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庆赞斋会考论——以川渝石窟摩崖题刻为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研究·
唐宋庆赞斋会考论
———以川渝石窟摩崖题刻为据 *
董华锋

要:唐宋时期佛教斋会盛行,石窟营建过程中举行的庆赞斋会是其中的重要类别。通过梳理
川渝石窟唐宋摩崖题刻,我们知道庆赞斋会是开龛造像的重要环节,是石窟营建活动真正完成的标
志。唐宋时期川渝石窟的庆赞斋会至少有安像斋、十王斋、水陆斋、忏过斋、本命斋、报恩斋等六
927)九月三十日女弟子 □
氏奉为没故开府造,因百日斋表赞讫。 (四


川博物院藏天成二年□氏造尊胜幢记)
“三年斋”是十王斋的最后一次斋会。大足
北山佛湾第249龛为李氏九娘子为亡夫三周年忌
妆彩的地藏观音龛,此次妆彩完毕后举行的斋会
即为 “三年斋”:
女弟子李氏九娘子奉为亡夫王延略三周
年妆此地藏观音二尊,用伸追广生界。至道
去,学术界 有 关 斋 会 的 研 究 已 取 得 了 不 少 成
就① ,但对于石窟营建历程中举行的庆赞斋会的
关注则相对较少。根据最新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
查数据,川渝地区保存有数量最多的石窟 (含摩
崖造像)。这些石窟中保存有超过1200则唐宋摩
崖题刻,是研究这一时期庆赞斋会最直观的原始
资料。从时间上来讲,大致从 8 世纪中叶开始,
本山前主持昭和尚德明俗姓梁,□西人
也,俗□七十有二,僧□四十五□□于二十
垂祠度三门人,于隆兴二年 (
1164)□月初
四日无□危然迁化。乾道元年 (
1165)六月
一日 □□ 初四日周年 □ 张水陆斋,灵骨归
塔。小师惠金 惠丰 惠株 师孙 觉信士


□□□字匠人□□□
(四)忏过斋
在眉山法宝寺和仁寿白银罐等两处摩崖造像
我们大致可以把川渝唐宋摩崖题刻所载庆赞斋会
分为安 像 斋、十 王 斋、水 陆 斋、忏 过 斋、本 命
斋、报恩斋等六类。
唐宋庆赞斋会考论———以川渝石窟摩崖题刻为据
(一)安像斋
在川渝石窟有关庆赞斋会的题刻中,最常见
的情况是简单地描述为 “设斋表赞庆”。这类斋
会往往不会详说斋会的名称,偶有略作描述者,
952) 壬 子 五 月 二 十 八 日 庆


赞讫……
(三)水陆斋
大足地区有若干条宋代题刻材料涉及水陆
斋,其中最重要的是大足石壁寺 《众户竖立石竭
水陆三碑》。这 “是一块包括瑜伽教道场仪内容、


。此外,还有一
表达水陆斋意的众姓水陆碑”
些摩崖题刻中的水陆斋是为庆赞造像或妆彩而修
设的,如:
□□弟子都知兵马使前知昌元永川大足
《北海王元详造像记》:“维太和之十八年 (
494)
十二月十一日,皇帝亲御六旌,南伐萧逆。军国
二容,别于洛汭。行留两音,分于阙外。太妃以
圣善之规,戒途戍旅,弟子以资孝之心,戈言奉
泪。其日,太妃还家,伊川立愿,母子平安,造
弥勒像一区以置于此。至廿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法容刻就,因即造斋,镌石表心,奉申前志。永
而,此处 “设斋”的斋意就是 忏 过,或 可 称 为
“忏过斋”。
(五)本命斋
在四川安岳石锣沟、上大佛、仁寿能仁寺等
处的题刻中都可见到有关 “本命斋”的记载:
类。斋日的选择方式大体有三种,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以十斋日为斋日。对庆赞斋会的研究是我们完
整认识古代佛教仪式及石窟造像不可或缺的一环。
董华锋,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主题词:川渝石窟
摩崖题刻
庆赞斋会
佛教史
斋会是佛教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古印度时期
即已盛行。唐宋时期,随着佛教世俗化的不断深
入,名目众多的各类斋会在民间流行开来。过
较简略,斋会的具体仪轨等细节已难获知。不
过,我们还是可以从有限的资料中管窥有关唐
宋庆赞斋会的两个侧面———斋会的种类和斋日
的选择。
一、庆赞斋会的种类
正如学者们所论的那样,佛教的斋会以施主
(斋主)、僧人、斋意等3个核心元素为基本组合
结构。⑤ 一般而言,施主设斋供僧,均有其希望
达成的愿望,即所谓 “斋意”。根据斋意的不同,
874)二月十五日功
毕。助施 □□ 李 □、张 □ 严泰,都料施甫,
昇 及妻
助施……都勾当镌西方龛,头首李 □
……博士……同造……李镒…
阿王,李□
昇 等□

