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现状及检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资讯
NONGYEZIXUN
农业信息
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现状及检测分析
薄怀艳1 刘明年1 张延龙1 陈 燕1 郭 静2
(1.武宁县农业农村局,江西武宁 332300;2. 九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江西九江 332000)
摘 要 在我国水产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为了加快水产品的生长速度,纷纷采用各种各样的兽药,导致水产品中很容易有兽药残留,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需要对水产品的兽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
基于此,首先从主要来源、危害影响以及领域发展3个角度入手,分析了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表现,进而从预处理技术与分析技术两个方面研究了检测兽药残留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 水产品;兽药检测;食品安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与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也随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1-2]。
基于此,为了保障人们的饮食质量,有必要对水产品的兽药残留问题展开探究。
1 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
1.1 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主要来源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养殖者出于防治病害、促进生长、调节机能等种种目的,会在养殖水体中施加一定量的兽药,如土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等,进而埋下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风险隐患。
进一步来看,实践中引起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养殖者未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等相关规定施用兽药,导致用药过量或过频。
这样一来,鱼虾在单位水体中摄入的兽药量级远超其代谢能力,导致部分兽药长期残留在鱼虾体内。
②养殖者施用的兽药类型偏离相关规定,如使用违禁药品、限制药品等。
③养殖者未明确记录用药信息,会出现多用、错用兽药的情况。
④在处理、保存或运输水产品的过程中,发生兽药混入的现象,导致兽药残留。
⑤水产品及兽药的检测管理存在漏检、缺项、抽样不规范等问题,进而导致兽药残留。
1.2 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 鱼、虾、贝类等水产品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食物类型之一,若过量的兽药残留在水产品中,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引发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具体来讲,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部分兽药具有“三致”特点,即致癌、致畸、致突变,当人体摄入过量兽药时,罹患癌症、骨质变形等病症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若孕妇摄入过量兽药,还可能导致胎儿出现明显生理缺陷。
②兽药在随水产品进入人体后,很难随新陈代谢被排出。
久而久之,人们在长期食用低质水产品后,积累到一定量的兽药毒素会侵袭人体血液、神经、脏器等多个部分,进而发生严重的中毒反应和生理损伤。
例如,过量的氯霉素会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过量链霉素会引发听力减退甚至耳聋等。
③部分兽药还会针对敏感人群产生特殊影响,导致过敏者出现发热、起疹、腹泻等症状现象,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脏器衰竭等情况,形成严重的伤亡风险。
1.3 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领域发展 长期以来,兽药残留都是评价动物类食品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相关政府、科研、生产等社会主体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实践从未停止。
近日,我国农业、卫生、市场等相关部门单独或联合发布了《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2020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等多个文件,在原有规定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完善革新,标志着我国的兽药残留管理建设迈入新阶段。
与上一阶段应用的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相比,新规定增加76种兽药品种,增长幅度高达39.8%,增加66种豁免兽药,增长幅度高达75%,增加643个兽药残留限量检测项,增长幅度高达41.5%。
在此背景下,我国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兽药类型基本达成全面涵盖,“限量标准不全”的负面管理问题成为历史。
此外,新规定从兽药残留标志物、兽药允许摄入量、兽药残留限量值、兽药使用规程等多角度入手,对旧规定内容进行了修订改善,实现了与国际最严管理标准的全面接轨,兽药残留限量值与CAC标准的一致率更是高达90%以上。
在此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得到了强有力保障,水产品养殖、运输、检测、营销等产业链环节的良性运行也更加有据可依、有规可守。
2 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技术
2.1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的预处理技术 受制于兽药残留类型多样化、兽药残留量级差异化、检测项目指标多元化、水产基质成分复杂化等多种原因,为了降低其他因素对分析过程的干扰性,获得更加精确可靠的检测结果,相关人员需要合理运用染色、净化、浓缩、提纯、分离等技术对水产品样本或兽药残留物进行预处理。
在传统时期,人们常用的预处理技术方法有超声波萃取、振荡萃取等,但这些技术具有流程烦琐、成本过高、稳定性差、复用率低等问题,故而逐渐落后于行业需求,并被新兴技术所代替。
目前,相关人员常用的预处理技术有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QuEChERS等。
