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革阿里引种育苗技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革阿里引种育苗技术研究
李彭生;何春梅;王洪峰
【摘要】Eurycoma longifolia,also called as“Malaysia ginseng”,is a kind of medicinal plant which has spe-cial efficacy in antimalarial properties,anticancer and improving the male sexual function. The breed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selecting seeds,sowing, germination, transplant, nursery management and so on were con-cluded based on long-term introduction and seedling selection of Eurycoma longifolia. The hardwood cutting propagation technique of Eurycoma longifolia was also spreliminary studied.%东革阿里 Eurycoma longifolia,有“马来西亚人参”之称,在治疗疟疾、抗癌、改善男性功能障碍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药效。
经过对东革阿里长期的引种选育,总结出东革阿里选种、播种、催芽、移苗、苗圃期管理等种子育苗技术,并对东革阿里硬枝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期刊名称】《热带林业》
【年(卷),期】2016(044)002
【总页数】3页(P14-16)
【关键词】东革阿里;种子;育苗;扦插
【作者】李彭生;何春梅;王洪峰
【作者单位】乐昌市龙山林场,广东乐昌 512221;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520;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5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3
东革阿里(Eurycoma longifolia),属苦木科东革阿里属,原产地为马来西亚等
东南亚各国,是东南亚地区最珍贵的药用植物之一。
据记载,东革阿里在当地作为草药和补品已有数百年历史。
其根部为主要药用部位,在治疗疟疾和发热、抗癌及男性功能障碍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1]。
从东革阿里各器官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化学成分为quassinoid骨架的二萜类、苦木味素类化合物、以及 canthin-6-one
类生物碱类,如eurycomaoside,eurycolactone,eurycomalactone,eurycomanone和pasakbumin-B。
此外,还含有联苯木质素等。
这些成分已被证明具有抗癌和寄生虫、抗疟疾、解热、促进睾酮类固醇生成等药效[2~5]。
东革阿里对生长环境要求特殊,喜酸性湿润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仅分布于热带丛林高达500 m海拔的山坡中的山坳林冠[6~7]。
东革阿里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繁殖,但介于其自然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加上人为大肆挖掘其根部生产药材,现有野生资源十分稀缺,远远不能满足药用市场对其植株,特别是根的需求水平[8~9]。
因此,开展东革阿里引种栽培研究对其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东革阿里在国内的引种栽培研究尚处在初始阶段。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13年底开始在林木种质圃对东革阿里进行研究,在良种选育、扦插繁殖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经验和进展。
该文根据
东革阿里的生长习性,结合育苗试验,从选种、播种、移苗、苗圃期管理、扦插繁殖等几个方面总结论述了东革阿里的育苗技术,为今后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1.1选种及播种前处理
东革阿里果实类型为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至黑色,成熟期为3~4月。
播种试验的种子,采自马来西亚沙巴Sipitang。
春播时宜采用去年秋季采收的成熟饱满
种子,种子采收后,将除去肉质果皮的核果洗净后,置于于2~5℃的冰箱内保存。
播种前将种子用0.5%高锰酸钾浸泡消毒5min,然后用清水洗净。
消毒洗净后的
种子,先经50℃温水浸泡1d催芽,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阴干并保存,准备播种。
1.2育苗盘准备
选择育苗穴盘育苗,基质是泥炭土和珍珠岩(比例1:1),将基质混合均匀后装
入50孔穴盘,穴盘长54.9cm、宽厚7.8cm,基质厚度以5~6cm为宜,播种前使用0.5%高锰酸钾液浸泡消毒10min。
1.3播种催芽
东革阿里适宜播种期在2~4月,方法是将预备好的种子均匀点播到育苗托盘中,点播密度以100~140粒/m2为宜。
播种后用花洒淋水保湿,并将育苗托盘移植
塑料薄膜大棚中催芽。
催芽期视基质的干湿情况适当喷水,喷水时间应选在早上和晚上,保持基质湿润即可,约35d后可见种子陆续出芽。
幼苗出土后加强温湿度
管理,晴天中午可搭建遮光率70%的遮荫网适当遮荫,每7d喷1次多菌灵。
40d后出苗率达40%以上(见表1)。
1.4芽苗移栽
芽苗生长120d后,苗高7cm以上,7片叶时出盘,可移植到准备好的培育袋。
基质为黄心土+菜园土+泥炭土+珍珠岩(比例2:2:1:0.5),基质混合均匀后装入规格为9cm×12cm的育苗袋中,移植前淋0.5%高锰酸钾液消毒。
移植时要求将生长不健康、有病的幼苗剔除掉,移植生长健康的芽苗。
选择阴天移植上袋,移栽过程注意不伤根,上袋后淋足定根水。
芽苗上袋后在苗圃中培育。
1.5移植后管理
苗期管理的重点是注意遮荫,搭建遮光率70%的遮荫网,每3~5d适当淋水1次,以保持基质湿润为宜,每10~15d全面喷1次多菌灵,雨天及时排除苗圃积水。
当袋苗长高至10cm时开始施浓度1%的复合肥水溶液,苗高15cm时施浓度5%
的复合肥水溶液,苗高20cm以上施颗粒性复合肥1g/株,施肥频率为每月1次。
6个月后,芽苗移植成活率达70%以上。
扦插是东革阿里无性繁殖的常见方法之一,在生产育苗中已有运用[10]。
为选
择适宜东革阿里硬枝扦插的生根剂种类,提高其扦插成活率,开展了不同生根试剂扦插生根效果研究。
