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定神 第二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检测(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红色旅游”传承革命精神
2016年1月25日,中国①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北京召开,遵义市喜获“2015十佳红色旅游目的地”等5个奖项。

近年来,“红色旅游”备受青睐。

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②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

“红色旅游”的过程,③也是人们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思维导图】
【创新演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开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答案:(1)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充分挖掘优秀文化资源,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传承革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培育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3)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维系全民族的共同生活,支撑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这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这表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①这些革命精神体现了所有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这些革命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这些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④这些革命精神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各种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②③符合题意。

①观点错误,这些革命精神并不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题干强调的是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④观点与题意不符;故选C 项。

答案:C
2.“在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沧桑巨变背后,正是一个国家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它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让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
②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③我国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在国家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中,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不断加深,体现了经济决定文化,②正确;国家认同感不断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体现了我国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③正确;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精神血脉,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多民族文化的色彩,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主题,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它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这表明( )
①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起促进作用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我们走向繁荣的动力
③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
④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文化有精华与糟粕,只有优秀文化有促进作用,故排除①;③说法太绝对,应排除;题干表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故选C。

答案:C
4.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

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

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

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

”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

可见,雷锋精神(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④正确;②中的“经济价值”以及③中的“基础”说法错误。

故选B。

答案:B
5.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践意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这些无不蕴含着现代性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极富有包容性
②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④具有超越一切时代局限的普遍意义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材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不会超越时代局限,④错误,故选A。

答案:A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

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 ) A.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B.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作用
C.保持传统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
D.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博采众长
解析:材料强调“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即要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博采众长,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7.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解析: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时期的具体表现,依据材料,首先说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应强调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依据材料再强调出抗战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即可。

答案:(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

(2)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3)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