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目录
一绪论 (1)
二系统分析 (1)
2.1可行性分析 (1)
2.1.1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1)
2.1.2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1)
2.1.3社会的可行性分析 (2)
2.2数据字典 (2)
2.2.1数据项名 (2)
2.2.2数据结构 (2)
2.2.3数据流 (3)
2.2.4数据存储 (3)
2.2.5处理过程 (3)
2.3系统功能框架图 (3)
2.4系统流程图 (4)
2.5 数据字典 (5)
三概念结构设计 (7)
3.1系统模块分析 (7)
3.1.1登录管理 (7)
3.1.2学生信息管理 (7)
3.1.3考核信息管理 (7)
3.1.4用户管理 (7)
3.1.5班级信息管理 (8)
3.2系统功能结构图 (8)
3.3 E-R图 (9)
四逻辑结构设计 (10)
五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12)
5.1系统功能模块图 (12)
5.2系统功能界面截图 (12)
六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一绪论
当今社会中,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Windows系统的推出使电脑从高雅的学术殿堂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各行各业的人们无须经过特别的训练就能够使用电脑完成许许多多复杂的工作。
然而,虽然现在世界上已经充满了多如牛毛的各种软件,但它们依然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特殊需要,人们还不得不开发适合自己特殊需求的软件。
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的信息管理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而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二系统分析
2.1可行性分析
2.1.1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21世纪以来,人类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及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使原本的旧的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
许多人还停留在以前的手工操作。
这大大地阻碍了人类经济的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高度强烈的时间观念,学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为学校办公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1.2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该系统是根据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编程技术而开发设计的,能符合各种技术要求,拥有较高的存储能力、较高的处理速度、较为安全的信息保护。
该校为该系统的开发提供软件、硬
件技术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购买较为先进的技术、配置性能好的计算机设备,且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经培训后掌握了丰富的管理知识、系统操作知识,能在系统运用阶段很熟练地运用该系统,即使遇到了简单的技术问题,也能很快地自行解决。
所以,该系统在技术方面具有可行性。
2.1.3社会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国内大学以及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网上注册,网上查询等一系列的网上信息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成绩查询,使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学校的教师信息,老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成绩出来后,通过网络管理录入学生的成绩,如果需要查询某学生的信息,只要有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即可,节省许多人力物力。
2.2数据字典
2.2.1数据项名
数据项含义:唯一标识每一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数据类型:字符型
长度:8
取值范围:00000~99999
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无)
2.2.2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名:学生
含义说明:是学籍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一个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一些学生基本资料
2.2.3数据流
数据流名:课程
说明:学生所选课程信息
数据流来源:“学生课程”处理
数据流去向:“学生课程”存储
组成:学号,课程号
2.2.4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名:学生课程
说明:记录学生所选课程的成绩
编号:(无)
流入的数据流:课程信息,成绩信息
流出的数据流:课程信息,成绩信息
组成:学号,课程号,成绩
数据量:50000个记录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2.2.5处理过程
处理过程名:学生课程
说明:学生从可选修的课程中选出课程
输入数据流:学生,课程
输出数据流:学生选课
2.3系统功能框架图
图2.3 系统功能框架图
2.4系统流程图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系统初始化时,有一个默认的“系统管理员”用户Admin,由程序设计人员手动地添加到数据库中。
Admin用户可以创建用户、修改和删除用户;普通用户则只能修改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判断密码正确后,用户可以进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进行学生信息管理,进行相关操作。
操作结束后,注销退出系统,结束用户对学生信息的管理。
2.5 数据字典
数据词典是对数据流图上所有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集合,在系统分析时,数据词典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含关于系统的详细信息。
在结构化分析中,数据字典的主要功能是给数据流图上每个成份给予定义和说明。
它有利于会员更清楚的了解系统的结构体系,很清晰的说明了当前系统的总体概况,有利于会员和设计者的及时沟通。
数据项名:学号
数据项含义:唯一标识每一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数据类型:字符型
长度:8
取值范围:00000~99999
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无)
数据结构:以“学生”为例
数据结构名:学生
含义说明:是学籍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一个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一些学生基本资料
数据流:以“课程”为例
数据流名:课程
说明:学生所选课程信息
数据流来源:“学生课程”处理
数据流去向:“学生课程”存储
组成:学号,课程号
数据存储:以“学生课程”为例
数据存储名:学生课程
说明:记录学生所选课程的成绩
编号:(无)
流入的数据流:课程信息,成绩信息
流出的数据流:课程信息,成绩信息
组成:学号,课程号,成绩
数据量:50000个记录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处理过程:以“学生课程”为例
处理过程名:学生课程
说明:学生从可选修的课程中选出课程
输入数据流:学生,课程
输出数据流:学生选课
2.6系统数据流图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如图2.6所示,主要描述了学生,管理员,信息文件和系统之间的操作流向。
登录查询登录查询
反馈信息
图2.6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三概念结构设计
3.1系统模块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网站主要提供学生信息的管理以及课程信息管理与考核管理等,主要界面包括登录管理界面、学生信息管理界面、考核信息管理界面、用户管理界面以及班级信息管理界面。
具体描述如下所示:
3.1.1登录管理
用户名及密码验证处理
3.1.2学生信息管理
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维护,功能如下:
(1)录入学生个人信息
(2)学生信息列表及修改、删除处理
(3)学生信息查询
3.1.3考核信息管理
实现学生年终考核信息的管理,功能如下:
(1)学生考核处理。
(2)考核结果查询。
3.1.4用户管理
实现网站用户信息的维护,功能如下:
(1)用户的添加与删除。
(2)用户密码修改。
3.1.5班级信息管理班级及专业信息的添加与删除。
3.2系统功能结构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图如图3.2.1所示:
图3.2.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图
信息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图如图3.2.2图3.2.3所示:
图3.2.2 信息管理模块
图3.2.3 成绩管理模块系统功能总图如3.2.4所示
3.2.4系统功能总图
3.3 E-R图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E-R图如图3.3所示:
图3.3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E-R图
四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过程就是把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的过程。
由于关系模型所具有的优点,逻辑设计可以充分运用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使设计过程形式化地进行。
设计结果是一组关系模式的定义。
如下图
图4.1 关系模式图
五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5.1系统功能模块图
5.2系统功能界面截图
图5.1系统功能模块图
图5.2.1登陆界面
图5.2.2管理员登陆界面
图5.2.3 添加学生信息界面
图5.2.4 学生姓名查询界面
图5.2.5 管理员登陆及管理用户界面
六总结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为其他系统(如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学校档案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总务后勤管理系统等)提供学生的基本信息,同时它也需要如教学管理系统提供课程设置数据等。
这些系统在具体应用中构成一个大系统,相互调用对方的数据。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设计并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次设计和开发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符合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的规定,满足对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系统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和维护。
SIMS通过教育网络或互联网把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汇聚起来,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全面及时的学生信息,方便管理,同时亦可通过校园网扩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共享学生信息。
通过自身百度搜索,解决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使系统更好的运行,自身也更加深刻了解了ASP编程。
参考文献
[1]鲍嘉,《DreamWeaver全新网页制作大全》[M]..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2006。
[2]袁理,《ASP 完全自学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3]叶子青,《ASP 网络开发入门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
[4]刘瑞新,《ASP 动态网站开发》[M]..机械工业出版社。
[5]张景峰,《ASP 程序设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6]蒋学英,《Web 数据库设计与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