其中,固相萃取主要以含有氨基、腈基、C
8
等基团的萃取剂为填料,通过活化、上样、淋洗、洗脱4个步骤,实现水产品样品的溶解处理与干扰去除,最终洗脱萃取出兽药残
留物。
超临界流体萃取主要以CO
2
为萃取剂,基于热力学原理,对水产品样品进行加压、调温等处理,从而通过温度、压力的临界变化,实现兽药残留物的分离萃取。
QuEChERS在原理上类似于HPLC或SPE,主要通过吸附剂填料与水产品样品中杂质的相互作用,实现残留兽药物质的吸附、分离与净化。
JIANGXI AGRICULTURE 108
农业资讯
NONGYEZIXUN 农业信息
2012年,某学者使用QuEChERS技术对虾肉样品进行了预处理,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了兽药残留检测。
结果显示,在QuEChERS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虾肉中72种残留兽药物质的同时检测分析,且具有理想的回收率与稳定性,符合我国兽药检测规定的相关要求。
2.2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的分析技术 目前,我国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的分析技术体系已相对成熟,相关人员可基于样品类型、检测精度、指标数量、投入成本、时限要求等多方面考量,灵活选择分析检测技术。
从原理角度进行划分,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分析技术可分为生物学分析与理化分析两大类。
其中,生物学检测分析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检测技术(如荧光免疫检测技术、酶免疫检测技术、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等)、微生物检测技术(如微生物抑制技术、放射受体分析技术等)两类;理化分析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色谱质谱法、电泳法等。
结合行业实践来看,理化分析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更好,具有以下优势:①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较少发生假阳性问题;②重复性强,检测误差较小;③对样品基质中的杂质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可满足多种兽药残留物质的同时检测需求。
在此基础上,色谱类技术方法与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的实用效果较理想,现已成为我国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的主流技术手段。
2017年,某学者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具体为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与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对鱼类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兽药残留检测范围涵盖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等64种药物类型。
结果显示,6次重复检测的回收率区间为56.2%~126.4%,相对标准偏差区间为1.3%~29.8%,处在相关规定的标准范围。
同时,该技术方法的投入成本较低,流程相对简单,可满足水产品中多种兽药残留的检测需求。
3 结语
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我国兽药残留检测的相关规定已与国际相接轨,技术应用体系也日趋完善。
在此背景下,水产品兽药残留的问题势必不断淡化,人们的食品安全与身体健康也将得到保障。
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致力于改进和完善检测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以推动水产品兽药检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驿,孙永学,陈进军,等.兽药残留对生态环境影响的
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26(4):42. [2]田梅,张梦雪,高红梅,等.畜产品中常用兽药残留危害
及检测方法[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5):1-2.
4 结语
森林资源是地球可再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不仅可以为微生物和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生存空间,而且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森林资源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护好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关系将促使我国林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杨锦.浅谈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关系[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8):142,148.
[2]徐元魁.深入研究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关
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187.[3]周立鑫,侯淑媛.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关
系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0):81.
[4]梁瑞芳.简述绿色发展及其实现途径[J].市场周刊(理论
研究),2018(4):14-15.
[5]王英博,郑宏.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新
技术新产品,2018(9):141-142.
[6]曾莉梅.浅析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治技术[J].
种子科技,2018,36(5):85-86.
[7]张占林.森林生态旅游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影响[J].
中国林业经济,2018(3):53-54.
[8]谢贵勇,赵鑫.基于森林定价机制的森林资源资本化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3):74-79.
(上接第106页)
JIANGXI AGRICULTURE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