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防治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缺乏病防治教育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健康与生活》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主题为“碘缺乏病防治”。

详细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碘的生理功能与摄入标准;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2. 掌握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以及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提高防治碘缺乏病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及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实物(碘盐、含碘食物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关注,提出问题:“什么是碘缺乏病?它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
2. 新课导入:讲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3. 课堂讲解:
a. 碘的生理功能与摄入标准;
b.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c. 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4.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生活中如何预防碘缺乏病,举例说明。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碘缺乏病防治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碘缺乏病防治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
1. 碘缺乏病概念、病因、危害;
2. 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4. 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简述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答案:碘缺乏病是由于体内碘摄入不足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

病因主要是碘摄入不足,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影响生长发育和代谢。

危害包括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孕妇流产、早产等。

预防方法主要有:食用碘盐、摄入含碘食物、定期检查碘营养状况等。

2. 作业题目:如何正确使用碘盐?
答案:购买碘盐时,选择正规渠道;存放碘盐时,避免潮湿、阳光直射;使用碘盐时,注意烹饪温度,避免高温炒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解答疑问。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碘相关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及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2. 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及答案。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及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1. 碘的生理功能: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功能等具有重要
影响。

2. 摄入标准:
成人每天碘的推荐摄入量为15030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的推荐摄入量分别为200400微克和250500微克。

摄入量过多或过少
都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3. 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a. 购买碘盐时,选择正规渠道,确保碘盐质量;
b. 存放碘盐时,避免潮湿、阳光直射,以防碘挥发;
c. 使用碘盐时,注意烹饪温度,避免高温炒制,以免碘损失。

二、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1. 概念:
碘缺乏病是由于体内碘摄入不足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地
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

2. 病因:
碘缺乏病的主要病因是碘摄入不足,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影响生长发育和代谢。

3. 危害:
碘缺乏病的危害主要包括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孕妇流产、早产等。

4. 预防方法:
a. 食用碘盐:在家庭烹饪中,使用碘盐代替普通盐;
b. 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等;
c. 定期检查碘营养状况:通过尿碘检测,评估碘摄入是否充足;
d. 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可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讲述患者故事等,引发
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关注,提高防治意识。

2. 例题讲解:
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结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解
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3. 随堂练习: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进行点评。

四、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及答案
1. 作业题目:
a. 简述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b. 如何正确使用碘盐?
2. 答案:
a. 答案已在上文给出;
b. 答案已在上文给出。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过程中,注意语速适中,发音清晰,以方便学生听懂并记录重点;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3. 使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使讲解更加生动有趣。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互动;
2.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时间要充足,让学生充分消化吸收知识;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
2.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鼓励正确回答,纠正错误回答。

四、情景导入
1. 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图片或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碘缺乏病防治的重要性;
3. 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1. 是否充分讲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2. 是否详细阐述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及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是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二、教学方法方面
1. 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实践、提问等,提高课堂趣
味性;
2. 是否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是否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三、教学效果方面
1. 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反馈;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正确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