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教师招聘2009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
1. 本试卷共5大题。

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

2. 答案不能写在密封线以内,否则不能作为评分内容,不予计分。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是近代中国的教育家?()
A.林巧稚
B.孔子
C.陶行知
D.柳亚子
2.目前,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公民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3年
B.6年
C.9年
D.12年
3.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

下列哪一项不是学位等级的
称号?()
A.博士后
B.博士
C.硕士
D.学士
4.苏霍姆林斯基是对我国教育工作者影响很大的一位教育家,他是哪国人?()
A.前南斯拉夫
B.德国
C.葡萄牙
D.前苏联
5.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忆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以上两首词---《卜算子.咏梅》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分别是:()
A.李清照苏轼
B.郭沫若李清照
C.毛泽东苏轼
D.毛泽东郭沫若
二.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本题20分)
材料1:新浪网2009年03月28日报道: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和三年前的高中入学数量相比,重庆市高考报名人数比当初减少2万人左右。

而据调查,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高三学生最后放弃高考的原因很复杂,这些考生多是农村考生,有的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

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

材料2:从教育的必要性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为了得到真正的成长,人生必须学习三个方面的东西:第一是价值体系。

没有价值体系的人,就是没有底线、没有标准的人,他的行为模式会非常紊乱,会活得很累,也很危险,有人批评别人“百无禁忌”,就是说别人价值体系已经乱套。

第二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理解和处理一件事情的方法。

思维方式没有对和错,可以服务于任何价值体系。

好的思维方式相当于一把倚天宝剑,掌握了它就有可能顺利地解决很多难题,而且是领导管理能力的基本功。

缺乏良好思维方式的人,只能接收别人的指令去行动,不加思考地接受,一旦让自己做主就茫然失措。

第三是知识体系。

这是三者中唯一能看得见,抓得到的东西,但也是三者中相对最不重要的。

如果有良好的思维方式,知识学习是最容易的,而且吸收的效率最高。

很多所谓的“杰出人士”其实并没有花更多的时间来吸收知识,但是他们可以很高效地掌握知识,让人以为他们“经纶满腹”。

有良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学来的知识才能真正用得上,用得好!如果没有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学来的知识反而是人生的障碍,成为“两脚书橱”。

问题:有品味的人,应当是“受过教育的人”,是“达成教化”的人、具有理性自觉和有智慧的人。

请您根据材料提供的背景,依据您自身的成长体会,简要说明您对教育价值的理解。

为什么要有教育?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题25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到之处是为了未来而工作。

”他常说:教师是最人道的职业,因为教师是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和人打交道的。

每个人从儿童时期开始,知识领域的开拓,文明习惯的养成,以至个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教师都起着主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的作用。

他认为,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他说:“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信念只有用信念去确立,志向只能因志向而产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

他说:“你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宝库,不仅仅是一名专家,善于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的心灵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你们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其他雕塑家的特殊的雕塑家。

教育人,造就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


他特别强调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作用。

认为只有首先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任课教师。

教育和教学必须是和谐一致的。

教师应当用自己的思想和人品去使知识发挥威力,使学生感到教师在召唤他们。

他说:“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想要比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知识的愿望,这种愿望成了推动他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一个主要刺激因素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知识的明灯,因而也成为教育者。

”他断言:“儿童的心变成什么样子,变成鲜花还是枯树皮,取决于教师。

”他强调:教师的个性、思想财富和对生活真理的信念,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决定着青年人的道德面貌、行为举动和善恶态度。

问题:以上材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价值的理解,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实现这样的价值。

您认为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能有效地实现“作为教育者”的价值?即您认为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要求:写出要点,并简明扼要地对您所列出的要点作出解释。


四.根据材料撰写学生评语。

(本题20分)
材料:学生王晓阳,女,读小学六年级,本学期担任班长,性格开朗,遇事冷静,综合素质好。

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家教甚好。

喜好读书,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故知识面较宽。

六岁开始学习钢琴,音乐感觉较好,已经通过钢琴十级测试,经常在学校文艺演出中表演节目,很受师生欢迎。

课堂上表现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经常可以语惊四座。

学习能力较强,有志向,向往考入美国常春藤联盟的大学深造,但不愿意吃苦,成绩一直只有中等偏上水平,老师和家长都不甚满意,自己也经常自责,进入六年级以后开始发奋努力,测试成绩稳步提高。

王晓阳在本学期表现的几个镜头:
镜头1:语文课堂上,老师正准备给学生讲解成语“东山再起”,先问学生:“谁知道这个成语?”王晓阳举手起立,娓娓道来:“古时候有一个叫谢安的人,坚决辞去官职到一个叫东山的地方隐居,但经常有文人前来拜访他,和他饮酒赋诗。

后来,国家遇到敌人侵略,危在旦夕,谢安临危授命,当了宰相,率军成功打败敌人军队,收复失地,挽救了国家。

后人就把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叫做东山再起,这个成语也可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但东山再起只能用于人而不能用于物。

”然后又补充一句:“据说这个谢安还是著名导演谢晋的祖先。

”面对王晓阳的回答,老师惊愕……
镜头2:放学路上,王晓阳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过马路,有一个同学试图横穿马路被王晓阳拉住,她拽着这个同学和大家一起走向斑马线并等待绿灯亮起……
镜头3:学校在剧场举行文艺演出,演出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离场,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王晓阳所在的班级最后离场,她作为班长走在最后。

离场过程中,王晓阳发现剧场座位下有不少同学们留下的垃圾,她叫住了几个同学,组织大家把这些垃圾捡起。

班主任在剧场外等待学生,发现王晓阳等几个学生老半天没出来,于是回到剧场看情况,当看到班上的学生在清理剧场,欣喜地和学生一起……
……
像王晓阳这样的学生,老师难免格外关注,同时又会感到一种格外的责任。

班主任经常在王晓阳的作业本上留下一些鼓励的话,期中测试前,班主任在作业本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晓阳:老师一直用心地关注着你,这个学期以来,老师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你在努力,欣喜地看着你在学习上的进步,老师愿意陪伴你一起坚持这种努力,幸福地见证你的进步。

你的率真、正直、热情、聪颖、博览和多才,让老师不断地憧憬着你多彩的未来,我甚至觉得你是老师的镜子……。

问题:期末给学生写评语,是每一个班主任老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

写评语是一种评价手段,好的评语不仅是对学生所作出的评价,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不少优秀班主任通常把评语写成“简短的书信”形式,类似于上述材料中的班主任写在王晓阳作业本上的话。

如果您是王晓阳同学的班主任,请您根据以上材料给王晓阳同学写出本学期的评语。

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拟定教学目标。

(本题15分)
《品德和社会》是小学4~6年级的一门课程,其基础性对每一个公民健康地、尊严地生活都是必备的。

以下是《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节选和教材的内容节选:
1.课程标准内容节选:
课程基本理念:……,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有效的教育必须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的总目标:品德和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和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分目标: 能力培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知识培养:……,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课程内容标准:……,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

开始具有初步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
2.教材内容节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和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材有一个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本单元内容分三个板块,其中第二板块是“购物有学问”,该板块中有一个环节:“买东西看什么”(具体内容请看随试卷发给您的该部分教材的复印件)。

课程标准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又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

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备课是教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备课需要:备课标(即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和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每节课或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

问题:如果随试卷发给您的教材复印件就是您的教学内容,请您根据对以上课程标准节选内容的理解,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