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2)
一、填空题
1.(6分)读拼音,写出词语:
cán kùlā jīzhǎo zé
qī wǔbān bócāng sāng
2.(4分)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吓hè吓xià
载zǎi载zài
供gōng供gòng
扎zhā扎zhá
3.(6分)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惊心动无所谓惊不定
然起敬远重洋目无亲
4.(5分)按要求给下列词语分类:
习惯劳苦简朴夸耀顽抗救死扶伤
气魄雄伟自作自受习气坚强
表示肯定、赞扬、热爱等感情的词语:
表示反对、憎恶、批评等感情的词语:
5.(4分)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1)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激动激烈激励)着我们前进。
(2)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我于是日日(盼望希望期望)新年。
(3)风停了,雨住了,中山公园的湖面又(宁静平静安静)下来。
(4)虽然周总理职务很高,但是他的生活很(简单简朴简便)。
6.(6分)照样子写句子:
例:前面过来一位穿着土布褂子的、头发花白的、拄着拐杖的老人。
改为:前面过来一位老人。
(1)我们只看见月亮在水中的影子。
改为:
(2)全场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改为:
例:草原上有骏马。
改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有成群的、数不清的骏马。
(3)天上下起了雪。
改为:
7.(8分)在原句上用符号修改病句:
(1)我国人民早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指南针。
(2)故乡的秋天是个异常美丽的地方。
(3)在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
(4)今年,我们村里的粮食、小麦、玉米又获得了大丰收。
8.(4分)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大家尽管被弄的全身透湿可还是乐呵呵的大家的欢声笑语像河里喧闹的浪花翻滚着飞溅着真是满湖的笑声满湖的欢乐
9.(6分)按一定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明媚可爱的春天到了,银杏树上开满了洁白如玉的小花。
仲夏,银杏树上的叶子长得更加茂密了。
当金色的秋天悄悄降临到人间,树上挂满了银杏,像一个个胖娃娃在树叶间捉迷藏。
严寒的冬天,银杏树顶着寒冷,冒着风雪,像一个坚强的战士。
虽然它没有牡丹花艳丽多姿,也没有兰花芳香醉人,但我喜欢它那洁白无暇的花朵。
它那粗壮的枝干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为人遮荫蔽阳。
10.(7分)阅读下面的小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溪水与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
那天然生就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的落花流水。
”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
溪水唱着歌儿,缓缓地流着。
问题: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请写下来。
11.(14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次考试
一位美国的教育家要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一个试验。
她到一所学校,让校长找来三名四年级学生。
她从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又取出了3个系(jìxì)着绳子的小铅锤,她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先后把小铅锤都放到瓶子里。
她对三个学生说:“这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
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你们现在还在一口没有水的井里玩。
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
”说完以后,她又问:“记住了吗?”
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记住了。
”
美国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叫:“危险!快上来!一、二……”
小梅低声对其他两个同学说:“快,你第一、他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说完,三个小朋友各自安稳地把三个小铅锤提了起来。
那个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什么?”
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问。
小梅不假(jiǎ jiā)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当然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那位美国教育家激动地抱起了小梅,抱了好久才放下。
她对校长说:“在美国,这样地实验我做过多次,但每次由于争先恐后地往外提铅锤,都把瓶子拉翻。
今天,我的实验成功了!”
