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章末验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章末验章节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C6H14和C9H20也一定互为同系物
B .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可命名为6,8,9三甲基3乙基2癸烯
C.CH3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与甲基相连的碳碳单键变得活泼,被KMnO4氧化而断裂
D.叶酸的结构为
,叶酸可以发生酯化、水解、氧化、加成等反应解析:选C C6H14和C9H20均属于烷烃,故互为同系物,A正确;依据键线式书写规律,然后结合系统命名法可判断B项正确;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对甲基产生了影响,使得甲基变得活泼而被KMnO4氧化,C不正确;根据叶酸的结构及官能团判断其性质,D项正确。
2.(2013·淮南模拟)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苯酚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生成,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生成硝基苯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苯酚苯环上的氢比苯分子中的氢更容易被卤素原子取代
解析:选B A项和D项,苯酚反应时均取代苯环上3个氢原子,而苯只取代一个氢原子,说明羟基使苯环活性增强;C项,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酸性比乙醇强,是由于受苯环影响,使苯酚中羟基活性增强;B项,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是由于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乙醇中没有碳碳双键,是由于官能团不同,而不是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
3.某有机物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
在FeBr3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
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C—CH3B .
C.CH2===CHCH3D .
解析:选B 有机物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可排除C。
又因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只有B和D 符合。
D在FeBr3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四种一溴代物,B在FeBr3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即苯环上有两种氢原子
4.由CH3CH3→CH3CH2Cl→CH2===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类型是( )
A.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B.裂解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C.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D.取代反应→消去反应→裂解反应
解析:选C CH3CH3→CH3CH2Cl,氯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该反应为取代反应;CH3CH2Cl→CH2===CH2,消去了氯原子和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该反应为消去反应;CH2===CH2→CH3CH2OH,两个碳原子上分别加了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羟基,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5.(2014·温州模拟)塑化剂DEHP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能力下降。
下列关于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22O4
B.白酒中混有少量塑化剂,可通过过滤方法除去
C.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有6个吸收峰
D.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解析:选B 根据塑化剂的名称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可写出其结构简式:
,由此可得其分子式为C16H22O4,A项正确。
塑化剂对人体有毒,混有塑化剂的白酒不能饮用。
由于塑化剂可以溶解在酒精中,所以白酒中的塑化剂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B 项错误。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的结构按如图虚线呈对称结构,由此结构可知它共有6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6个吸收峰,C项正确;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的结构中,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氢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基的水解也属于取代反应,该物质能燃烧,即能发生氧化反应,D项正确。
6.物质X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常被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
酸化剂,在食品和医学上用作多价螯合剂,也是化学中间体。
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式C6H7O7
B.1 mol物质X可以和3 mol氢气发生加成
C.X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D.足量的X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反应得到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选D X分子式C6H8O7,A 错误;分子结构中存在羧基和羟基官能团,
羧基不能和氢气加成,所以该分子不能和氢气加成;分子中含有正四面体中心的碳原子,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均在同一平面内;分子中与NaHCO 3、Na 2CO 3反应的官能团只有羧基,所以足量的X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NaHCO 3、Na 2CO 3反应得到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
7.(2014·合肥模拟)西维因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
+H 2O ――→OH -
+CO 2↑+CH 3NH 2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维因分子式为C 12H 10NO 2
B .反应后经酸化,可用FeCl 3溶液检验是否发生水解
C .1 mol 西维因最多能与6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西维因分子中至少有21个原子共平面
解析:选B A 项,由西维因的结构简式可知西维因分子式为C 12H 11NO 2,A
项错误;B 项,西维因水解后酸化所得产物中含有酚羟基,遇FeCl 3溶液
出现紫色,可用FeCl 3溶液检验西维因是否发生水解反应,B 项正确;C 项,1 mol
西维因最多能与5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 项错误;D 项,因单键可以自由旋
转,西维因分子中至少有18个原子共平面,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
8.(15分)保水剂使用的是高吸水性树脂,它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无毒无害,反复释水、吸水,因此农业上人们把它比喻为“微型水库”。
有机物I 为一种保水剂,可通过烃A 经下列转化生成:
提示:
不能稳定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和I 的结构简式为A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
(2)F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⑥和⑦的反应类型为⑥________反应,⑦________反应。
(4)M 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它是由2个F 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脱去2个水分子形成的环状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 有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属链状化合物的稳定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 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B 为溴代烃,C 为醇,D( C 3H 4O 2)
中含有醛基,E( C 3H 4O 3)中含有羧基。
联系各物质的分子式,可以确定A 为
CH 3CH===CH 2,B 为CH 3CHBrCH 2Br ,C 为CH 3CHOHCH 2OH ,D 为CH 3COCHO ,E 为CH 3COCOOH ,F 为
,G 为CH 2===CHCOOH ,H 为CH 2===CHCOONa ,I 为。
答案:(1) CH 3CH===CH 2
(2)羟基、羧基 (3)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4)
――――→
一定条件+2H 2O
(5)OHCCH 2CHO HCOOCH===CH 2
9.(13分)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同时,它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
固定和利用CO 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
某高分子化合物F 可用下列反应制得:
(1)B 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E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由A 也可以制取E ,其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3)高分子化合物F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G 是C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含一个苯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三种,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则G 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有机物D 或E 的说法屮,正确的有________。
A .D 是烃的衍生物,属于芳香化合物
B .D 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 .E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
D .
