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名称:余政储出【2021】9号地块项目
(区块二)
旋挖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编写:
审批:
余政储出【2021】9号地块项目监理部
二零二三年二月五日
目录
一、专业工程特点 (1)
1.1.工程概况 (1)
1.2.主要设计参数 (1)
1.3.场地地基岩土层的构成和特征 (3)
二、编写依据 (6)
三、监理工作流程 (7)
四、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8)
4.1.旋挖灌注桩控制要点 (8)
4.2.监理控制目标 (10)
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0)
5.1.监理工作方法 (10)
5.2.监理工作措施 (11)
一、专业工程特点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余政储出[2021]9号地块项目(区块二)
建设单位:杭州北汇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州越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工程勘察单位: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工程建设地点:余杭区良渚街道,项目东侧毗邻勾阳路(规划),西侧毗邻莫干山路,南侧紧邻北庄路(规划)和宣杭铁路,北侧毗邻勾仁大道。
占地约135,172.11㎡,总建筑面积209,358.36㎡,其中地上住宅总面积约103,345.14㎡。
包含盖上27#-30#、34#-38#楼9幢11层、39#-44#楼6幢23层,共15幢住宅,盖上5层小学建筑面积21,180.00㎡,盖上3层幼儿园建筑面积7,200.00㎡,盖上1层邻里中心建筑面积2,220.00㎡,盖上1层体育用房建筑面积949.00㎡,其他建筑(商业、配套、出入库等、公共通道、S2#、S3#、B1~B5#)面积约6,716.86㎡,车库(D1#)建筑面积67,747.36㎡,地下室顶板防水等级Ⅰ级,地下室侧壁/地下室底板防水等级Ⅱ级,消防水池防水等级Ⅰ。
1.2.主要设计参数
1.3.场地地基岩土层的构成和特征
(1)第四纪地层
3),本场地分3个亚层:
①全新统上组填土层(mlQ
4
①
层杂填土:灰色为主,颜色较杂,松散~密实,主要由粘性土、碎石、建筑垃圾1
等回填而成,局部含有块石和砼块,硬杂质粒径约2~5cm,最大粒径20cm以上,颗粒间
充填有粘性土和粉土,岩性成分较杂,均匀性差,层顶高程4.86~-0.44米,层厚0.80~
5.40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层塘泥:灰、灰黑色,主要由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或粘质粉土组成,流塑,含①
3
大量腐殖质,具腥臭味,均匀性差。
层顶高程-1.16~2.68米,层厚0.50~2.10米,该
层分布于现状西塘河内。
层淤泥质填土:灰、灰黑色,主要由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或粘质粉土组成,流①
5
塑~软塑,局部含植物根系,含大量腐殖质,均匀性差。
层顶高程2.78~0.61米,层厚
1.20~
2.30米,该层主要原分布的鱼塘、沟渠及低洼底部的淤积土由于人工回填时未清除
而形成。
②全新统上组冲湖积层(al-lQ43),本场地分1个亚层:
②
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黄灰色,软可塑,含氧化铁斑状体,局部粉粒含量较高,2
呈粘质粉土状,俗称“硬壳层”,属中等压缩性土。
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淅水缓慢,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本层质不均,局部为粘土,层顶高程2.81~-1.56米,层厚0.40~
6.90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④全新统中段海积层(mQ42),本场地分1个亚层:
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饱和,厚层状,偶见粉土薄片,薄片间距约5~10mm ④
2
不等,切面稍光滑,粘塑性一般,含云母片、有机质,略具腥臭味,见腐殖质,无摇震反
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土质均一性一般。
该土层为本场地内主要软弱层之一。
层顶高程1.65米,层厚1.60米,场地内局部区域分布。
⑤全新统下段冲湖积层(al-lQ41),本场地分3个亚层:
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灰绿色,硬可塑为主,局部软可塑,厚层状,粘塑性较好,⑤
1
局部呈粘土状,多见含氧化铁斑点,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
质较均一。
层顶高程1.07~-5.64米,层厚1.90~9.00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层粘质粉土夹砂质粉土:灰黄色,稍密~中密,含氧化铁斑状体,局部夹粉质粘土,⑤
2
砂质不纯,粘粒含量较高,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
本层质不均,局部为粘土,层顶高程
-0.04~-11.36米,层厚2.00~13.00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顶部局部灰兰色,软可塑,局部软塑,大部分地段呈薄层⑤
3
状,单层厚度约1~5mm,粘塑性偏差,切面较粗糙,局部见有氧化斑点。
稍有光泽,无摇
震反应,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低,土质不均。
本层质不均,局部为粘土,层顶高程-1.18~
-8.09米,层厚1.50~7.70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⑥全新统下段海积层(mQ41),本场地分1个亚层和1个夹层: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局部呈软塑,饱和,厚层状,切面稍光滑,粘⑥
1