(1)把括号里不合适的音节划掉。
(2)结合上下文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不假思索:
争先恐后:
(3)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受到什么启发?请写出来。
12.(30分)习作:
习作题目:假如
习作要求:假如你有一对神奇的双手,你会怎样?假如你是一名教师,你会怎样教好自己的生?假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把你自己想说、想写的话写下来。
2015-2016学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6分)读拼音,写出词语:
cán kù残酷lā jī垃圾zhǎo zé沼泽
qī wǔ欺侮bān bó斑驳cāng sāng沧桑
【分析】本题为读拼音写词语,是语文最基础的一个题目类型,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拼音及生字的掌握情况。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最重要的是拼音要过关,拼读要正确,平时要多听写。
【解答】答案为:
残酷垃圾沼泽欺侮斑驳沧桑
【点评】考查字音、字形。
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
要注意成语的固定搭配并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4分)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吓hè恐吓吓xià吓唬
载zǎi记载载zài载重
供gōng供给供gòng供品
扎zhā扎花扎zhá挣扎
【分析】考查了多音字组词,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解答】注意依据不同读音,结合词义来确定词语。
吓hè 恐吓;恫吓。
xià使害怕:~了一跳|别~着孩子。
载zǎi年:一年半~|三年五~|千~难逢。
zài装载:~客|~货|汽车上~满了乘客◇~誉归来。
供gōng 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
例:~应|~参考。
gòng 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
例:案上~着水果。
扎zhā 刺。
例:~针|~花(绣花)。
zhá用于“扎挣”“挣扎”。
故答案为:
恐吓吓唬记载载重供给供品扎花挣扎
【点评】考查了多音字组词,依据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来确定字义,并组词。
3.(6分)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惊心动魄无所谓惧惊慌不定
肃然起敬远渡重洋举目无亲
【分析】考查了词语的补充,注意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进行运用,注意不要写错字。
【解答】惊心动魄:原形容作品的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后形容使人感到十分惊险、紧张。
无所畏惧:什么也不怕。
形容非常勇敢。
惊慌不定: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远渡重洋:形容某物漂流过海来到某一个地方,路途遥远。
举目无亲:形容只身在外,十分孤单。
故答案为:
惊心动魄无所畏惧惊慌不定肃然起敬远渡重洋举目无亲
【点评】词语的类型很多,我们分开记忆的话可能不容易记住甚至容易记混,因此可以进行词语的归类来记忆积累。
4.(5分)按要求给下列词语分类:
习惯劳苦简朴夸耀顽抗救死扶伤
气魄雄伟自作自受习气坚强
表示肯定、赞扬、热爱等感情的词语:
简朴救死扶伤气魄雄伟坚强
表示反对、憎恶、批评等感情的词语:
夸耀顽抗自作自受习气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感情色彩的辨析,要在理解词语意义的基础上完成。
【解答】简朴:一般用来形容生活不奢华,节俭。
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不方便行动的人。
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气魄雄伟:势雄壮而伟大。
坚强: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坚强不屈。
以上词语都是褒义词,表示肯定、赞扬、热爱等感情。
夸耀:指向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优势、功劳等,属于贬义词。
顽抗:顽固的抵抗,一般用来形容敌人,为贬义词。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或坏事,自己承担后果,贬义。
习气:不好的行为习惯。
贬义。
以上词语,表示反对、憎恶、批评等感情。
习惯、劳苦,为中性词,体现不出好或坏的感情色彩,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辨析。
故答案为:
简朴救死扶伤气魄雄伟坚强
夸耀顽抗自作自受习气
【点评】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和中性。
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
5.(4分)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1)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激动激烈激励)激励着我们前进。
(2)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我于是日日(盼望希望期望)盼望新年。
(3)风停了,雨住了,中山公园的湖面又(宁静平静安静)平静下来。
(4)虽然周总理职务很高,但是他的生活很(简单简朴简便)简朴。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解答】(1)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激烈:指(动作、言论)剧烈。
激励:激发勉励,使振作。
根据语义应选“激励”。
(2)盼望:以愉快或满足的心情期待。
希望:是指心里想着实现某种事情。
期望::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
根据语义应选“盼望”。
(3)宁静:主要用于形容环境很静。
平静:平和安静。
安静:用来形容环境不吵杂,或者用来形容人不说话。
根据语义应选“平静”。
(4)简朴:朴素简单。
简单:指不复杂;头绪少。
简便:容易。
根据语义应选“简朴”。
故答案为:
(1)激励;
(2)盼望;
(3)平静;
(4)简朴。
【点评】平时要注重词语的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理解词语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思想内容,丰富词汇,锻炼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6.(6分)照样子写句子:
例:前面过来一位穿着土布褂子的、头发花白的、拄着拐杖的老人。
改为:前面过来一位老人。
(1)我们只看见月亮在水中的影子。
改为:我们看见影子。
(2)全场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改为:全场响起掌声。
例:草原上有骏马。
改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有成群的、数不清的骏马。
(3)天上下起了雪。
改为:灰蒙蒙的天空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
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
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缩句,删去句子中是修饰成分,保留句子主干。
句义不变。
应改为:
我们看见影子。
(2)缩句,删去句子中是修饰成分,保留句子主干。
句义不变。
应改为:全场响起掌声。
(3)扩句,在主干词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词,句义不变。
