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八上·淮安期末) 如图所示,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主要特征是运动的()
A . 速度保持不变
B . 轨迹是直线
C . 速度是变化的
D . 距离不断増加
2. (2分)(2019·阜新) 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 . 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 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 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
D . 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3. (2分) (2016八上·井陉矿期中) 如图所示的是我国现在发行的一元纸币,根据生活经验可以知道,该纸币的长度约为()
A . 1.3cm
B . 13cm
C . 13mm
D . 13dm
4. (2分)小明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张伟提前5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张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
A . 小明先到达终点
B . 张伟先到达终点
C .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 (2分)生活中常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 . 小明的鞋长为58cm
B . 人从一楼步行到三楼的时间约16s
C . 洗澡水的温度为80℃
D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6. (2分)(2019·德州) 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星6C卫星是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同步卫星,图是火箭发射时的场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进入预定轨道后,中星6C通信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D . 中星6C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高质量话音、数据、广播电视等信息
7. (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8. (2分) (2016八上·濮阳期中)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1)滴在桌子上的水逐渐干了;(2)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喝的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了一层小水珠;(3)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4)春天冰雪消融.
A . (1)(2)
B . (2)(3)
C . (2)(4)
D . (1)(4)
9. (2分)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
B . 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C . 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
D . 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是凝固现象
10. (2分)(2016·揭阳)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 .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
C .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 . 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
11. (2分)(2017·东莞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B .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并不发生变化
C . 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 . 拉奏小提琴时,在不同位置按压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12. (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 考场外的温度约为10℃
B . 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4s
C . 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A约为5A
D .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2kg
二、填空题 (共9题;共27分)
13. (2分) (2017八上·雅安期中) 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
14. (2分) (2012·北海) 同学们正在听课,突然传来了锣鼓声,这锣鼓声属于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请写出减弱噪声的一个措施________.
15. (5分) (2019八上·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
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10kHz~30kHz 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
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声呐利用了声能传递________,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________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发出的声波信号在 10s 内接收到经 B 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 B 与潜艇 A 的距离是________m。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继续监控潜艇 B,突然接到潜艇 B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则潜艇 B 在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 A。
(3)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16. (2分)热升华技术属于一种特种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次突破。
热升华打印出来的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品媲美。
热升华打印是在高温下使色带上的油墨(颜料)受热________,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发生________,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
热升华的图像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7. (3分) (2017九下·湛江月考) 木块A长度是________;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
18. (2分)夏天扇扇子,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扇扇子加快了________,从而加快了人体汗液的________.
19. (5分) (2019八上·白云期末) 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特定条件结合物态变化知识分析:
(1)若该物质的温度为t,且tA<t<tB ,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2)若该物质的温度由Ⅱ区域到I区域时,该物质要________热。
(3)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直接到Ⅰ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________的物态变化。
(4)若该物质温度刚达到t,且t=tA ,继续短暂加热,该物质的温度会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不变”)。
(5)若该晶体物质为氧,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的温度处于________区域(选填“I”、“Ⅱ”、“Ⅲ”)。
20. (3分)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 s,A的长度为________ cm,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 ℃.
21. (3分) (2016八·昭觉月考) 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外界________,温度________;同种晶体有相同的熔点和________.
三、综合能力题 (共5题;共26分)
22. (5分) (2018八上·黄岛期末) 空气中的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现给你一块玻璃、少许冰块和干布一块,你能否做一个实验证明“空气中存在水蒸气”?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23. (10分) (2017八下·启东开学考) 在探究“石蜡和冰熔化的温度变化规律”及“水沸腾的温度变化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冰加热到6min时,其状态是________(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当冰加热到10min时,其状态是________(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冰和石蜡中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水沸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作出的图像,这一图像是________(正确/错误),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4)小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水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5)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_(水银/酒精)温度计.
24. (4分) (2017八下·江海期末) 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1)甲、乙、丙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3)通过乙、丙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 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 P丁(填“>”、“<”或“=”)。
25. (5分) (2017八上·鞍山期中) 某人站在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4s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声速是340m/s,问当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船向着悬崖行驶)
26. (2分) (2019八上·桂林期中) 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
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________m;
(2)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题 (共9题;共27分)
13-1、
14-1、
15-1、
15-2、
15-3、
16-1、
17-1、
18-1、
19-1、
19-2、
19-3、
19-4、
19-5、
20-1、
21-1、
三、综合能力题 (共5题;共26分)
22-1、
23-1、
23-2、
23-3、
23-4、
23-5、
24-1、
24-2、
24-3、
24-4、
25-1、
26-1、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