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风向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33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验证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对物质具备的性质进行求证,关键是设计出简便快捷的实 验,操作简单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验证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3.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方法技巧 (1)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 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性质实验的设计一般包括反应原理、实验仪器与操作、 反应现象和实验结论几个方面。 (3)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首先要求抓住物质本质特征进行 整理和思考,然后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需要在元素 周期律等化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 行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在提取知识时能够准确、全面, 并能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2 性质实验方案设计 1.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其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
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探索可能 具有的性质。
(1)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2)性质实验方案分析、评价的基本思路。 通过分析明确探索目的或物质的性质,将实验目的、物质 的性质和实验操作步骤结合起来,判断运用这些步骤和装置, 能否实现目的。
考点 1 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1.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首先要弄清物质制备的原理,以
原理为切入点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一般包括实验名称、目的、 原理、用品、步骤、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等步骤。
2.针对一个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方案,要会对每个方案 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理论上要科 学;②操作上要简单可行;③原料用量要节约;④要环保,符 合绿色化学原则。
答案:(1)②④⑤ (2)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和氧化 (3)加热浓缩 冷却结晶 (4)KSCN 溶液 溶液显血红色
【变式训练】 1.(2011 年全国高考) (1)图 5-33-1 是用 KMnO4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
的简易装置。
图 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 NO 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填序号)。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12022/1/11January 11,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12022/1/112022/1/111/11/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12022/1/11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 SO2 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 Y 中还可能含量有 H2 和 Q 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 中夹持仪器省略)。
图 5-33-2 (3)装置 B 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为气体 Y 中还含有 Q 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确认 Q 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 M 于________(选填 序号)。
a. A 之前 b.A-B 间 c.B-C 间 d.C-D 间 (6)如果气体 Y 中含有 H2,预期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 Y 中 H2 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 28 mL H2),除可用测量 H2 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 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3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
考纲定位 1.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2.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和一般思路 (1)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②_安__全__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可行。 ④_简__约__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2)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理解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
步骤 3:向所得 FeSO4 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 溶液,经 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填 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钵; ⑥玻璃棒;⑦酒精灯。
(2)在步骤 2 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__。 (3)在步骤 3 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过滤。 (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 Fe3+杂质。检验 Fe3+ 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 中的Fe2+,应选用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 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 KSCN 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 KMnO4 溶液
②乙同学取 336 mL(标准状况)气体 Y 通入足量溴水中,发
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 2.33 g。由此推知气体 Y 中 SO2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思路指导:实验综合能力考查,本题考查点有溶液加热、 过滤、固体溶解、蒸发(防水解)、结晶等一系列实验。亚铁离 子在加热过程中有水解,因而要加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是做 好本题的关键。
解析:步骤 1 是溶液加热和过滤操作,用不到②④⑤;亚 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有水解,因而要加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 步骤 3 是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下的蒸发与结晶过程。
【例2】(2010 年福建高考)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 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 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 10 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 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 6.0 g 放入 15.0 mL 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 应后得到溶液 X 并收集到气体 Y。
(4)方案的安全性:对比分析实验方案本身和对人身、设备 仪器以及动植物的安全性。