应改为:灰蒙蒙的天空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故答案为:
(1)我们看见影子。
(2)全场响起掌声。
(3)灰蒙蒙的天空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点评】扩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其次在主干词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词,修饰词可以填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再者,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看是否合适,是否通顺,是不是比原来的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7.(8分)在原句上用符号修改病句:
(1)我国人民早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指南针。
我国人民早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指南针。
(2)故乡的秋天是个异常美丽的地方。
故乡是个异常美丽的地方。
(3)在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
在会上,他第一个发言。
(4)今年,我们村里的粮食、小麦、玉米又获得了大丰收。
今年,我们村里的粮食又获得了大丰收。
【分析】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
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解答】(1)用词不当,应改为:我国人民早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指南针。
(2)搭配不当,应改为:故乡是个异常美丽的地方。
(3)“首先”和“第一个”重复,删其一。
即:在会上,他第一个发言。
(4)“粮食”包括“小麦、玉米”,应改为:今年,我们村里的粮食又获得了大丰收。
故答案为:
(1)我国人民早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指南针。
(2)故乡是个异常美丽的地方。
(3)在会上,他第一个发言。
(4)今年,我们村里的粮食又获得了大丰收。
【点评】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
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8.(4分)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大家尽管被弄的全身透湿,可还是乐呵呵的。
大家的欢声笑语,像河里喧闹的浪花翻滚着、飞溅着,真是满湖的笑声、满湖的欢乐。
【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解答】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句号[用。
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顿号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故答案为:
大家尽管被弄的全身透湿,可还是乐呵呵的。
大家的欢声笑语,像河里喧闹的浪花翻滚着、溅着,真是满湖的笑声、满湖的欢乐。
【点评】本题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掌握。
9.(6分)按一定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1明媚可爱的春天到了,银杏树上开满了洁白如玉的小花。
3仲夏,银杏树上的叶子长得更加茂密了。
5当金色的秋天悄悄降临到人间,树上挂满了银杏,像一个个胖娃娃在树叶间捉迷藏。
6严寒的冬天,银杏树顶着寒冷,冒着风雪,像一个坚强的战士。
2虽然它没有牡丹花艳丽多姿,也没有兰花芳香醉人,但我喜欢它那洁白无暇的花朵。
4它那粗壮的枝干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为人遮荫蔽阳。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按时间顺序排列:首先“明媚可爱的春天到了”然后“虽然它没有牡丹花艳丽多姿”,接着“仲夏”,“它那粗壮的枝干像一把撑开的大伞”,然后“当金色的秋天悄悄降临到人间”,最后“严寒的冬天”。
故答案为:
1 3 5 6
2 4
【点评】句子之间的过渡、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陈述对象前后一致。
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
10.(7分)阅读下面的小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溪水与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
那天然生就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的落花流水。
”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
溪水唱着歌儿,缓缓地流着。
问题: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请写下来。
做人不能像石头那样傲慢,要谦虚,懂得谦让。
从小溪身上,我明白了:做事只要看准了目标,哪怕有天大的艰难险阻,只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去战斗,就一定能实现。
【分析】这是一篇寓言故事:石头落到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道路,它自恃天生棱角,坚硬无比,要求溪水绕道而行。
而溪水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前进道路,勇往直前,很长时间过去了,石头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
身躯变小了。
溪水唱着歌儿,缓缓地流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只要看准了目标,哪怕有天大的艰难险阻,只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去战斗,就一定能实现。
【解答】考查了学生对于寓意的理解。
这篇寓言故事主要通过写小溪在傲慢而坚硬的石头面前毫不退缩,坚持不懈的前进,最后战胜石头的故事,由此可结合石头的傲慢及小溪的持之以恒去说感受。
故答案为:
我的体会是:
做人不能像石头那样傲慢,要谦虚,懂得谦让。
从小溪身上,我明白了:做事只要看准了目标,哪怕有天大的艰难险阻,只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去战斗,就一定能实现。
【点评】寓言故事一般都是用一个简单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因此,阅读寓言故事时,关键是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11.(14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次考试
一位美国的教育家要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一个试验。
她到一所学校,让校长找来三名四年级学生。
她从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又取出了3个系(jìxì)着绳子的小铅锤,她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先后把小铅锤都放到瓶子里。
她对三个学生说:“这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
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你们现在还在一口没有水的井里玩。
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
”说完以后,她又问:“记住了吗?”
