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糖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降糖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中药降糖复方给与实际治疗,探究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存在2型糖尿病病症的82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奇偶相关分配方式将82例患者分为数量均等两组,分别是41例对照组以及41例实验组,给与对照组2型糖尿病病症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对实验组2型糖尿病病症患者给与中药降糖复方治疗,探究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有效率。
结果实验组41例患者在经过中药降糖复方治疗之后,其中35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治疗有效,实际治疗有效率高达97.5%;对照组41例患者在经过二甲双胍药物治疗之后,其中28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实际治疗有效率高达85.3%。
结论对于存在2型糖尿病病症的患者给与中药降糖复方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可将该种治疗方式实际应用在现今以及后续临床2型糖尿病病症治疗当中。
标签:中药降糖复方;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是临床医学治疗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症,该种病症具有终身性特点[1]。
现今对于该种病症还没有完善的治愈方式,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的实际治疗也是主要以有效控制病情为主[2]。
而患者一旦出现2型糖尿病则很有可能出现后续其他并发症,给患者的正常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较为不便的消极影响。
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而及时发现病症及时采取较好治疗措施,避免2型糖尿病的严重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2型糖尿病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奇偶相关分配方式将82例患者分为数量均等两组,41例对照组以及41例实验组。
对照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以及1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平均是(6
2.5±2.9)岁,平均患病时间是(6.2±2.1)年,给与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其中实验组中有21例男性患者以及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平均是(62.5±
3.1)岁,平均患病时间是(6.2±2.0)年,对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中药降糖复方治疗。
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患病时间等方面具有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上述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本研究实际入选相关标准:①患者均无肝以及肾脏方面的重大性病症。
②患者均未患有精神方面的相关病症。
③患者均在了解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本次实际研究。
1.2方法两种药品均是广州中一药业公司所提供的,其中中药降糖复方是每包140 g,二甲双胍缓释片每片0.25 g。
患者入组2 w前,结合相同规范饮食调整方法和运动方法,实验组治疗方法为中药降糖复方,1包/d,用水煎为200 ml,上下午两餐饭间2次服下;对照组二甲双胍缓释片,3次/d,1片/次。
导入期为2 w,服药12 w。
在受试者服用药物4 w以后,连续2次的空腹血糖测试值超过14.0 mmol·L-1,对照组患者可适当增添药量,二甲双胍缓释片3次/d,2片/次。
对实验组,仍维持原样。
如果没有好转,受试者可以退出本次实验,判定为无效。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显效为治疗以后有大部分临床症状消失,对空腹血糖的测定值低于7.7 mmol/L,HbAlc低于8%;有效是患者空腹血糖低于8.2 mmol/L,餐后2 h的血糖低于13.8 mmol/L,HbAlc低于8%;有一定症状有所改善或未改善,但是各类指标都没达到以上标准的。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利用统计SPSS 19.0软件对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相关数据给与严格有效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研究中实验组41例患者在经过中药降糖复方治疗之后,其中35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显示无效,实际治疗有效率97.5%;对照组41例患者在经过二甲双胍药物治疗之后,其中28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治疗显示无效,实际治疗有效率85.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实验组41例患者在经过中药降糖复方治疗之后,其中35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治疗有效,还有1例患者治疗显示无效,实际治疗有效率高达97.5%;对照组41例患者在经过二甲双胍药物治疗之后,其中28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还有6例患者治疗显示无效,实际治疗有效率高达85.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同很多专家学者以往所做相关研究一致,证明本次实验有效,同时也证实了中药降糖复方相较于二甲双胍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糖尿病治疗原则是治疗时对各类心血管风险因素进行重点防控。
该风险因素包含有肥胖、慢性的高血糖及血脂紊乱等[3]。
通过中医理论指出,2型糖尿病以胃肠实热作为主要证候,中满内热为其病理,所以治疗时要以除热务尽、开郁清热为主[4]。
基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点,中药降糖复方当中主要是黄连、知母等药材,再配合大黄、桃仁等辛热药材,防止因苦寒伤及患者胃肠,多种药材联合使用具有开郁、降浊及清热等功效,对患者具有更加理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存在2型糖尿病病症的患者给与中药降糖复方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可将该种治疗方式实际应用在现今以及后续临床2型糖尿病病症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李清记.中药降糖复方与二甲双胍对照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当代
医学,2016,04:151-152.
[2]曹会波,方朝晖.中药降糖调脂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60例临床研究[J].国医论坛,2014,03:30-34.
[3]David,Desilets,Vivek,et al.Automated endoscope reprocessors[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0,72(4):675-680.
[4]Syeda Sadia,Najam,Jichao,et al.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s and prevalenc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 Journal of diabetes,2014,06(3):221-227.
編辑/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