2.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从马来西亚沙巴州引进的海岸带种源东革阿里树高4.5m的母树上采收的枝条,枝条粗0.2~0.8cm,硬枝剪成长7~15cm长的茎段,保留叶片5~8片;参试的生根试剂有:(1)ABT 6号生根剂;2)CPD生根粉;(3)GGR生根粉。
基质用黄心土,采用8cm×12cm的塑料容器袋。
2.2试验方法
扦插试验于2013年9月20日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种质圃进行,扦插基质黄心土+菜园土+泥炭土+珍珠岩(比例2:2:1:0.5),采用“全光喷雾自动化扦插”苗床开展扦插试验。
穗条用0.5%高锰酸钾浸泡消毒5min,再用清水洗净。
然后置于3种生根剂溶液(浓度均为1200mg/L)中浸泡1 h。
每种生根剂处理50根插穗,3次重复。
扦插时压实基质,插后淋水,加薄膜覆盖保湿。
扦插期
间每天揭膜透气和喷水保湿,每7~10d喷1次多菌灵。
育苗时将育苗袋整齐排放在苗床中,把待用的育苗基质均匀装入袋中,扦插前淋0.5%高锰酸钾液消毒,后将处理好的插条逐一插入袋中,注意不要插反。
扦插后30d开始观察记载,连续
3个月每隔30d统计扦插苗开始生根时间、生根率、平均根数、生根部位等生根
情况。
2.3扦插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2,东哥阿里扦插生根周期长,生根难,90d以后才开始生根。
经ABT 6号生根粉、CPD生根粉、GGR生根粉浸根处理的东革阿里插条生根率分别
为36.82%、38.44%、40.23%,生根条数分别为3、2.2、2.6条,多为皮部生根。
综合生根率和生根条数表现,可筛选出GGR生根粉作为东革阿里硬质扦插的适宜生根试剂。
通过东革阿里的播种育苗试验可以看出,种子出苗时间长(约40d),且出苗率低;扦插育苗可以实现近40%的生根率,生根周期较长(90d以上);这种原产
于热带雨林的珍贵树种,其生物学特性,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东革阿里受自身生长特性的限制,传统的种子育苗技术周期长,繁殖数量有限,大面积生产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扦插繁殖生根时间长,生根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育苗技术研究中,应着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苗木生产,并实现东革阿里有效成分体外规模化培养,以解决大量东革阿里药材的需求。
【相关文献】
[1]RajeevB,KarimAA.TongkatAli(EurycomalongifoliaJack):A review on its ethnobotany and pharmacological importance [J].Fitoterapia,2010,81(7):669~679
[2]Tada H,Yasuda F,Otani K,et al.New antiulcer quassinoids from Eurycoma longifolia[J].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91,26:345~349
[3]Hou W B,Xuefeng X,Wei G,et a1.Advances in Studies on Chemistry,Pharmacological Effect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Eurycoma longifolia[J].Chinese Herbal Medicines,2011,03 (3):186~195
[4]Chan K L,Lee S,Sam T W,et al.A quassinoid glycoside from the roots of Eurycoma longifolia[J].Phytochemistry,1989,28 (10):2857~2859
[5]Kuo P C,Shi L S,Damu A G,et al.Cytotoxic and antimalarial β-carboline alkaloids from the roots of Eurycoma longifoli [J].Journal ofNatural Products,2003,66(10):1324~1327
[6]凌敏,何春梅,等.药用植物东革阿里的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6):66~73
[7]Maziah Mahmood,Rosli Normi1,Sreeramanan Subramaniam. Optimization of suitable auxin application in a recalcitrant woody forest plant of Eurycoma longifolia (Tongkat Ali)for callus induction[J].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10,9
(49):8417~8428
[8]Hasnida,H N,Aziah,M Y,Salbiah,M,et.al.Multiplication of shootsfrom in vitro germinated seedlingsofEurycomalongifolia and Aquilariamalaccensis[A].// Proceedings of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restry and Forest Products Research [C].Kuala Lumpar,Malaysia,2001:269~276
[9]Monica Danial,Chan Lai Keng,Syarifah Shahrul Rabiah Syed Alwee.Seed histology ofrecalcitrant Eurycoma longifolia plants during germination and its beneficial attribute for hairy roots production[J].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2011,5 (1):93~98
[10]Arida Susilowati,Supriyanto,Iskandar Z.Siregar,et.al. Perbanyakan Tanaman Pasak Bumi(Eurycoma longifolia Jack)Melalui Teknik Stek Pucuk(Propagation Technique of Pasak Bumi(Eurycoma longifolia Jack)Via Shoot Cutting)[J]. FORESTA Indonesian ofJournal Forestry 2012,1(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