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高粱栽培的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高粱栽培的技术要点
高粱茎的每一个节位上都长有腋芽,特别在茎基部,节间短,腋芽的分布甚为密集。
高粱腋芽具有较强的再生萌发能力。
在收割或掐穗以后,茎基部或上部处于休眠状态的腋芽,很快就能萌芽,长出新的植株或分枝,并能在适宜的条件上生长发育,抽穗成熟,再收一季,此即为再生高粱。
南方许多地方,无霜期长,温度高,再生栽培,均可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
再生高粱有早熟、多收、节省种子、劳力、利于保苗等特点。
前期如有较多植株倒折,病害烂头伤根等,则不宜再生栽培。
通常应选再生力强的品种,如晋杂5号、忻杂7号、忻杂52号、原杂10号、原杂12号等。
种植在较易抗旱、土层深厚肥沃地块。
我国南方,春播高粱需在7月底8月初收获,使再生高粱有95至100天以上的生育期,才可安全成熟。
因此适当早播早插,是确保再生成熟,两季高产的关键。
故于3月中下旬前播种,头季可在7月底前成熟。
推迟播种,则再生高粱抽穗后易更迟熟而减产。
头季应施优质有机肥作基肥,以有机肥与化肥混合作追肥,抽穗开花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根系和腋芽早衰。
如后期干旱,需在砍秆前后灌一次跑马水或将砍下的茎秆铺在行上,注意不要复盖茬头,待再生苗萌发后,再将茎秆移出田外。
头茬利用晴天早砍秆,头季收获过迟,会造成根老化和枯死,特别是遇到伏旱时,收获过迟,植株下部叶片落黄,茎秆失水,再生能力降低,即使多留蘖苗,也会因生充不良,成熟不一致,而造成减产。
一般是在百分之80的植株达到成熟时,就应立即收获,随收随砍,砍秆用利刀紧贴地面斜砍,避免茎秆撕裂。
留低桩,留茎基近土1至2个节利于长芽。
再生芽成苗后及时除去多余的芽,每株留壮芽1至2个。
在头季收割前5天,每亩用40公斤碳铵对水重施促芽肥,促发新芽。
有的地方采用砍秆后犁垄破畦方法,露出高粱头,在高粱头下施入足量底肥,并浅复土,天旱时浇水一次。
再生高粱苗期常发生芒蝇为害,中后期的主要害虫为玉米螟、粘虫及蚜虫,成熟期又有鸟害,应集中连片种植,防鸟防虫。
第1页共1页。