5.解答综合化学实验设计题的方法 (1)认真审题,明确目的原理。 首先必须认真审题,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的目的, 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明确_实__验__原__理___。 (2)注意题型特点,明确题目要求。 纵观综合实验题型,一般有两类,一是给出了_目__的__和__要__求__, 设计实验方案;另一类是给出_全__部__或__部__分__实__验__方案,对方案 进行分析、完善和评价;两种类型本质是相同的,但是,分析 思考的方向有所不同。
③防氧化:如 H2 还原 CuO 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 切割宜在水中,制备 Fe(OH)2 要隔绝空气等。
④防倒吸:处理极_易__溶__于__水__的气体时,要注意防倒吸。
⑤防挥发:低沸点液体反应物,在受热时易挥发,为减少 损耗,要添加冷凝装置,如冷凝管等。
(2)对于有气体发生或参与的实验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①仪器连接问题:按气体发生→除_杂__质__(净化)→干燥→主 体实验→__尾__气__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②接口连接问题:如洗气时“进气管长___,出气管_短___”; 量气时“进气管短___,出气管长___”;干燥管除杂质时“大口进___ 小口_出___”等。 ③实验操作的顺序:连接各部分装置→检查_气__密__性__→装药 品进行实验操作→拆实验装置。
吸进入装置 B 中 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①Ⅰ ②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铜屑和稀硝酸
B
水
发生 NO 气体 排水法收集 NO 气体
C
主要是接收 B 中排出的水
③反应开始时,A 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 加快;A 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 逐渐变为无色;A 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 中的水面逐渐 下降,B 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 C 中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上排气收集氯气 安全作用,防止 D 中的液体倒
选择药品仪器→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形成设计 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2.实验设计的步骤
3.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
(1)“五防”。 ①防爆__炸__:有气体生成或参与的装置都不可密闭;点燃或 加热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 等)前,应先_验__纯__。 ②防水解:制取在空气中易_水__解__的物质如 Al2S3、AlCl3、 Mg3N2、FeCl3 等,要在此物质的装置前后连接_干__燥__装置,吸 收水蒸气。
【例1】(2011 年海南高考)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 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 骤如下:
步骤 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 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 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 3 mol·L-1 H2SO4 溶 液,在60 ℃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 溶液。
•
4.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多个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原理的科学性:对比分析实验方案的原理是否遵循已学 _化__学__原理和__物__理_原理或者能否在题目已给信息中找到。 (2)方案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实验方案的操作步骤、现象、 数据处理等__是__否__合__理__、__简__单___。 (3)绿色化学:对比分析实验方案的药品成本、利用率和对 环境的友好程度。
(3)其他易忽视的细节问题。 ①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的制取需加热,应先 用__酒__精__灯__加__热__气体发生装置产生气体后,再给实验需要加热 的固体物质_加__热__。 ②冷却问题:有的实验为防止气体冷凝不充分而受损失, 需用_冷__凝__管__冷凝气体,使物质由气态冷凝为液态便于收集。 ③拆卸时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实验仪器的拆卸要注意安全 性和科学性,有些实验为防止“爆炸”或“氧化”,应考虑停 止加热或停止通气的顺序。
(3)根据题型特点,确定解题方向。 ①对于设计实验方案类型:要考虑选择适当的__实__验__路__线__、 方法简单;_所__用__药__品__、__仪__器__要易得;实验过程_简__单__、安全; 实验现象_明__显___。 ②对于方案分析、完善和评价类型:要抓住方案的主线, 分析方案中每个步骤目的,每个装置的用途,及可能达成情况, 进行综合评估。
3.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方法技巧 (1)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 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性质实验的设计一般包括反应原理、实验仪器与操作、 反应现象和实验结论几个方面。 (3)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首先要求抓住物质本质特征进行 整理和思考,然后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需要在元素 周期律等化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 行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在提取知识时能够准确、全面, 并能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2 性质实验方案设计 1.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其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
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探索可能 具有的性质。
(1)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2)性质实验方案分析、评价的基本思路。 通过分析明确探索目的或物质的性质,将实验目的、物质 的性质和实验操作步骤结合起来,判断运用这些步骤和装置, 能否实现目的。
考点 1 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1.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首先要弄清物质制备的原理,以
原理为切入点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一般包括实验名称、目的、 原理、用品、步骤、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等步骤。
2.针对一个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方案,要会对每个方案 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理论上要科 学;②操作上要简单可行;③原料用量要节约;④要环保,符 合绿色化学原则。
答案:(1)②④⑤ (2)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和氧化 (3)加热浓缩 冷却结晶 (4)KSCN 溶液 溶液显血红色
【变式训练】 1.(2011 年全国高考) (1)图 5-33-1 是用 KMnO4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
的简易装置。
图 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 NO 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填序号)。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12022/1/11January 11,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12022/1/112022/1/111/11/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12022/1/11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 SO2 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 Y 中还可能含量有 H2 和 Q 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 中夹持仪器省略)。
图 5-33-2 (3)装置 B 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为气体 Y 中还含有 Q 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确认 Q 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 M 于________(选填 序号)。
