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单选题:
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u=8cm 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 u=10cm 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 正确的是(

A . u=20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B . u=15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 . u=9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D . u=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2、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 1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
18cm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f 的范围为( )A . 10cm v f v 18cm B . 5cm v f v 9cm C . 9cm v f v 10cm D . 18cm v f v 20cm 3、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 .
C .倒立、放大的虚像
D .
4、 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A .透镜的焦点以内 C .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
正立、放大的虚像 正立、放大的实像

B .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D .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
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 30cm 处向15cm 处移动时,则
( )
6、 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 __________ 焦距,得到了 _________ 实像.
7、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__ .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
镜24cm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__ .
& 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 v 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 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 ,像移动的速度是 __________ .
9、 物体从焦点处向 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 ________ ;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__________ ;像的虚实如何变化? __________ .
10、 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 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 __________ 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是
__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 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这
是 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 三、作图题:
11、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 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 像,如
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二、填空题: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
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
四、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_ c 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_______ cm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14、实验题
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___________ ,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
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 ____________ 大致在_________ .
16、
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__ .
五、应用设计题:
17、小红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不能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探究.
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的作用: ;
⑵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A
6、大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
7、同一高度;12cm v f v 24cm
8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又减小,先小于v后大于v
9、变小;变小;不变
10、大于,照相机,1倍焦距和2倍焦距,幻灯机,小于焦距,放大镜
11、如答图所示
13、20,10
14、9cm v f v 10cm
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同一高度
16、(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会聚点
(2) 量出焦距.
简单易行、误差大
17、略
18、(1)改变光路
(2)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
⑶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能够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 ( 08临沂)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 .光与镜面成30。

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
C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 •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2•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
A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 3点正
D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 9点正 3.
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 凸透镜15cm 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 是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正立、缩小的实像
C 、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 虚像
4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影子
C 、水中的倒影
D 、 小孔成像
5、测量视力时,利用 平面镜成像 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 视力表 ,此人看到 视力表 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 D 、 6m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解释的是 ( )
C 、丙图
D 、丁图
1.5 倍焦距处沿主 光轴 移到离凸透镜四倍焦距外,那么像(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8、 渔民发现水中P 点有一条大鱼,现在他要用 鱼叉将鱼叉中,则 (

A 、对准P 点叉
B 、对着P 点上方叉
C 、 对准P 点下方叉
D 、以上叉法都错
9、 ( 08 广州)为北京 2008 年奥运会而建造的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的透明薄膜 “外衣”上点 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如图所示, 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 镀点能改变 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 •反射太阳光线,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B •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C ・折射太阳光线,遵循 光的折射定律 D. 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 光的折射定律
10、 下列各个光路图中,能反映光从水斜射如空气中的是

) 入射角 逐渐增大时, 折射角 的大小将 ( ) B 、逐渐减小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 入射角
()
,因此不遵循光的反身定律 B •图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C. 图c 表示的是 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 凹透镜来矫正 D .图 d 表示太阳光经过 三棱镜色散 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A 、 3m
B 、 4m
C 、 5m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用 A 、甲图
B 、乙图 7.当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
11、 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 A 、不变
C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 入射角 12、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图a 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
13、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 四点,
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使烛焰位于b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C. 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 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 分)
1. ①、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
②、正在放映电视的电视机屏幕;③、光彩夺目的夜明珠;
④、点燃的油灯;⑤、闪亮的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2. 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
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 ;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 ______ 、黄、绿 ______ 、____ 紫七种颜色的光。

3.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度,如果入
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度.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深”或“浅”),水中的潜水员看岸上的路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___________ (填高”或低”,都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
—的缘故.
5. 站在平静的湖边,既可以看到水映出蓝天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的鱼。

前者是由于
___________ 形成的,后者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

6. 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米,湖水深5米,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是—像(填实” 或“虚”),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离湖面米。

