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景德镇薄胎瓷灯具绘画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景德镇薄胎瓷灯具绘画艺术特色
关键词:薄胎瓷;灯具;绘画
一景德镇薄胎瓷灯具发展
景德镇市陶瓷产业自古举世闻名陶瓷种类繁多,其中薄如蝉翼的独特瓷器类型,又称为脱胎瓷或蛋壳瓷,最早的源头可追溯至龙山文化蛋壳黑陶。
宋代时,景德镇已能制作出体薄而润的青白瓷,据此明永乐时期已能生产出薄胎瓷,而明代最著名的薄胎瓷则是史载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昊十九所制作的卵幕杯。
薄胎瓷至清代达到真正成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薄胎瓷并流传至今,成为景德镇重要的传统名瓷之一。
轻巧、秀丽、透光、薄如蛋壳,薄的地方只有半毫米,以手脱之轻如浮云,在其上绘制纹样光依旧可以通过这是薄胎瓷的特点,正因薄胎瓷有此些特点薄胎陶瓷灯具才应运而生。
二景德镇薄胎瓷灯具绘画概谈
所谓的薄胎瓷灯具绘画就是指在薄瓷胎上进行绘画创造,在瓷上绘画创造早在唐代的长沙窑中就有看到,逐渐绘画成为瓷上装饰的主要种类之一。
而在薄胎瓷上绘画并不是容易的,因其本身的胎体厚度只有0.5毫米左右,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景德镇薄胎瓷灯具绘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或是贴花,这些表现形式对于薄如蝉翼的薄胎瓷来说都是有很大难得的,因此对于制作工艺和烧制技术落后的古代,薄胎瓷只是皇家贵族才会拥有的艺术品,因此装饰画面单一。
在我们今天注浆技术的成熟薄胎瓷已经实现了大规模机器生产,正是因为这样薄胎瓷灯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画面题材和风格从过去单一走向了多元化,来满足更多人们的需求。
三景德镇薄胎瓷灯具的绘画特色
薄胎瓷灯具与其他陶瓷绘画有很大不同,其原因是它不仅要美观,而且还不能忽略其实用价值,薄胎瓷灯具要具备最好的透光性来满足实用者的需求,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些景德镇薄胎瓷灯具的一些绘画特色。
3.1多层次的空间体现
薄胎瓷胎体通透,因此在其上绘制纹饰时会出现透过一面而欣赏到另一面的情况,因此在画面构图的过程中一定要整体考虑,要多层次的考虑画面布局,将其整体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完整而又不突兀。
3.2细腻圆润的用笔体现
薄胎瓷胎体透光性极强,在灯光下的笔触就犹如在放大镜下一般,因此对于用笔不仅要做到细腻更要做到圆润,下笔时要沉着冷静,运笔时要运力均衡,收
笔是要不急不燥,这样在光辉的映照下才会格外醒目,纤丝可见。
3.3明快透亮的色彩体现
薄胎陶瓷灯具要满足其实用性在美观的基础上要最大限度的透出光照,这就要求在对胎体进行装饰时要选择透光性强的色料,在颜色的搭配上也要注意要多以明快的颜色为主,而那些透光性弱的,色彩昏暗的颜色局部使用可以,不要大面积使用,这样会降低薄胎陶瓷的实用性。
如图1,采用清新淡雅的色彩搭配透光性强的绘画色料,使得薄胎陶瓷灯具在具备实用性的功能上也起到了装饰性作用。
四景德镇薄胎陶瓷灯具发展趋势
陶瓷材料硬度高、耐高温、抗氧化,适宜作高温材料,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变形或发出异味,这是陶瓷灯具一大优势。
陶瓷的化学稳定性很高,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抵抗强腐蚀介质、高温的共同作用。
大部分陶瓷可作绝缘材料。
陶瓷材料具有一定的白度,对光的辐射可以达到80%以上,白度与透光性是陶瓷材料成为灯具材料之一的重要原因。
我们不难看出陶瓷材料在灯具设计中具有天生的优势。
正是因为陶瓷材质具有这样的优势,薄胎瓷灯具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目前流通的薄胎瓷灯具品种过于单一,其根本原因缺乏创新精神。
造型上不够多元,以腰鼓、圆柱为主;纹饰上不够新颖,多以山水花鸟为主;颜色上过于浓艳。
其造型特点与现代家装并不协调,因此并不为大众审美所需要。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和生产薄胎瓷灯具时要有创新精神,在其造型上要将薄胎瓷薄如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其纹饰上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清新淡雅,不艷俗。
这有这样才能使得薄胎瓷更加好的发展,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五结语
在现代设计生活中,设计是以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让人们的生活与设计密切联系。
?这也是薄胎瓷灯具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的原因。
其不仅作为灯具我们日常使用,还具备一定的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薄胎陶瓷以其独有的魅力这在一步一步走进我们的视野当中,它会将其特有的朦胧美感和内涵的古典文化意蕴展示在我们面前,在灯具市场中独占一角,并受到中外消费者的喜爱。
注释
1、李研祖.《工艺美术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146页
参考文献
[1]正南.景德镇的薄胎瓷[J].景德镇陶瓷,1975(02):47-49.
[2]唐文丽.传统薄胎瓷工艺的创新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1(10):291.
[3]周思中.中国陶瓷设计思想史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严全申.薄胎瓷工艺的研制.佛山陶瓷2008.12
牛奕晓(1992—),女,汉族,籍贯:河南济源,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刘芳(1991—),女,土家族,籍贯:湖南张家界,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