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初中物理八上《5.3 密度的应用》word教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课时
5.3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师用:4千克的铅球、细铁丝或细铜丝一卷.
学生用:托盘天平、砝码、量筒、一瓶酒精、一把小铝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表达式是什么?体积V的表达式又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运用讨论法,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使同学弄清楚,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讨论的问题如下:
1.教师出示学生体育课上用的4kg的铅球,问学生:你如何判断,这种铅球是否用铅制成的?请说出你的办法来.
2.物理课本中的第一个问题.怎样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质量?
3.物理课本中的第二个问题.教师出示一卷细铜丝或细铁丝,问:怎样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
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讲清楚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可适当地书写副板书.并注意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如是“测量”,还是“计算”等.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简要小结,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板书:5.3、密度知识的应用.
板书:1.应用.
(1)可以鉴别物质.如勘探人员鉴别矿石等.
(2)计算不便于宜接测量的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进一步体会密度知识的应用.
实验一:用托盘天平测定小铝勺的体积.
实验二:用量筒测出质量为40克的酒精.要求学生边实验,边在笔记本上简要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对学生的实验和计算进行指导。
让一两个实验组,汇报测定过程和结果.
板书:2.解应用题
【例1】测得体育课上用的质量为4千克的铅球,体积约为0.57分米3,此铅球是用铅制成的吗?
(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题目中的已知量,并加注角标.注意书写的格式.
已知:m铅球=4千克,V铅球=0.57分米3=0.57×100米3
ρ铅=11.3×103千克/米3.
求:铅球是用铅制成的吗?
解:
ρ=m/v=4千克/0.57×100米3=7.0×103千克/米3.
ρ铅球≠ρ铅
答:铅球不是用铅制成的.
【例2】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的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的煤油?(煤油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教师用分析法,讲述解题思路.并使学生注意到题中的隐蔽条件V水=V煤油.由学生表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包括明显的已知条件和隐蔽的已知条件.并加注角标.
已知:m水=1千克,ρ煤油=0.8×103千克/米3
ρ水=1.0×103千克/米3 V水=V煤油
求:m煤油=?千克
解:m煤油=ρ煤油·V煤油
=0.8×103千克/米3×0.001米3,
=0.8千克.
答:这个瓶子能盛0.8千克的煤油.
解题完毕,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这两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希望学生课下考虑,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25自我评价与作业1、2、3、4、5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