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遥感0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一、海岸带基本概念 二、滨岸地区 三、潮间带和海滨湿地 四、海岸带管理范围 五、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与技术流程
一、 海岸带基本概念
(一)、概念
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的交接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 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区。在中 国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中规定,海岸带调查的宽度为 海岸线向陆侧延伸10km,向海侧延至10m - 15m水深。
3.1 藻类
3.2 生根维管系(海草)
高盐度(≥5%),低盐度 (<5%)
类别
亚类
类别
亚类
3.岩滩
4. 河流水生生物栖息地
(1)见于基岩海岸,规 模较小 (2)呈平台状,其上有 海蚀柱、海蚀洞(穴)、 海蚀拱桥等,平台后缘海 蚀崖壮观 4.红树林滩
4.1 生根维管系、藻类、 水生植物
4.2挺水植物 近岸浅水水域 4.3 浮叶植物
海岸带管理 海岸带管理 哥斯达黎加 海岸带管理
斯 斯 海 管理 管理
海岸带
海 管理
海岸带 管理
平 均 低 潮 位 位 潮 高 均
平
管
海 达 海
海 (200n mile)
海
海岸带
五、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和技术流程
1、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 (1)按海岸带分带范围和利用状况进行分类 (2)按专题信息进行分类 (3)按传感器类型进行分类
国家 巴西 哥斯达黎加 中国 以色列 澳大利亚南部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西班牙 斯里兰卡 陆上界限 平均高潮位以上2km 平均高潮位以上200m 平均高潮位以上10km 1~2km范围内变化 平均高潮位以上100m 平均高潮位以上400m 最高潮位或风暴潮以 上500m 平均高潮位以上300m 海上界限 平均高潮位下12km 平均低潮位 15m等深线 平均低潮位以外500m 海岸基线外3n mile 海岸基线外3n mile 12n mile领海范围 平均低潮位以下2km
2、海岸带遥感应用技术流程
用户任务书或合同书 基础背景数据 陆域环境数据 海洋功能区划数据 近海要素监测数据 海洋经济统计数据 遥感数据 地物光谱测量 解译草图 编制工作设计书 设计审查 工作部署 初步解译、建立宏观 解译标志 收集资料 现场踏勘 前期检查 项目组织 主管部门质量监控
遥感数据预处理 (辐射纠正、几何纠正)
5.3浮叶植物 潮间带湿地 近岸浅水水域 5.4沉水植物 6. 沼泽水生生物栖息地 (3)见于南海诸岛、海南 岛、北部湾涠洲岛,雷州半 岛、广东大亚湾等地也有零 星分布 (<80km2) 6.1生根维管系/藻类/水生植 物 6.2挺水植物 6.3浮叶植物 6.4沉水植物
四、海岸带管理范围
各个国家海岸带管理范围
红树林滩43浮叶植物1热带亚热带潮滩生长红树林植物44沉水植物2红树林植物盘根错节滩地潮沟发育见于湖泊水生生物栖息地80km1为珊瑚建造的平台51生根维管系藻类水生植物2礁平台表面崎岖潮沟网状沟槽礁塘石芽黑圆石发育前缘多有52挺水植物3见于南海诸岛海南岛北部湾涠洲岛雷州半岛广东大亚湾等地也有零星分布53浮叶植物54沉水植物沼泽水生生物栖息地80km62挺水植物63浮叶植物64沉水植物四海岸带管理范围各个国家海岸带管理范围国家陆上界限海上界限巴西平均高潮位以上2km平均高潮位下12km哥斯达黎加平均高潮位以上200m平均低潮位中国平均高潮位以上10km15m等深线以色列12km范围内变化平均低潮位以外500m澳大利亚南部平均高潮位以上100m海岸基线外3nmile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平均高潮位以上400m海岸基线外3nmile西班牙最高潮位或风暴潮以上500m12nmile领海范围斯里兰卡平均高潮位以上300m平均低潮位以下2km哥斯达黎加海岸带管理最低低潮线专属经济区海洋边界200nmile陆架海边领海边界省州及国家法定界线斯里兰卡海洋管理范围巴西海洋管理范围陆架范围潮汐影响达及的陆地范围地方政府管辖陆地边界海洋灾害影响的陆域上界气候影响的陆域上界华盛顿州海岸带管理区美国海岸带管理范围巴西海岸带管理范围范围斯里兰卡海岸带管理范围海岸带划界自然界限与法定界限五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和技术流程1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1按海岸带分带范围和利用状况进行分类2按专题信息进行分类3按传感器类型进行分类1按海岸带分带范围和利用状况进行分类a沿海陆域遥感
教材、参考书目
恽才兴、韩震、蒋雪中、杨晓梅、刘建强、苏奋振. 《海岸带及 近海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技术》.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陈述彭、童庆禧、郭华东.《遥感信息机理研究》. 北京:科学出 版社,1998. 梅安新、彭望碌、秦其明、刘慧平.《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
(2)按专题信息进行分类 a 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遥感 b 海滨湿地遥感 c 二类水体水色遥感 d 赤潮遥感 e 近岸海域海温遥感 f 近岸海域海冰遥感 g 珊瑚岛礁浅水深、地形遥感
