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带习中带教老师不应忽略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带习中带教老师不应忽略的细节
【关键词】临床带教;护士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过程[1]。
为了能让护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对带教老师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带教老师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表达能力,操作正规,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带习,同时对诸多细节也不能忽视。
护理工作注重细节。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2]。
通过多年的带教和观察,本文就临床带习中带教老师易忽略的一些细节作出归纳、总结,其目的是共同提高带习质量。
1 专业思想
因客观存在着护士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较低,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社会上一部分群众不理解护理工作,对护士职业存在偏见,因此导致部份护士专业思想不稳定,尤其是现在受经济浪潮的冲击,不少护士纷纷改行,护士老师们又常常在同学们面前谈论护士职业的缺陷,这就给护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对专业思想的巩固起到了负面作用。
2 对患者的态度
临床个别护士老师自身修养欠佳,对患者讲话不礼貌,缺乏耐心,起到了不好的表率作用,通过耳闻目染,导致一些护生刚进入临床就对患者不耐烦,甚至顶撞患者,不虚心接受批评意见。
3 言谈举止
衣帽整洁、举止端庄、落落大方,步态轻盈、言语温和这些作为护士的基本素质,个别带习老师重视不够,对护生的衣帽不合体,操作中畏首畏脚,动作不轻柔将给患者造成不安全的感觉强调不够。
作为带习老师应加强护生的素质培养,强调语言的双重作用,对患者不能呼床号,只有自己尊重了别人,别人才能信任和尊重自己。
应尽快熟悉护生名字,不要一直都叫“同学”,让护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
4 沟通能力的培养
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都源于医患和护患双方沟通不足,而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3]。
作为带习老师应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5 操作
操作中不仅应放手不放眼,加强基本功训练,按正规操作程序要求,同时在一些操作中的细节也应提醒护生注意,引起重视。
5.1 输液输液时不能坐患者床边,输液架应靠近患者进针的肢体旁,让患者有一个较大的活动空间;排气时不能将液体排在地面,针帽取下后应放入弯盘,不能扔在床上、床头柜或地面;用后的碘酒、酒精应及时加盖以免挥发而影响效果;固定针头的胶布不可横七竖八,要排列整齐,注意美观;要有爱伤观,尤其是冬天应将患者的衣袖放下,盖好棉被以注意保暖;要加强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拔针后输液架应放回规定的地方,不要立在床旁以免影响患者下床活动;压脉带必须一人一根,每输完一个患者都必须进行手的消毒。
5.2 肌肉及皮内注射用后的棉签不能随意扔在地上;做皮试时一定要带上空针和肾上腺素,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
肌肉注射时应指导患者体位,不可过分暴露,尤其是冬天以防患者受凉。
5.3 其他方面抽吸药液时,空针乳头不能浸入药液,应将药液完全抽吸干净;不论做什么操作,身体都不应靠在床边;应教会护生将人体力学原理正确运用在各项操作中;“三查八对”要时时强调,用后的治疗车要用消毒水擦拭,医用废物要分类放置。
6 值班时
护理工作很多时间是一人在岗,这就要求护士要具备“慎独”精神。
在带习过程中,有的老师只注重给护生讲值班时应完成的一些常规事务而忽略了以下内容。
夜间值班,21时后应劝探视人员离开病房,关病房内的大灯开地灯,大厅只留灯1~2盏以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患者尽快入睡。
治疗室、药疗室的门应随时关上,以防止物品丢失。
护士办公室的窗台及办公桌上应保持清爽,不能堆放杂物,如报纸、杂志、茶杯等,更不能在办公室吃东西、谈论家常事。
三室卫生要保持,开过的抽屉、柜子要关严,不要半开半掩。
7 病情观察
首先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指导护生有目的地观察病情。
尤其在夜间,老师应给学生讲清疾病的观察重点及巡视时间。
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抑制心脏的传导功能,患者的脉搏减慢甚至会停止跳动危及生命,因此夜间观察的重点就是脉搏的频率。
诸如此类,通过讲解,让学生清楚病情观察的重要性,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 交接班
临床上部分老师对物品的交接很重视,而对床旁交接患者就易忽略,尤其是夜班不执行床旁交接的现象时有发生。
带护生上班时一定要严格床旁交接班,做到交不清不接,接不清不走。
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深刻体会到做一名护士容易,但要做一名好护士就必须下一定的功夫和做一个有心人。
以上提出的看似一些微不足道之小事,但这些易忽略的细节却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因此我们应从护生一进入临床就重视细节培养,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患者喜爱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韩伟,卢建文. 针对不同时期临床学生实习特点进行带教[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8):886-887.
[2]刘凤鹏,林平,李丹.本科护生自我效能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1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