7. 通过水滴看书上的字,字是 ____________ 的(填“缩小”或“放大”),此时水相当于
_______________ 镜。

&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_ 现象形成的,
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 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
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_ (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9. 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
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镜.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
况,根据该图,这个人患了_____ __(近视、远视)眼,可配戴装有__ ___镜的眼镜加
以矫正.
10.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__ 。

11. (08四川广安)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
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 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
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 ________________ 反射。

12. 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
______ cm;当把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 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虚像。

三、实验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①如图甲,当E、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沿纸板 E 射向镜面,在 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②若将入射光线向届NM 靠近,则反射光线_______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
③如图乙,以法线为轴,把纸板向后缓缓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④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A在玻璃板内的像重合,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
在此实验中:
①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 的关系。

③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 关系。

④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
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 像。

⑤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是实验中:
(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为
了。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 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
凸透镜的焦距是cm ;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
是、、,利用此原理制成了。

(3)要想成缩小的实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的________ 镜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的应用。

(4)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么调整它们之间的
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问答题( 3 分)汽车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是你知道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不竖直安装呢?有人说,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为了减少行车阻力,使车身造型美观,其实从行车安全来讲,倾斜安装还有重要作用,你能运用所学的光学知识来分析吗?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D A C C
B
C A C C B D
二、填空题
1. ②、③、④
2. 光的色散,橙、蓝、靛
3. 120,0
4. 浅,高,折射
5.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6. 虚,光的反射,3
7. 放大,凸透镜
8. 反射,3,仍能
9. 凸透镜,近视,凹
10. 红,绿,蓝
11. 反射,漫
12. 15,正立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1、①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②靠近,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④光的反射定律:略
2. ①竖起放置,②距离,③大小,④不能,虚,⑤不变
3. ①同一高度上,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②10,倒立,放大,实像,投影机
③大于2倍焦距,照相机,④ 物距小于焦距
五、问答题
答:为了防止平面镜成像在车的正前方,从而影响司机的视线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
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 _________________ 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

2. 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如图1所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当光屏在1.5倍焦距处时,屏上有像;紧接着,沿直线CD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
结果不论怎样移动蜡烛,屏上均无像。

光屏的位置至少移动了
厘米。

图1
3. 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

那么,应__________ (填“减小”或“增大”)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4. 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__________ 镜功
能的结果,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5.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把相机“调焦”,使被
摄者在胶片上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师的距离变大,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形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该()
A. 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6. 为了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时人应该_______________ (填“靠近”或“离开”)照
相机一些。

7. 下列光学仪器中,可以得到放大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潜望镜
C.幻灯机
D.照相机
8. 用投影仪投影胶片时,想使屏幕上的字大一些,可采用的方法是()
A. 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镜头移近胶片一些
B. 使投影仪靠近屏幕一些,同时将镜头远离胶片
C. 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D. 只需将投影仪移近屏幕
能力提高
9. 小午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
呦体钊凸透嫌曲
律覇rr/tm■期凸透镇的距离轉皈E*的止:倒
14
14
14
20
40
■60
47
26
22

ffl-i 债立
的鹿离叫饷
律到凸迪驼的曲需艸cm爍的止倒
16
16
16
16
20
50
4C
60
M
n
22
iff立
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是示例)
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

结论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小丽和小刚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的相机对远处的景物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2
甲和乙所示,则()
A. 小丽离被拍景物距离远
B. 小刚和小丽离被拍景物距离一样远
C. 小刚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丽的一样大,小刚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D. 小刚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丽的一样大,小刚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11. 小华有三个同样大小的凸透镜,把其中一个做了照相机模型,把另一个做了一台投影仪,还有一个做了放大镜,三个透镜的焦距都是20cm。

小华用照相机模型拍摄了墙上的一
幅画,用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虫子。

方框中提供了几个长度数
据,选择合理的长度和左边的距离用线连起来,不需要的数据可以空着。

茂大镜列小虫子的并离
口口口口口口口
nn
口口口□□OO
口口口口口口口
*
二;口口匚口口匚I

试题答案】
1. 向上
2. 5
3. 减小
4. 凸透;放大的虚
5. A
6. 靠近
7. C
8. A
9. 略10. D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