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年级第二卷数学全卷分析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
综合应用”。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
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积极收集相关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别和处
理能力。
约80%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有良好的写作习惯。
但是一些不能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发展。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独立实践掌握基本技能;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数学实践中。
学生具有良好
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很高的兴趣,大约30%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有很
好的发展。
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学习方法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
本学期需要进一步培
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尤其是那些不愿意做作业的学生和那些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学生,应该适当降低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目标和要求:
数与代数:
1.对计算器有初步了解,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能够使用计算器计算大数,通过计
算探索和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况,体验用字
母代表数字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代表数字、常用的定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习
根据字母取值,找出包含字母的公式的值。
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含义。
理解
小数加减的含义,学习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和小数加减的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
字母表示。
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
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经
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通过
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
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建立代数思想。
体验数学方法,如猜想、验证、比较和归纳。
在学习用字母表达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实现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小数的含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索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空间与图形:
1.体验从具体物体中提取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操作识别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间的差小于第三条边。
要明白,当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组物体时,你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概念,提高初步推理能力。
学会欣赏数学中的生活之美。
统计与概率: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值的含义,学习“更复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用平均值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个数量进行数据统计,了解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来实现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实践活动:
巩固数据收集的一般方法,初步了解实践活动中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认识多边形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教学法
教学改革设想: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意识。
把握好动手实践的“度”,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
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
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每个单元的课程表:
课时安排建议
本教材安排60学时的教学内容,本学期约25%的教学时间留作流动使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
教材各部分的教学时间建议如下,以供参考。
泰山的一棵古树-计算器2类2节能减排-用字母代表5类3快乐农场-操作法则9类4熟练工匠-知道多边形9类密集布局图形1类5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2类6有趣的拼接-观察对象2类7奇怪克隆牛-小数加减6类1类智慧方块
八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6课时消费知多少1课时九回顾整理--总复习6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授了解计算器,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四次大运算和同一级别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在第二次教学中,利用计算器进行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
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动活泼,充满竞争心理,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已经了解了计算器,所以我在这门课上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对计算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计算器计算的优势,进一步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排课:2学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科书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
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已经了解了计算器,所以我在这门课上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学生能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并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
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
难点:能够使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定律,
并为教学做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老师准备了一些关于计算器的信息。
教学过程:第一,自学提问
课前小研究
“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门票总收入约1253万元。
各景区门票销售情况见下表。
景区名称:桃花峪天外村红门天柱峰。
票价(元/人)80806060人20840710307286013480。
你能问什么问题?你能自己回答吗?试试
我的问题是:我是这样解答的: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器基本键的名称和功能2。
能够使用计算机计算大数2。
团体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相互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
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
三、交流提升1、展示交流:
预设:(1)桃花屿的总收入是多少?××××贰万捌佰肆拾×80=(2)平均每天的
门票收入是多少?12530000÷7=(元)
(3)“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工共接待游客多少人?”20840+71030+72860+13480=(人)(4)……
老师:这太难计算了!你能用计算器帮我们计算吗?3.你对计算器了解多少?(让同
桌的学生互相交谈)
4、集体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
)
5.我们学习了计算器。
我们能试着用计算器计算吗?(1)选择几个问题:
12530000÷7=计算。
(2)重点讲评,指名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议。
5.想一想:当你使用计算器时,你有什么问题?(分组写下问题。
)4、符合性测试
1、(1)计算p5的第1题。
(2)师生第二次竞赛:第一组:左边的五个题第二组:
右边的5个题2、简单应用
据统计,一个开着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会滴水0.66公斤。
(1)根据这个计算,一
年会浪费多少公斤水(按365天计算)?(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并报告结果)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约重19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3)对
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
(4)如果这些水是用来饮用的,你知道学校的几个班级可以消耗多少水吗?(课后,你可以向校务办公室索取信息并计算结果。
)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用计算器计算下
列问题:41×6=246441×6=2646441×6=26646441×6=266646
(2)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交流)(3)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直接
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44441×6=26666464444441×6=2666664644444441×6=266666646
(4)上面写的答案正确吗?你能验证什么方法?(5)使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来验
证结果的正确性。
(6)请你运用发现的规律,自己写出几个算式。
(小组交流)3、用计算器算出泰山
门票的总收入是否是12530000元。
五、总结拓展
你从今天的学习中得到了什么?你还认为呢?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