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1.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拓展资料素材 北师大版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帝国主义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发出武装干涉的叫嚣。
1900年4月,英、美、德、法四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限令两个月以内悉将义和团“一律剿除”,否则直接出兵“代为剿平”。
5月25日,驻京各国公使议定联合发出照会,胁迫清政府下令屠杀义和团和惩办镇压义和团不力的官员,同时命令各国在大沽口外的海军待命行动。
5月29日,各国舰队从大沽口派出陆战队闯入天津。
5月30日,各国公使宣称不论清政府态度如何,都要派兵进京。
清政府提出每个使馆所调军队不得超过30名,未获结果。
5月31日至6月2日,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八国侵略军四百五十多人先后开进北京。
此时驶入渤海湾和大沽口外的外国军舰已达24艘。
6月上旬,各国政府授权各驻华公使相机行事,并训令本国在华舰队司令听其调遣,与各国协同作战。
6月10日,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组成八国联军,共两千一百多人,由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6月16日,侵华联军向大沽口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威迫中国守军17日晨2时交出炮台,遭到拒绝。
17日晨,侵华联军发动进攻,全体守台官兵与敌激战数小时,击沉击伤敌舰六艘,敌军伤亡一百余人,炮台陷于敌手。
至此,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正式爆发。
西摩尔
西摩尔(1840—1929年),英国海军将领。
1852年加入英国海军。
1857年,他作为中尉见习生,参加英法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2年在上海与太平军作战。
1863年回英国。
后升为中将。
1897—1901年任英国东亚舰队司令。
1900年6月10日,各国以保护北京使馆为名,由他率领一支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军队组成的侵略联军二千余人,从天津出发,进犯北京。
在杨村、廊坊等地受到义和团和清军的狙击,被迫后撤,退回大津。
1901年归国。
著有《我的海军生涯和旅行游记》。
瓦德西
瓦德西(1832-1904年),德国军官。
1870年普法战争时为上校参谋长,1888年至1891年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898年任陆军总监。
1900年晋升陆军元帅,同年9月来华担任八国联军总司令,11月抵北京,残酷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纵兵在京城等地大肆劫掠。
1901年6月回国。
八国联军在中国遭到义和团的英勇抗击,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
瓦德西在写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转引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主编,第502页)。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犯下滔天罪行。
1.烧杀: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
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这是偷盗者纵火灭迹。
“(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
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畚镭既毕,即将舁尸之人尽行击毙,亦埋坑中。
……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
今高门大宅,尚
有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敛、蛆出户外者。
虽青燐屑、扬州十日记,何以过之!”(《缘督庐日记》)2.抢掠: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
……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
”“(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
”(《瓦德西拳乱笔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劫后残余的《永乐大典》,此次又“失去三百零七册”。
此外遗失的珍贵图书“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十余本。
”“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庚辛纪事》)3.凌辱妇女:“联军尝将其所获妇女,不分良贱老少,尽驱诸表背胡同,使列屋而居,作为官妓。
其胡同西头,当径设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东头为出入之路,使人监管,任联军人等入内游玩,随意奸宿。
”(《拳事杂记》)贵族崇绮,“其眷属尽为联军所拘,驱诸天坛,数十人轮奸之。
”(《庚辛纪事》)
《辛丑条约》
1900年12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利时、西班牙、荷兰11国公使提出《议和大纲》12条,强迫清政府接受。
1901年9月 7日,庆亲王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这一年是旧历辛丑年,所以这个条约称为《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
其主要内容是:
1.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分 39年还清(到1940年),年息四厘,本息共计9.82亿两,加上各省地方性赔款,总数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12倍)。
清政府以海关税、通商口岸的常关税和盐税作为偿付赔款之用。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人反帝性质的组织,违者处死。
地方官对反帝斗争镇压不力者,“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凡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文武科考试5年。
3.清政府拆毁大沽以及北京到海口沿线所有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
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常留兵队,分保使馆”,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
5.惩办“首祸诸臣”。
其中载漪充军新疆,载勋、赵舒翘赐自尽,徐承煜(刑部左侍郎)等人斩决,董福祥革职,徐桐、刚毅、李秉衡等已死,追夺官爵。
6.清政府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由皇族亲贵担任外务部大臣。
7.清政府允许按照外国的意愿修改“通商行船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