1、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
(3)按传感器类型进行分类 a 陆地卫星遥感 b 水色卫星遥感 c 海洋动力卫星遥感 d 高光谱卫星遥感
海岸带遥感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韩 震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海岸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分类 第三章 海滨湿地遥感监测 第四章 二类水体水色遥感监测
第五章 赤潮遥感监测 第六章 近岸海域海温遥感监测 第七章 近岸海域海冰遥感监测 第八章 珊瑚岛礁浅水水深、地形遥感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九章 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遥感在海岸带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 水体
1.1 海洋/河口
潮间带湿地
近岸浅水水域
1.2 河流
1.3 湖泊(≥80km2)
1.4 沼泽(<80km2)
类别
亚类
类别
亚类
2.海滩
2. 海洋及河口暗礁
(1)海滩与砂质海岸伴生, 多为高能环境下波场产物
3. 海洋及河口水生生物栖息 地
(2)宽度较小,坡度1° 至10° 潮间带湿地 (3)根据动力条件和平面 形态,海滩可分为:1、直 线型海滩,见于山东牟平 双岛湾、金山湾;2、对称 弧型海滩,以山东芝罘岛 等地为代表;3、不规则弧 型海滩分布较广;4、对称 螺型海滩,鲁、粤等地多 见 (4)浙江以南的海滩,断 断续续发育有海滩岩 近岸浅水水域
专业应用模型
遥感解译和现场核对 根据现场资料对遥感解译进行验证
样品采集、样品分析
现场审查验收 专题研究报告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海滨湿 地专题、二类水体水色专题、赤 潮专题、近岸海域海温专题、近 岸海域海冰专题、珊瑚岛礁浅水 深、地形专题
资料综合整理
工作报告验收
最终成果验收
成果应用推广
图像、图件、文字数 据光盘存档
海岸带
海岸带卫星影像图
(二)、海岸带类型
根据海岸带动态:堆积性海岸、侵蚀性海岸; 根据地质构造:上升海岸和下降海岸; 根据海岸组成物质的性质:淤泥质海岸、基岩港湾海岸、 砾石海岸、砂质海岸、珊瑚礁海岸、 红树林海岸和河口。
基岩港湾海岸
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砂质海岸
(三)、海岸带分区
从海岸带自然生态系统:向陆方向上界为潮波、潮流盐水和半 咸水影响的地区,海域的狭义部分为近岸浅水地区,广义部分可 扩展至整个大陆架。 从海岸变化的地质过程和物理过程:海岸带的陆上界限应是 古海岸线和最大风暴潮达及的区域,海域界限为波浪作用影响的 浅水地区和河口羽流输移扩散的外界。
海 滨 海滨 低 潮 位 破 波 线 波 线 线 破 滨 线 位 海 滨 崖 潮 潮 海 高 低 潮 线 陡 海 海滨 滨 海 高 岸 蚀 海 后海滨
海滨
滨
沿岸带
外海滨
内海滨
前海滨
后海滨
滩肩 滩面 滩坎
低潮线
滩角
沿岸沙坝
沟槽
海滩剖面单元图
外海滨
近岸带
破浪带
激浪带
冲流带
涌浪及风浪
波浪和水流在近岸地区作用分带
海岸特征水位参数分级图
海滨湿地分类表
类别
亚类
类别
亚类
1. 潮滩 (1)广泛分布于淤泥质 海岸 (2)渤海与北黄海的潮 滩,由岸向海分高潮滩带、 中潮滩带和低潮滩带 (3)南黄海的潮滩,宽 度大,坡度小,滩面植被 较多 (4)东海与南海的潮滩, 按其分布可分为隐蔽型潮 滩、开敞型港湾潮滩和河 口潮滩
海岸带遥感应用技术流程
潮间带湿地
(1)热带、亚热带潮滩 生长红树林植物 (2)红树林植物盘根错 节,滩地潮沟发育,见于 琼、粤、桂、闽、台等地
4.4沉水植物
类别 5.礁坪
亚类
类别
亚类 5. 湖 泊 水 生 生 物 栖 息 地 (≥80km2) 5.1生根维管系、藻类、水生 植物 5.2挺水植物
(1)为珊瑚建造的平台 (2)礁平台表面崎岖,潮 沟、网状沟槽、礁塘、石芽、 “黑圆石”发育,前缘多有 礁砾垒
陆 海 陆 交 界 面 河口 陆架 陆架 边缘区 陆架 陆 陆架 线 折 架
区
二、滨岸地区
滨岸地区是指海陆交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带和人类经济活动 及沿岸工程最密集的地区,在波浪和沿岸流共同作用下,海陆 相互作用的界面常形成各种类型的海滩和潮间带浅滩。 海滨分为外海滨、内海滨、前海滨、后海滨。
1、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
(1)按海岸带分带范围和利用状况进行分类 a沿海陆域遥感:农用地遥感 建设用地遥感 未利用地遥感 b潮间带遥感:农用潮间带土地遥感 建筑用潮间带土地遥感 未利用潮间带土地遥感 c浅水和近海水域遥感:农用近岸海域遥感 近岸海域建筑遥感 未利用海域遥感
1、海岸带遥感应用分类系统
三、潮间带和海滨湿地
潮间带:高潮滩(大潮高潮位—小潮高潮位) 中潮滩(小潮高潮位—小潮低潮位) 低潮滩(小潮低潮位—大潮低潮位)
潮间带分区图
S.S.(统计风暴潮水位):5年、 25年、100年风暴潮预报水位 A.S.(年风暴潮周期):年内风暴 潮最高水位 S.S. A.S. MHW S MHHW MHW MSL MTL MLW MLLW MLWS MTL(平均潮位):平均高潮位与平 均低潮位之间的中值 MLW(平均低潮位):19年平均低潮 位统计值 MLLW(平均低低潮位):19年平均 低低潮位统计值 MLWS(平均大潮低潮位):19年平 均大潮期间低潮位平均值 MHW(平均高潮位):19年平均高潮 位统计值 MSL(平均海平面):19年平均水位 统计值 MHW S(平均大潮高潮位):大潮期 最高潮位多年统计平均值 MHHW(平均高高潮位):19年平均 高高潮位统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