塑性一般,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土质较均一。
该土层为本场地内
主要软弱土之一。
本层质不均,局部为淤泥质粘土或粘土,层顶高程-5.88~-13.94米,
层厚1.30~6.70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⑥
层砂质粉土:灰色,稍密,饱和,局部夹粉质粘土,砂质不纯,局部夹少量的粘夹
性土,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顶高程-6.73米,层厚3.20米,场地内局部
区域分布。
⑦上更新统上组上段冲湖积(al-lQ32-2),本场地分3个亚层:
层粉质粘土:褐灰色,绿灰色,软可塑,厚层状,粘塑性一般,切面较光滑,局⑦
1-1
部呈粘土状,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土质较均一。
层顶高程-15.62
米,层厚3.10米,场地内局部分区域分布。
层粉质粘土:灰绿色,灰黄色,灰兰色(顶部),硬可塑为主,局部软可塑,厚⑦
1
层状,粘塑性一般,切面较光滑,局部呈粘土状,见有黄绿色斑团,局部地段夹有粉土薄
片,稍有光泽,场地西北侧底部含有较多的贝壳碎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
土质较均一。
本层质不均,局部为粘土,层顶高程-5.01~-18.72米,层厚0.30~12.60
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⑦
层粘土:灰黄色,可塑。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有光泽,含少量2
铁锰质结核,质不均,局部为粉质粘土。
层顶高程-11.18~-23.21米,层厚0.80~4.40
米,场地内局部区域分布。
⑨上更新统上组下段冲湖积层(al-lQ32-1),本场地分2个亚层:
层粉质粘土:灰黄、灰绿色,夹有白色斑状,硬可塑,厚层状,含铁锰质斑点,⑨
1
土质均匀较差,局部夹有层状粉砂,个别地段呈粘土状,沿线整体该层土质均匀性稍差,
局部夹有少量的粉砂团块。
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顶高程-11.42~-27.06米,层厚1.20~17.50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⑨
层含砂粉质粘土:灰黄、灰绿色,夹有白色斑状,软可塑~可塑,局部硬可塑,2
厚层状,含铁锰质斑点,土质均匀较差,局部夹有层状粉砂,个别地段呈粘土状,沿线整
体该层土质均匀性稍差,局部夹有少量的粉砂团块。
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顶高程-24.35~-25.89米,层厚2.70~2.90米,场地内局部
区域分布。
⑫上更新统下组冲积层(alQ31),本场分1个亚层:
⑫
层圆砾:灰色、灰绿色、中密~密实,饱和,粒径一般为2cm以下为主,最大粒径4
大于5cm,表层局部为砾砂,亚圆形、圆形为主,主要以坚硬的呈中风化状凝灰岩、粉砂
岩为主,中砂及粘性土充填。
局部孔段含泥量少,渗透性极好,易塌孔。
钻探时局部有漏
浆现象。
本层质不均,局部底部为中砂,层顶高程-7.24~-9.94米,层厚2.50~4.90米,
场地内部分区域分布。
(21)燕山期侵入岩(αμK1),本场分3个亚层:
(21)
层全风化英安玢岩:紫白、紫红色,白灰色,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斑状结a-1
构,岩体已风化成土状、砂状,属极软岩,岩芯刀能切开,局部孔段夹有强风化岩块。
层
顶高程-14.42~-37.36米,层厚0.60~4.50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层强风化英安玢岩:紫白、紫红色,白灰色,矿物成分已大部分风化,原岩(21)
a-2
结构构造不甚清晰,大部岩芯呈碎块状,局部呈短柱状,差异风化较大,局部夹有较硬的
中风化岩块和全风化,岩体极破碎,岩质较硬,属软岩,锤击声哑易击碎,岩体基本质量
等级为Ⅴ类。
层顶高程-6.91~-39.86米,层厚0.20~8.30米,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分布。
(21)
层中风化英安玢岩:紫白、紫红色,白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a-3
较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岩质坚硬程度差异较大,总体属硬质岩,锤击声较清脆较难击碎,岩芯采取率约为80%,RQD=50%~7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类。
本层质不均,场地西北侧局部为泥岩,强度较低。
据本场地岩芯抗压试验成果,本层岩芯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在6.1~109.5MPa之间,标准值31.4MPa。
层顶高程-7.21~-41.36米,揭露最大层厚13.00米,全场分布。
二、编写依据
1.监理规划;
2.业主和承包商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及补充合同;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T1136-2017;
6.《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T1136-2017;
8.《浙江省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96-2014;
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规程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33-T1128-2016;
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12.《混凝土用水标准》附条文说明JGJ63-2006;
13.《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4JGJ55-2011;
1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15.22G101图集;
