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
议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民政局
•【公布日期】2017.06.27
•【字号】沪社救联办〔2017〕2号
•【施行日期】2017.06.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社会救助
正文
关于印发《上海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2017年工作要点》
的通知
沪社救联办〔2017〕2号
上海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现将上海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2017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上海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上海市民政局
2017年6月27日
上海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2017年工作要点按照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今后五年上海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敢为创新发展先行者,深入推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全面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让人民拥有更好生活”的要求,2017年,上海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发展理念,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救助政策体系、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促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为精准救助提供操作依据
2017年,遵循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继续推进本市社会救助立法工作,深化《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立法调研,形成有质量的条例草案。

按照《本市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意见》提出确保广覆盖、有梯度、相衔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细化施行措施,做到救助对象明确、救助标准清楚、救助程序规范。

继续调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社会救助标准。

合理调整覆盖面,探索研究将低保家庭中非本市户籍人员纳入救助范围。

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并做好与相关救助政策的衔接。

以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问题为导向,总结救急难试点工作经验,研究制定本市开展“救急难”工作实施意见。

进一步探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

研究调整本市门急诊医疗救助政策,推进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本市医疗救助范围的工作,进一步解决贫困家庭医疗负担。

继续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扩大实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每个区增加一家定点三级医疗机构,满足困难群众的就医需求。

开展教育资助政策及业务专题培训,开展精准资助课题调研和精准资助工作优秀案例交流,开展高校精准资助优秀论文征集。

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搭建交流
平台,开展资助工作专题研究,提升精准资助整体水平。

以落实就业援助新政策为契机,努力拓宽困难群体就业渠道。

对于就业条件相对较好的困难群体,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用人单位或特定行业单位积极吸纳;支持困难群体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灵活就业。

对于就业条件一般的困难群体,通过鼓励参加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帮助困难群体提升就业能力。

对于市场化就业存在困难的,继续加强就业救助,通过公益性劳动组织托底安置,确保困难群体尽快实现就业、及时得到救助。

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上海市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若干规定》。

修订《上海市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办法》。

认真做好目标人群测算、资格确认和资金发放等工作。

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

为失独家庭提供“安康通”援助服务项目。

全面落实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计生特殊家庭信息化档案。

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政策和工作机制。

研究制定计划生育家庭保险计划。

继续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

统一残疾人城乡救助标准,完善与其他救助标准的联动机制。

实施分类救助,提高孤残、一户多残等困难残疾人、残疾儿童康复和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教育的救助服务水平。

对居住危旧房的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优先实施改造和补贴。

建立健全市残联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信息系统。

继续推进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达标建设,围绕“十三五”期间全市救助管理机构100%等级达标任务,形成全市15个救助站具体达标计划并分步落实达标计划,年内实现3-5个救助管理站达标的目标。

继续加强受助人员身份甄别和寻亲工作,落实好重点时节的救助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救助系统信息化建设,为精细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开发上海市社会救助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海市社会救助服务管理信息平台。

各相关部门调整、优化本部门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完善部门之间信息交换机
制,进一步强化救助信息共享机制,增强系统信息采集、查询、统计、分析的功能,为各项救助工作提供精准信息,实现精细管理,确保各项政策高效落实。

引入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项目从现有的12项拓展到15个左右,重点推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法律援助、低收入农户非农就业补贴、困难职工生活补贴、就业援助以及残疾学生助学补贴等项目引入核对机制。

进一步提升核对工作时效性,通过优化核对项目业务审核流程、推广使用可视化审核技术、提高专线数据交换质量和效率等方法,有效提升核对业务处理能级。

继续开展全市核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政策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不断提高数据录入、管理、运用的效率。

完善贫困居民建档立卡工作。

以“2017年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工作为契机,结合数据海建设,建立部门之间数据交换机制,初步构建“全市困难家庭和群众数据库”,完成困难家庭和群众的建档立卡工作。

安排部署2018年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工作。

三、进一步健全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实现精心合作有保障
健全工作例会制度。

由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召集或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集,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每年举行两次以上工作例会,研究工作计划、交流总结工作经验,部署全市重大活动,研究有关问题。

坚持政策会商制度。

出台社会救助相关政策,救助项目主管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通气协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再上报市政府,使部门之间政策衔接更加紧密。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及时反馈意见,尽量缩短会签文件时间,一般在一周内办结会签。

倡导推广联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主动防止政策碎片化产生。

严格绩效评价制度。

根据《上海市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试行)》要求,研究形成社会救助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开展2016年度社会救助绩效评价工
作,组织开展各区县自我评价、实地核查、综合评价等具体评价工作。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委托专业评估机构,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各相关单位完成社会救助工作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绩效评价结果报市政府并通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区。

同时,在今年四季度启动做好2017年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工作。

四、加强救助政策宣传,扩大救助工作社会效应
继续加强各项救助政策的宣传,各部门在出台救助政策时,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和运用新闻发布会、电子屏幕播放、发放宣传册、开展街头宣传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要进一步沟通与群众交流的渠道,组织开展电台、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向群众宣传政策,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期盼。

要主动向市政府政务热线“12345”、“空中990”以及各部门群众信访热线提供政策解答的内容,便于及时回应群众提问。

及时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信访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涉及群体性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通气、会商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