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策略
王晓凤
摘要: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的重点部分是历史时空观
念素养,历史时空观念素养作为其他四大素养的基础,其
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在目前中学历史教
学上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重要性,主要探讨了如何联
结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方式,例如掌握
历史主线,关注历史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比较中外历史
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其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根据教学实践中
得出的关于提高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培养策略
二零一五年一月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深入讨论关于核
心素养的问题,高中课程修改相关会议于一月至五月相继
举行。
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课程改革、落实以德育人的目
标中“核心素养”处于基础地位,国家对此寄予厚望,重在
构建美好教育蓝图。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历
史学科核心素养,其拥有历史学科特点的良好思维以及关
键能力,具体表现在历史知识、方法以及能力等方面。
然
而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本文从如下五个角度分
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一、注意主要历史事件,把握历史主线
历史知识往往是丰富并且之间有联系的,因此,学生
在对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不单只是需要学习历史事件、历
史人物以及特定的历史现象等方面,更加重要的是需要掌
握历史主流,整理知识,建立历史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是
根据所学的历史内容依照相关特点加以浓缩,由此可见历
史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向学生讲述
各个朝代的发展,以及规章制度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可以
指导学生了解每个朝代的历史起止时间,整理各个朝代及
其划分标准,将所学知识运用年代和时间结合理解记忆,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历史主要事件,整
理历史主线,其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1]。
二、注意历史内容之间的过渡、衔接和联系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历史,其历史内容在时间和空间
上都有着复杂的联系。
历史书本作为学习历史知识重要的
工具之一,虽然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全面涵盖中外历史,但
却对中外史进行了逐项整理,并选取了历史重点,因而将
历史故事的丰富性、复杂性等特征均已表现在历史书本当
中,老师在传授历史知识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历史内容
之间的联结,同时需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客观联系。
例如在
学习古代史时,老师可以重点强调秦汉、唐宋、元明清等
封建王朝的知识内容,但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等历史知
识在史书上属于易忽略点,因此使得老师在讲述宋代史时
易忽视与两者之间的联系,事实上,重视历史内容之间的
互相承接、同时适当延升书本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时是有帮助的。
在讲述历史内容时需要关注历史制度方面
的改革和历史重要事件,另外在内容方面可以选取有代表
性,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可以有选择性地了解,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注意中外历史比较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外历史时,中外史往往都是分开学习
的,因而导致学生难以将中外历史知识衔接起来,甚至有
的学生中外史分开学习,其学习效果都比较突出,但是却
无法熟练地将中外史结合学习分析。
此时需要老师在课堂
中讲述中国历史时,可以适当地插入一些外国历史知识。
特别是近代以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对我国近
代社会产生强烈的冲击,老师在讲述中国鸦片战争、外国
侵略等内容时,可以联系当时外国历史同时讲解,加强其
两者之间的紧密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的同时了解外
国历史,整理中外历史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另外,老师在讲述世界历史时也可以站在世界历史的角
度,分析一下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情况,以及和其他国家
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等[2]。
四、注意历史地图的使用
历史书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史地图,同时历史地图
也是历史科目重要的学习内容。
历史地图以图片的形式表
达历史知识,表达直观,可以达到历史文字无法表达的作
用,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历史地图包
含行政划分、河流山川等知识,通过图片形式帮助学生形
成历史时空观念。
历史地图可以将书本中繁冗的文字直观
地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加简单地理解历史知识,也可以完
善书本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有
助于学生整理历史主线,掌握历史主干知识,同时对于培
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方面也有着重大作用。
由于目前现代
化教学越来越普及,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将会普
遍运用到课堂中,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增加学生学习历
史知识的容量。
五、教师在历史时空观的视野下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思维和教学的方式是由老师自身教学观念所决
定的,从而由此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老师在讲述历
史知识之前,应加强自身历史时空观念,有的老师擅长于中
国历史或者外国历史,但是不能很完善地将二者结合起来,
同时在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上,中外史并不能融为一体。
因
而,老师需要增加自身时空观知识的储备。
将中外历史时间
和空间进行梳理,完善历史的时空观念。
另外,老师在教学
过程中,要同时讲述历史的时间和空间知识,培养学生树立
历史时空观念。
不管是在新课引入还是在讲解课本重难点知
识时,都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历史时空观念熟记知识,对于学
生有疑问的地方,及时给予解答,例如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
时间混乱、空间知识不清晰等情况时,老师需要耐心指导,
帮助学生塑造历史时空观念[3]。
六、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时空观念是将历史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随着
历史书本不断创新改革,老师可以通过历史时空观梳理历史
主线,把握历史时空观念,才能熟练有效面对历史教材的更
新,从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增强学生
对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高效传播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宋晓霞.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
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23(6):35-36.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188┆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