…同造李春……何……。右弟子李 □
发愿奉为国家皇帝陛下法界有情永为供养。

石 毕。
乾符二年 (
875)正月廿八日庆□
此造像记清晰地告诉我们:咸通十五年 (
愿母子长飨化年,眷属内外,终始荣期,一切群
生,咸同其福。维大魏太和廿二年九月廿三日,
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元详造。”④ 其中的 “法
容刻就,因即造斋”清晰地记载了造像后的斋
会。但在这一时期,斋会并不常见,尚未成为石
窟营造的固定程序。
川渝石窟唐宋摩崖题刻中有关庆赞斋会的
信息除极个别碑记相对详细外,绝大部分都比
川渝石窟摩崖题刻中开始出现有关庆赞斋会的记
载,年代较早的5)药师琉璃光佛造像记:
天宝四载九 月 二 十 三 日 裱 装 迄 就,设
斋……造药师琉璃光佛……②
该题刻的内容虽残损较多,但其中的 “设斋”一
语清晰地表明,此龛药师琉璃光佛镌妆完毕后还
曾举行过某种斋会活动。此后,与 “设斋”相似
1063)
十一月 □ 日同修水陆斋表庆僧淳朴化。 (大


足大钟寺嘉祐八年造罗汉像镌记)
戊辰年十月修水陆斋庆赞讫。岳阳文惟
简镌,男文居政、居用、居礼,岁次壬戌八


月三日记。(大足石篆山三身佛龛造像记)
当然,在 “周年忌”即小祥日,也可举行水
陆斋,如合 川 涞 滩 二 佛 寺 淳 熙 七 年 弥 勒 造 像
时才举行安像庆赞,即题刻中的 “表庆讫至廿八
年十二月一日归厝……”。
上述两则材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在古人
的观念中,仅仅完成造像是不够的,只有举行了
“安像庆赞仪轨”才能确实实现功德主在愿辞中
所述的愿望。
(二)十王斋
唐宋时期,川渝地区的十王信仰十分流行,
留存有一大批十王造像,是全国保存十王造像最
多的区域之一。有关这一问题,杜斗城、张总等
的题刻中有 “设斋忏过”的记载:
元 □
和 九年,岁次甲 午,九 月 □□ 戊 戌

羽木□。今有□□男弟子,众法□□,僧□
松, □□ 伯 □□□ 愿 家 平 安。如 有 人 发 心
□□起此佛堂,即□□人□□□不□□□折
□,受二师学。今同设斋表忏过毕,故记。
□□唐至德元载 (
756)岁次丙申,十一月
辛亥朔三日癸□□□。今有佩法男首弟子陈
五月六 日,设 斋 忏 过 讫, 永 镇 山 院 供 养。


(眉山法宝寺第10龛乾德六年造像记)
“忏过”即 “忏悔”,为发露、忏悔罪过之意。按
照般若译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文献的记载,
忏悔的方式有两种,即理忏和事忏。事忏即通过
礼佛、诵经、造像等方式忏悔罪过。上述两则题
刻材料所载造像之事,显然属于事忏的范围。故
的表述在造像记、修妆记、塔铭、其他碑记等四
类题刻材料中频繁出现,如 “设斋表赞庆”“设
斋表庆”“修斋表庆”“表庆”等。
侯冲、邹建林、戴晓云等学者曾从不同角度
对大足地区唐宋时期的同类题刻做过梳理和分
析③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总体来
看,石窟造像镌绘完成后营办斋会的做法至晚在
北朝时期就已经萌芽,如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之一
县事陈绍珣与室家黄氏,为淳化五年 (
994)
草乱之时愿获眷尚平善、常值圣明,妆绘此
龛功德云。咸平四年 (
1001)二月八日修水
(
陆斋表庆谨记。 大足北山佛湾第 253 龛观


音地藏妆彩记)
双腊乡弟子陈炳、进士陈珙、陈漳、陈
俞遂启意各舍钱镌作第罗汉六尊,乞保堂上
父安乐□,长小 □□。以嘉祐八年 (
874)
二月十 五 日,夹 江 牛 仙 寺 第 220 号 “西 方 龛”
(即西方净土变相龛)就已经雕凿完毕,但未举
行庆赞斋会,同年十一月改元乾符,至乾符二年
正月廿八日,功德主李昇等人才举行了 “庆石”,
即安像庆赞。类似的情况在川渝石窟的其他唐宋
题刻材 料 中 还 可 见 到,如 巴 中 南 龛 第 69 龛 造
崖题刻中较为多见。大足北山佛湾第 53 龛地藏
菩萨像雕凿完成后举行了 “终七斋”:
敬造地藏菩萨一身。右衙第三军散副将
种审能为亡男希言被贼伤煞造上件功德,化
生西方,见佛闻法。以永平五年 (
915)四


月四日因终七斋表赞讫,永为供养。
“终七斋”也称 “满七斋”或 “七斋”,即身亡后
七七四十九日的斋会,属于十王斋的范畴。在敦
题刻:
皇宋庚子淳熙七年 (
1180)六月六日□
云,冀过往生天,见存臻庆者,法宝后分□
部圣敕以伸表□之期,修水陆□仗云□□象



