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设置研究与实践
摘要:中职学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学前幼儿
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教学实践经验缺乏、专业技能差,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
单位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本课题主要针对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从而提
出基于能力培养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实践的策略,以期对中职学前教
育课程设置与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寻适
合本地教育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着重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综合能力与可持续发展
能力,能适应幼儿园岗位的要求。

构建既体现职业性,又能体现师范性的以能力
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意义
1.可优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

课程改革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二是职业教育要强调能力本位;三是职业教育要求企业和学校合作;四是职业教
育如何做到实践和理论整合,工作过程很可能是一条路径、一个手段、一个结构;五是模块课程的灵活性对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很有参考价值。

2.可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能力。

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的核心就业能力——会独立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加大训练力度,可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核心就业能力,毕业后
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独立开展工作。

二、学生能力调研的基本情况及反映出的问题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顶岗实习学生、毕业生及幼儿园园长的问卷调查,学前教育存在课程观念重理论轻技能,课程内容以学科为本位,实用性较差,教学手段单一,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关键能
力的欠缺等问题。

因此,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体系迫在眉睫。

三、能力导向的学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框架
经过调查发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如下主要问题:缺乏独立解决
问题的能力,对工作和方法应用不熟,缺乏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协作水平能力
有待提高;教师普遍没有意识到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相应能力,特别是对于
上述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能力。

因此要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这
种认识。

1.确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为了使能力培养具有可操作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开展广泛的讨论,要从技能、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总结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

为了使教师对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认识得更加理性和清晰,为落实能力的
培养提供科学依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掌握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关键能力这三种能力。

基本能力是指每种职业都需要的相同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
达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责任感、诚信度等;而不同的则可称之为专业能力,
主要包括适应某一工作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等。

关键能力则包括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社会能力。

由于知识、技能、经验及
其他原因,很多人一生需要从事多种职业和岗位。

这三种能力具有显著的层次性。

基本能力处于最低端,专业能力处于中间层次,关键能力处于最高端。

学生经过
在校学习,要掌握这几种能力,才有可能胜任未来的幼教工作。

2.探讨能够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课程。

有了需要培养的能力,
就应该将这些能力培养分解到具体的课程中去,对于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专
业能力”,教师们的认可度较高,培养这类能力的课程也容易落实,关键是要改
革现行的课程体系,引导教师和学生都朝着能力培养的方向努力。

3.将能力培养的目标落实到课程的教学大纲上。

课程对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就应该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表述出来,明确哪些是在本课程中应该培养、需要加强,甚至是进行评价的能力,要求落实到文本上,要成为教学大纲中不可或缺的
内容。

4.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体系结构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要
牢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辅助者的理论,在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以平等、尊重的融洽关系相处,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是受教育的主体,增强主人翁的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设置丰富的教育类课程,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水平。

应该提前并
加大开设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增加体现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课程和组织理论及
管理能力等课程,同时要反映当代教育理论发展水平,体现新的教学技术的发展,并增设有关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技能,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对幼儿一日生活的支持与引导
能力、沟通能力、带班能力。

6.重新整合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1)全面系
统地设置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能力是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必备素质,是今后工作
能力的支撑。

(2)发挥优势,优化和突出专业技能课程。

(3)加大实践课程学时,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四、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策略及教学建议
1.实践策略。

(1)技能训练。

根据各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提出训练的任务,组织学生在校内、校外实践过程中进行实际训练,包括艺术、体育及幼教技能。

(2)教育见习和实习。

组织学生参观调查、实地观摩、调研、实际考察学前教
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保育教育见习、实习,学前教育
科研实践,为幼儿园创设环境、制作教具玩具、组织文艺表演活动等。

(3)顶
岗实习。

根据幼儿园岗位工作要求进行现场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使
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体验和社会体验,培养全面的职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

(4)社会实践。

在寒暑假或双休日进行,组织艺术采购、幼教宣传、咨询,进
行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一切可能实践的
条件。

2.教学建议。

(1)核心课程。

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问题导
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现场观察、观摩、讲解、模拟教学法以项目形式开展教学;采用“做中学,做中教,学做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景教学贯穿教
学过程。

(2)学前教育实训。

按幼儿园教学工作过程,以实景教学和项目实训
形式开展教学,结合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获取相应的职
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牛志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2]侯艳清.广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广西师范学
院,2014.
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集团化办学的县级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以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课题编号:GXZZJG2019A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