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60时间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紫薇又叫痒痒树,是因为只要抓树的一个部位,它全身就会颤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进行呼吸 B.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C.适应一定的环境D.繁殖后代
3.蜥蜴即“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这一现象说明了()
A.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会产生反应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是()
A.繁殖 B.应激性C.新陈代谢 D.生长
5.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C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依据()
A.能否运动 B.能否生殖 C.能否说话 D.是否耗能
6.下列实例中,与“葵花向日倾”反映的生命特征不同的是()
A.草履虫逃避食盐等有害刺激
B.小明听到上课铃声快步走进教室
C.树根向水肥充足的地方生长
D.夏天大雨过后树桩上长满了蘑菇
7.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牛吃草B.蝌蚪长成青蛙
C.北风吹,大雁南飞 D.铁生锈
8.珊瑚、珊瑚虫、生石花、病毒、机器人、钟乳石都是生物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珊瑚虫不是生物,珊瑚是生物
B.生石花是生物,病毒不是生物
C.机器人、钟乳石都是生物
D.珊瑚虫、生石花、病毒都是生物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变异
⑤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①②③B.③①④C.③②④D.③②⑤
10.下列关于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C.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生物都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1.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状,而长期浸没在水中的叶片分裂成丝状,这表明()
A.遗传的普遍性B.变异的普遍性
C.环境对性状的影响D.基因对性状的影响
12.我省近年来在栽培农业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和水果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的什么限制因子?()
A.水B.温度C.空气D.光照
13.荔枝、龙眼在南方生长良好,而在北方都不能成活.影响荔枝、龙眼在北方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土壤B.温度C.光D.水分
14.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项目表面积
表皮厚度(μm)
(mm2)
甲型叶292 14
乙型叶144 24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15.生态因素包括()
A.所有有生命的因素B.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
C.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D.地球上的生物
16.春天连翘和紫荆争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季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17.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阳光B.温度
C.土壤中的含氧量D.水
18.旷野中的榕树移人室内,叶片容易变黄,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不足B.水分过多C.空气污染D.温度过高
19.“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
20.2016年10月,强台风“海马”直袭广东珠江口东面,许多大树被吹倒.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适应生物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22.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请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浮萍、水绵和;消费者是虾和;没有画出的是和.
(2)请你写出一条由三种生物构成的可能的正确食物链,在你写出的食物链中,其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如果该池塘被重金属汞污染后,汞的含量最高的是.
(3)伴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该池塘生态系统不断进行着和.
23.某同学要了解本班同学的近视发病率.现有两种方案:
①抽样调查法,任抽班上3组同学进行调查;
②普查法,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1)方案获得的数据更准确.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法.
(2)某同学调查所在学校七、八、九年级近视发病率,结果如图所示.你认为近视发病率有的趋势.
(3)青少年常为假性近视,原因是晶状体的曲度因过度调节而过大,近视眼应配戴透镜进行矫正.
24.如图为某城市为净化生活污水而建立的大型人工湿地公园,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可以被称之为生态系统,图中的措施(填序号)目的主要是促进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形成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的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此类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2)曝气机能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以满足水中生物作用的需要.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4)此湿地公园为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本生态系统的较差,我们应切实保护和改善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5.(2012•新化县模拟)请你用简单的生物学语言,分析解释下面的成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道理.
(1)“熟能生巧”.
(2)“痛哭流涕”.
(3)“叶落归根”.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5)“红花还需绿叶衬”.
参考答案:
一、1.C 2.B 3.A 4.C 5.B 6.D 7.D 8.D 9.D 10.B 11.C.12.B.13.B.
14.A.15.C 16.A.17.D 18.A 19.D 20.C
二、21.
22.(1)水草;鱼;非生物成分;分解者;
(2)水草→虾→鱼;水草;鱼;鱼;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23.(1)普查法;抽样调查法;
(2)增长;
(3)凹.
24.(1)①;分解者;
(2)呼吸;
(3)水草→鱼→鸟;
(4)自我调节能力.
25.(1)条件反射;
(2)泪腺分泌泪液经鼻泪管进入鼻腔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5)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