16.经审核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17.国家及浙江省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文件等。
三、监理工作流程
四、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4.1.旋挖灌注桩控制要点
1.施工前控制
(1)查清该拟建场地范围内地下管网及地下构筑物走向分布情况;
(2)认真阅读该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图表掌握各土层,特别是桩端持力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和分布,埋深及水文地质资料等;
(3)熟悉基础桩位图及图纸会审纪要,领会设计意图,并贯彻于施工中;
(4)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着重核查其成孔方法,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
的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
审查施工流程和施工现场安排是否得当,检查质量管理目标和职责是否明确,及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材料供应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否可行。
并对其进行检查,提出书面意见;
(5)对钻孔桩所用材料(商品砼、钢材)和质量进行检查,审查质检和砼配合比报告;
(6)开工前,检查施工单位实际投入的机械设备,确认各种设备规格,工艺是否符合合同
规定和规范要求及设备质量,重点核查,沉管长度和直径等;
(7)复查桩基轴线,检查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的设置是否稳妥,确保复查无误且验收
合格后方可打桩;
(8)要求施工单位在桩平面布置图上对每根桩进行编号。
(9)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偏差符合:
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
主筋间距≤±10
钢筋笼直径≤±10
螺旋筋螺距±20
钢筋笼长度≤±50
主筋保护层±50
(10)检查主筋是否调直,主筋与加强筋的焊接和螺旋筋的绑扎是否牢固,主筋按长度(单
面焊≥10d,双面焊≥5d),接头位置(相邻主筋接头高差大于10㎝)和接头数目(在另一段笼长等于30d并<50㎝的范围内,接头数目不多于主筋数目的50%);(11)要求施工单位出示质检员、安全员、焊工等人员上岗资质证;
(12)材料取样数量:
1)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钢筋应由同一厂家的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每
批不大于60T;
3)对商品砼厂家进行考察,检查其资质,生产设备及工艺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原材料质量
控制,试验室设施情况等。
2.施工过程控制
1)工程桩施工前必须试成孔,以便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用的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
是否合适。
如出现缩孔、塌孔、回淤、底沉渣过厚等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时,应拟定补救措施或重新考虑施工工艺;
2)采用旋挖成孔,应采用有效措施保证定位偏差,桩径满足规范要求;
3)成孔过程中,如发现有旋挖、歪斜、拐腿等现象时,因用往复扫孔法纠正,并在所处位
置做好记录;
4)在孔深度达到设计岩层后,应做好深度标记,并取出岩样,与地质报告的原样相对照,
验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钢筋笼的钢筋在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应采用适当措施,防止出现不可恢复的扭转、
弯曲,起吊安放钢筋笼时,钢筋笼应保持垂直对准孔位后缓缓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周边需设置保护主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砂浆垫块,钢筋笼接长应保证双面焊不得小于5d,单面焊不得小于10d,焊接部位箍筋应加密,检查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
6)导浆管连接坚固,不漏浆、初灌时,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控制在0.3-0.5米之内,随着
孔内混凝土面的上升,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但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米,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
7)桩身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10,混凝土试块每根桩不得小于一根,桩身混凝土
超灌标高应该设计桩顶标高1m;
8)本工程旋挖灌注桩桩位允许偏差
a.根桩、条形基础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允许偏差为1/6,且不大于100(D
≦1000mm);
b.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中间桩允许偏差为1/4桩径,且不大于150D≦
1000mm);
c.本工程旋挖灌注桩的垂直度允许偏差的1%,桩径允许偏差正负50。
9)如发现与地质报告不相符的及时与业主设计沟通。
3.事后控制
(1)桩身完整检测数量: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施工前应进行工程桩的单桩坚
