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杨选育与繁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枫杨选育与繁殖技术
枫杨在庄河地区已有上百年栽植历史。
经过与其他树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树种在本地区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等优良特点。
1 选育品种的亲本来源
属本地乡土树种,来自于庄河市荷花山镇万亿村。
1.1 品种特性
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
老树皮浅灰至深灰色,纵裂。
小枝灰色有毛,皮孔明显,叶痕肾形或倒心形。
裸芽密被锈褐色毛,叶轴具窄翅。
喜光树种,但较耐荫,深根性,主根明显,侧根发达,萌芽力强,耐水湿,但不耐长期积水和水位过高之地,在油沙土上生长良好。
对二氧化硫及氯气抗性弱。
该树种是营造河岸固堤林,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树种,具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强,对病虫害自然灾害具有较强的抗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2 选育过程
2.1踏查选择优良林分
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踏查选择优良林分。
1990年~1995年,经过踏查,选中荷花山镇万亿村200亩地的材质好、干形通直而无缺陷、自然整枝好、冠幅小且无病虫害的,进入或即将进入盛果期的壮龄林,作为枫杨优良林分。
2002年该林分通过申报成为国家级庄河枫杨采种基地,2007年对该林分生产的种子进行林木良种审定,被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良种;第二阶段是深入研究阶段。
2002年至今,对种子处理、育苗技术、幼林抚育、子代测定和区域试验、苗木快繁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多年来,经过留优除劣疏伐、子代测定、树种比较测定等研究,该树种已经得到广大园林工作者和从业人员的喜爱,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2.2 设立标准地,划分树木等级
1996年,在优良林分内设立20米×30米的标准地,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把标准地内的树木按胸径和树高划分五个等级,一级树木树高17米,胸径20厘米。
详见表1,差异显著。
1997年,对优良林分内的树木进行每木检尺,然后根据树高、胸径两个指标,划分树木等级,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树木450株(树高17米、胸径20厘米)、二级标准的树木750株(树高16米、胸径18厘米)、三级标准的树木300株(树高15米、胸径14厘米)、四级标准的树木600株(树高14米、胸径12厘米)、五级标准的树木900株(树高13米、胸径10厘米)。
详见表2,差异显著。
2.3 留优除劣疏伐,改建母树林
1998年,对优良林分内的四级和五级的树木进行疏伐,只保留一级、二级和三级树,改建成母树林。
郁闭度不低于0.5~0.6为宜,在母树林四周设置防火带以防山火和人畜为害。
疏伐结果见表3,差异显著。
2.4 采集母树林种子,开展育苗子代测定及区域测定
2000年9~10月,在万亿村采集母树林和普通林分(非母树林)的种子,麻袋装,庇荫处雪藏。
2001年2~3月春播时先用60℃~80℃温水浸种,冷却后换清水浸种1~2天,然后按20~25厘米行距条播,育苗60亩,每亩播种8~10公斤,场圃发芽率30%~60%。
发芽后幼苗高达10~15厘米时,进行间苗。
每亩产苗量为0.8~1.5万株。
秋季进行生长测定,母树林种子的苗木当年生平均高度35厘米,普通林分种子培育的苗木平均高度32厘米;前者平均地径2.0厘米,后者平均地径1.88厘米。
发现母树林的种子比非母树林的种子具有明显的优势,同为一年生的苗木高度相差达到5%,粗度相差6%。
同期采集母树林的种子在万亿村进行了树种间造林对比测定,在五道村、二道沟村、盐场村、矫沟村等四个地点进行了母树林种子和普通种子的造林对比试验,母树林种子长势良好。
3 对比试验
3.1 与其他树种比较
2000年10月份采集枫杨种子,2001年进行播种育苗。
2001年,在荷花山镇万亿村河岸选择30亩,造林密度为2米×2米。
栽植一年生杨树、柳树、枫杨等苗木,进行树种间生长对比试验。
树种间生长对比试验的田间试验设计是3个处理,32株小区,随机排列,208次重复。
树种间生长对比试验的结果差异显著,见表4。
通过不同树种的栽培对比试验得出:枫杨的年均高生长量分别为柳树、杨树的106%和112%。
径级生长量分别为柳树、杨树的109%和118%,实践充分表明,枫杨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3.2与普通枫杨种子比较
2000年在万亿村采集母树林和普通林分的种子进行育苗和造林等子代和区域测定。
2001年在蓉花山镇五道村、保护区二道沟村、瓦房店盐场村、普兰店矫沟村等四个地点进行了母树林种子和普通种子的造林对比试验。
2015年对四个试验点的树高和胸径进行了测定,母树林子代生长量高于对照普通林分子代,树高高于对照6%,胸径高于对照7%。
结果表明,庄河枫杨具有速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好等综合优良特性或品质,从2017年开始用于大面积造林绿化。
3.3繁殖技术要点
播种育苗,春播。
春播时(2~3月)先用60℃~80℃温水浸种,冷却后换清水浸种1~2天,然后按20~25厘米行距条播,每亩播种8~10公斤,场圃发芽率30%~60%。
发芽后幼苗高达10~15厘米时,进行间苗。
每亩产苗量为0.8~1.5万株。
1年生苗高1.5~2米,地径1~2厘米,可出圃栽植。
选林地要求深厚、肥沃、湿润,且不积水。
一般都选在水旁栽植,例如山谷溪涧、江河两岸滩地,穴的深度和直径40~50厘米。
穴距3~4米。
成带成片造林时,密度宜较大,以抑制其侧枝生长,等郁闭之后,再分期间伐。
培育中,大径材,平地通常采用的选林密度为1.5米~2米×2米~2.5米。
参考文献
[1]汪佑宏,洪安东,徐斌,刘杏娥.不同淹水程度对长江滩地枫杨组织比量的影响及变异[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04).
[2]李纪元,潘德寿,饶龙兵.枫杨种源苗期生长节律及生物量预测[J]. 浙江林业科技,2001,(01).
[3]李纪元,饶龙兵,王惠雄,潘德寿.枫杨种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地理变异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