E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解析:(1)由结构简式可知B 的分子式为C 10H 10O 4。
(2)D 到E 发生了酯的水解,生成物E 中有两个羟基。
A 制取E 时,A 首先与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再水解即可。
(4)由题意知,此物质含有醛基,再根据分子式,只能为。
(5)D 分子中含有—CH 2—和,故所有的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E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7个吸收峰。
答案:(1)C 10H 10O 4
(2)羟基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3) (或其他合理答案)
(4) +2Cu(OH)2+NaOH ――→△
+Cu 2O↓+3H 2O
(5)AD
10.(14分)氯吡格雷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新型药物,以2氯苯甲醛为原料合成氯吡格雷的路线如图:
―――→NaCN NH 4Cl
――→
H +
――→CH 3OH H +
A B C D
(1)A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氯吡格雷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RX +R′ONa―→ROR′+NaX 写出由乙烯、甲烷为有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
任选)。
解析:(1)A 中含氧官能团为醛基。
(2)对比E 和氯吡格雷的结构可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3)对比D 和E 的结构简式,确定C 6H 7BrS 的结构简式为,从而写出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的A 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可知该物质中含有苯环,苯环上的氢原子处于4种不同的化学环境中,符合条件的为。
(5)
,
将此图正写即得相关流程图。
答案:(1)醛基 (2)取代反应
(3)
(4)
(5)CH 2CH 2――→Br 2 CH 2BrCH 2Br ――→NaOH/H 2O △
11.(16分)(2014·大连检测)有机化合物香醇可以用作食用香精,其结构如图所示:
(1)香醇的分子式为________;它可能发生的有机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聚合反应 ⑤氧化反应 ⑥水解反应
(2)有机物丙(C 13H 18O 2)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它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峰,乙为香醇的同系物。
已知:R —CH===CH 2――→B 2H 6H 2O 2/OH -
R —CH 2CH 2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 的系统命名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分子中有两个甲基,在一定条件下,1 mol D 可以和2 mol H 2反应生
成乙,D 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则D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甲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COO —”结构的共有________种。
解析:(1)可根据香醇的结构简式书写分子式。
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
(2)①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以推断甲为羧酸,结合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则其分子式为
C 4H 8O 2,又甲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峰,则甲的结构简式为,从而
可以逆推出A 为,其系统命名名称为2甲基丙烯。
②C 为CH 3CHCHOCH 3,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
③丙为甲和乙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根据甲、丙的分子式可以推断乙的分子式为C 9H 12O ,由于甲、丙分子中均含两个甲基,则乙分子中不含甲基,又乙为香醇的同系物,则乙为。
1 mol
D 可以和2 mol H 2反应生成乙,则D 分子中含1个碳碳双键和1个醛基,其结构简式为。
④甲与乙发生的反应为
和
发生的酯化反应。
⑤甲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COO —”结构的有
CH 3CH 2CH 2COOH 、CH 3CH 2COOCH 3、CH 3COOCH 2CH 3、HCOOCH 2CH 2CH 3、,共5种。
答案:(1)C10H14O ①②③⑤(2)①2甲基丙烯
△
②(CH3)2CHCHO+2Cu(OH)2+NaOH――→
(CH3)2CHCOONa+Cu2O↓+3H2O
③
④+浓H2SO4
△+H2O 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