她的形象最鲜活。是“母夜叉”,谁得罪了她,她就 会骂街。和祥子说话时半笑半傲的口气,在书里是那么生 动。要不是说她的年龄,我准以为是十八、九岁不懂事儿 的女孩儿。但回想她想出的骗局,演出的戏,她和老爷子 顶嘴的词儿,又觉得老练。 同虎妞也有传统的一面。她没遵从三从四德,但她 价值观、人生目标也没突破相夫教子那一套。
2、自私、狭隘、保守、堕落的祥子
勤劳进取的祥子,在祥子的身上存在着与身俱来的小 农意识,使他无法看清这个灾难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威 胁着像他这样的弱者,他无法认识到他所处环境的危险 。在那个混战不断骚扰着人们生活的军阀混战时期,如 果他自身具备着看清周围环境险恶的能力,那么他连人 带车被抓去的灾难就不会发生了,如果他听从方太太的 话把攒的钱存入银行,那么即将攒够了的买车钱,也就 不会被孙侦探诈了去,追根究底,是祥子自身狭隘的眼 光、保守的思想害了他。或许,祥子拥有这种狭隘的眼 光、保守的思想是因为他来自农村,接触的事物较少, 接受能力低,但是即使接触到了新的事物,祥子也不会 去试着接受。祥子如此面对新事物,也是由于他骨子里 散发出来的狭隘、保守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