a. A 之前 b.A-B 间 c.B-C 间 d.C-D 间 (6)如果气体 Y 中含有 H2,预期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 Y 中 H2 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 28 mL H2),除可用测量 H2 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 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3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
考纲定位 1.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2.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和一般思路 (1)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②_安__全__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可行。 ④_简__约__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2)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理解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
步骤 3:向所得 FeSO4 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 溶液,经 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填 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钵; ⑥玻璃棒;⑦酒精灯。
(2)在步骤 2 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__。 (3)在步骤 3 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过滤。 (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 Fe3+杂质。检验 Fe3+ 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 中的Fe2+,应选用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 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 KSCN 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 KMnO4 溶液
②乙同学取 336 mL(标准状况)气体 Y 通入足量溴水中,发
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 2.33 g。由此推知气体 Y 中 SO2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思路指导:实验综合能力考查,本题考查点有溶液加热、 过滤、固体溶解、蒸发(防水解)、结晶等一系列实验。亚铁离 子在加热过程中有水解,因而要加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是做 好本题的关键。
解析:步骤 1 是溶液加热和过滤操作,用不到②④⑤;亚 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有水解,因而要加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 步骤 3 是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下的蒸发与结晶过程。
【例2】(2010 年福建高考)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 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 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 10 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 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 6.0 g 放入 15.0 mL 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 应后得到溶液 X 并收集到气体 Y。
(4)方案的安全性:对比分析实验方案本身和对人身、设备 仪器以及动植物的安全性。
5.解答综合化学实验设计题的方法 (1)认真审题,明确目的原理。 首先必须认真审题,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的目的, 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明确_实__验__原__理___。 (2)注意题型特点,明确题目要求。 纵观综合实验题型,一般有两类,一是给出了_目__的__和__要__求__, 设计实验方案;另一类是给出_全__部__或__部__分__实__验__方案,对方案 进行分析、完善和评价;两种类型本质是相同的,但是,分析 思考的方向有所不同。
③防氧化:如 H2 还原 CuO 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 切割宜在水中,制备 Fe(OH)2 要隔绝空气等。
④防倒吸:处理极_易__溶__于__水__的气体时,要注意防倒吸。
⑤防挥发:低沸点液体反应物,在受热时易挥发,为减少 损耗,要添加冷凝装置,如冷凝管等。
(2)对于有气体发生或参与的实验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①仪器连接问题:按气体发生→除_杂__质__(净化)→干燥→主 体实验→__尾__气__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②接口连接问题:如洗气时“进气管长___,出气管_短___”; 量气时“进气管短___,出气管长___”;干燥管除杂质时“大口进___ 小口_出___”等。 ③实验操作的顺序:连接各部分装置→检查_气__密__性__→装药 品进行实验操作→拆实验装置。
吸进入装置 B 中 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①Ⅰ ②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铜屑和稀硝酸
B
水
发生 NO 气体 排水法收集 NO 气体
C
主要是接收 B 中排出的水
③反应开始时,A 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 加快;A 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 逐渐变为无色;A 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 中的水面逐渐 下降,B 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 C 中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上排气收集氯气 安全作用,防止 D 中的液体倒
选择药品仪器→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形成设计 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2.实验设计的步骤
3.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
(1)“五防”。 ①防爆__炸__:有气体生成或参与的装置都不可密闭;点燃或 加热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 等)前,应先_验__纯__。 ②防水解:制取在空气中易_水__解__的物质如 Al2S3、AlCl3、 Mg3N2、FeCl3 等,要在此物质的装置前后连接_干__燥__装置,吸 收水蒸气。
【例1】(2011 年海南高考)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 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 骤如下:
步骤 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 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 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 3 mol·L-1 H2SO4 溶 液,在60 ℃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 溶液。
•
4.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多个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原理的科学性:对比分析实验方案的原理是否遵循已学 _化__学__原理和__物__理_原理或者能否在题目已给信息中找到。 (2)方案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实验方案的操作步骤、现象、 数据处理等__是__否__合__理__、__简__单___。 (3)绿色化学:对比分析实验方案的药品成本、利用率和对 环境的友好程度。
(3)其他易忽视的细节问题。 ①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的制取需加热,应先 用__酒__精__灯__加__热__气体发生装置产生气体后,再给实验需要加热 的固体物质_加__热__。 ②冷却问题:有的实验为防止气体冷凝不充分而受损失, 需用_冷__凝__管__冷凝气体,使物质由气态冷凝为液态便于收集。 ③拆卸时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实验仪器的拆卸要注意安全 性和科学性,有些实验为防止“爆炸”或“氧化”,应考虑停 止加热或停止通气的顺序。
(3)根据题型特点,确定解题方向。 ①对于设计实验方案类型:要考虑选择适当的__实__验__路__线__、 方法简单;_所__用__药__品__、__仪__器__要易得;实验过程_简__单__、安全; 实验现象_明__显___。 ②对于方案分析、完善和评价类型:要抓住方案的主线, 分析方案中每个步骤目的,每个装置的用途,及可能达成情况, 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