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记住了。
”
美国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叫:“危险!快上来!一、二……”
小梅低声对其他两个同学说:“快,你第一、他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说完,三个小朋友各自安稳地把三个小铅锤提了起来。
那个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什么?”
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问。
小梅不假(jiǎ jiā)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当然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那位美国教育家激动地抱起了小梅,抱了好久才放下。
她对校长说:“在美国,这样地实验我做过多次,但每次由于争先恐后地往外提铅锤,都把瓶子拉翻。
今天,我的实验成功了!”
(1)把括号里不合适的音节划掉。
(2)结合上下文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3)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写了一位美国的教育家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试验,试验结果是我国的小学生与美国的小学生不同,是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受到什么启发?请写出来。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中国小学生遇到危险,首先想到的是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做法而感动。
【分析】文章写了一位美国的教育家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试验,试验结果是我国的小学生与美国的小学生不同,是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解答】(1)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
“系”读ji时意思是结,扣,如系鞋带。
读xi时意思是关联,如关系。
故选“ji”。
“假”读jiǎ时意思是借用,利用。
如不假思索。
读jià时意思是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
如假日。
故选“jiǎ”。
(2)考查了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熟读文章可知,文章写了一位美国的教育家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试验,试验结果是我国的小学生与美国的小学生不同,是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4)考查了读文后的感受。
熟读文章,文章写了一位美国的教育家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试验,试验结果是我国的小学生与美国的小学生不同,是把
危险留给了自己。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中国小学生遇到危险,首先想到的是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做法而感动。
故答案为:
(1)ji jiǎ
(2)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3)文章写了一位美国的教育家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试验,试验结果是我国的小学生与美国的小学生不同,是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4)读了这篇文章,我被中国小学生遇到危险,首先想到的是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做法而感动。
【点评】熟悉课文内容是做题的关键,尤其是文章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
多读多悟,能通过读文章悟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12.(30分)习作:
习作题目: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习作要求:假如你有一对神奇的双手,你会怎样?假如你是一名教师,你会怎样教好自己的生?假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把你自己想说、想写的话写下来。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为地球做出贡献。
我要先摘下一片绿色花瓣。
让沉睡的大自然重新恢复生机、让排放二氧化碳的汽车变为环保、让工厂的烟囱停止排放黑烟。
我再摘下一片红花瓣。
给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们第二次生命、让因为生病而失去生命的人让他们重新开始第二次生命。
我又摘下了一片橙色的花瓣。
让每个家庭里都配一个全能机器人,有了他,妈妈不用为一大堆的家务发愁。
我摘下了第四片花瓣,它是白色的。
我要让世界上所有被抓捕和未抓捕的犯人改邪归正,让世界充满和平。
随后我有摘下了一片蓝色花瓣。
我要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发达、更加伟大。
我再摘下一片粉红色的花瓣。
让残疾人快快康复。
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体魄强健、寿比南山。
我摘下第七片花瓣,它是黄色的。
我要让被砍伐或没有生命的植物重新恢复生命。
让我们生活在森林中。
要是我有“七色花”那多好啊!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想象假如你有一对神奇的双手,你会怎样?假如你是一名教师,你会怎样教好自己的生?假如……请展开自己的想象,写一篇作文,注意语句通顺,想象一定要合理。
题目自拟。
【解答】习作指导:
一、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可以想象假如自己有一朵七色花,会做些什么。
二、构思点拨:
①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可以新奇有趣,但是要合理。
②想象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心去创造,写出理想的情景或事情。
③注意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范文: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为地球做出贡献。
我要先摘下一片绿色花瓣。
让沉睡的大自然重新恢复生机、让排放二氧化碳的汽车变为环保、让工厂的烟囱停止排放黑烟。
我再摘下一片红花瓣。
给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们第二次生命、让因为生病而失去生命的人让他们重新开始第二次生命。
我又摘下了一片橙色的花瓣。
让每个家庭里都配一个全能机器人,有了他,妈妈不用为一大堆的家务发愁。
我摘下了第四片花瓣,它是白色的。
我要让世界上所有被抓捕和未抓捕的犯人改邪归正,让世界充满和平。
随后我有摘下了一片蓝色花瓣。
我要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发达、更加伟大。
我再摘下一片粉红色的花瓣。
让残疾人快快康复。
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