向承载力及水平承载力检测,试桩数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并根据试验核定单桩坚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及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坚向承载力考虑桩顶标高至填土区一段桩侧负摩阻力的影响。
工程桩坚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采用静载荷试验,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三根;静压试桩加载值为2.0倍基桩坚向承载力特征值+200kN(填土层摩阻力)。
本工程ZH1桩型应进行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三根;
(2)如桩身完成性出现问题时及时通知业主及设计寻求解决方法。
4.2.监理控制目标
1.质量目标:满足图纸、规范、合同要求
2.安全目标:确保无安全事故
3.进度目标:按期交付
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5.1.监理工作方法
(1)交底:在项目开工前对原材料、施工人员、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向施工单位提出明确要求;
(2)方案审查: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方案,对不符合要求予以退回重新编写,经监理工程师审核,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经审批的施方案、设计进行施工;
(3)巡视: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在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
(4)旁站监理:监理人员在承建单位施工期间,用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施工现场对承建单位的施工活动的每个细节进行跟踪监理,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指令承建单位予以纠正,以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5)平行检验: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查手段,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查;
(6)召开监理例会:总监理工程师定期主持召开监理例会,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原因;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目标及其落实措施,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情况,针对存在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解决需要协调的相关事项;
(7)发出指令性文件:监理工程师充分利用指令性文件,对任何事项发出书面指示,并督促承建单位严格遵守与执行监理工程师的书面指示;
(8)监理工作联系单:对施工过程中发现一般性问题,可要求总承包回复或者不做要求,起到告知要求,可发监理工作联系单。
(9)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监理通知单,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达到合格。
(10)停工整改:施工现场存在重大质量安全质量隐患的,监理机构应及时下达停工通知。
(11)会见承建单位:承建单位无视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违反合同条件进行工程活动时,由总监理工程师邀见承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出承建单位在工程上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挽救问题的途径;
(12)验收:检验批及分项工程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分部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进行验收;
(13)报告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在下达停工令同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14)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施工现场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拒不接受项目监理机构管理的,监理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15)停止支付:监理工程师充分利用合同赋予的支付方面的权利,承建单位任何工程行为达不到合同要求的,都有权拒绝支付承单位的工程款项。
以约束承建单位认真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完成各项任务。
5.2.监理工作措施
(1)组织措施:建立健全监理组织,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质量监督制度,落实质量控制的责任。
(2)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风险源编制监理实施细则,重点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专项方
案,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3)经济、合同措施:督促总分包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写明相关的条款和要求,以便施工单位按照合同条款约束施工自身单位的不规范行为,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给予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