2023年第5期
者□弥勒大士圣容,今值母亲张氏小祥,当


寺僧□□□发心镌□□。
重庆市江津区龙登山乾道元年塔铭则进一步
表明,僧人 “迁化”后 “灵骨归塔”也可举行水
陆斋:
还要做到 “令 安 像 庆 赞 仪 轨 具 足”,具 体 做 法
是 “令前知法阿阇梨,依真言仪轨,请佛安像
供养庆赞”,之 后 方 可 “令 诸 有 情 得 大 福 报”;
反之,“若造像毕已经久时,而不行安像庆赞,
于其后时反获不吉,设复有人供养礼拜,终无
福利”。可 见,造 像 完 成 后 的 “请 佛 安 像 供 养
像记:
·111·
维大唐开元廿三年 (
735),前乡贡明经
党守业拜化城县尉,发愿为亡考妣敬造释迦
牟尼像一辅,愿罪障消灭,早生净土。功德
先已庄严,表庆讫至廿八年 (
740)十二月
厝 □□ 记 之 以 石 □□□□□,河 南
一日归 □
□□书。⑨
此造像为开元廿三年功德主为亡考妣所造,即所
谓 “功德先已庄严”;但直至开元廿八年 “归厝”
珍宝,母子昆季等,愿……龛一所。奉为皇
里 ,生 天
帝陛下,郡县文 □□□ 父 七 □ 方 □
解脱,永为供养。 (仁寿龙桥乡白银罐元和


九年题刻)
敬造 释 迦 牟 尼 佛、阿 弥 陀 佛、弥 勒 尊
佛,并观音势至菩萨等一龛。弟子 徐 田 道
等,奉为 亡 母 郭 氏 造。以 乾 德 六 年 (
968)
庆赞” 是 必 不 可 少 的,是 所 造 之 像 能 否 具 有
“神圣性”的关键。
在大多数情况下,川渝唐宋石窟造像镌绘完
成后即会举行安像斋会。但也有少数情况,由于
某种原因,造像完成后未能及时完成这一环节。
在这种情况下,功德主会再择时专门举行安像庆
赞斋会,如夹江牛仙寺第220号龛造像记:
时以咸通十五年 (
如大足北山第136号转轮经藏窟绍兴年间张莘民
等人造像记:
左朝散大夫权发遣昌州军州事张莘民谨
发诚心,就院镌造观音菩萨一尊,永 为 瞻
奉。今者彩刻同就,修设圆通妙斋,施献寿
幡,以伸庆赞,祈乞国祚兴隆,阖门清吉。
壬戌 绍 兴 十 二 年 (
1142) 仲 冬 二 十 九

日题。
这则造像记中的斋会被称为 “圆通妙斋”。所谓
先生已有不少论述。据文献记载,七七斋在古印
度就很流行,大致在南北朝时期在中国逐步传播
开来,到唐代更盛,一直延续至今。七七斋传入
中国后,与中国传统葬仪中的卒哭 (百日)、周
年忌 (小祥)、三年忌 (大祥)等礼仪相结合,
形成十斋,即所谓 “十王斋”。相对十王造像而
言,学界对川渝唐宋十王斋的关注略少。
在川渝地区,“十王斋”有生前预修和身故
“圆通”,圆是圆满周遍之意,通为融通无碍之
意。根据题刻内容可知,此 “圆通妙斋”是因为
功德主施造的观音像 “彩刻同就”而修设的,目
的是 “以伸庆赞”。
从斋意的角度讲,这类斋会的目的应该就
是 “安奉佛像”,或可称为 “安像斋”。根据施
护译 《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⑦ ,完整
的造像 活 动 不 仅 要 做 到 “造 像 须 具 相 圆 满”,
煌地区也可以见到这类斋会,如藏经洞出土的北
大D
.204 号文书就是坚法为亡考满七请灵修寺
僧尼做斋会的疏文。
“百日斋”为身故后一百日举行的斋会,也
属于十王斋的范畴。川渝地区的两则题刻材料中
·112·


提到这类斋会:
……二万钱……五日因百日斋表赞……


供养…… (大足北山第54号观音龛残记)
天成二年 (


□年四月二十一日斋供表赞讫。
按照古代的礼制,三年之丧后,就可以择日
“除服”,即除去孝服,如平常人一般生活。资中
重龙山第28龛记载了 □ 思顺等人为亡婆陈氏造
药师佛后举行的 “除服斋”:
镌 造 药 师 佛 一 龛。右 弟 子 □ 思 顺、
敬□
婆 陈氏因于设除服斋。时以广
思谦等奉为亡□
政十 五 年 (
后荐亡两种形式。晚唐五代时期流行预修七七
斋,信众认为,生前所修功德超过身故后的荐亡
斋。有关生前预修十王斋,最重要的题刻材料是
营山太 蓬 山 透 明 岩 第 16 号 龛 文 德 元 年 (
888)

《大蓬秀立山普济寺众修十王生七斋记》。 这是
目前所知川渝地区唯一有明确纪年的修十王生七
斋的题刻材料。
身故后出于荐亡目的的 “十王斋”在石窟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